站内检索:

分享到:

总书记视察青海一年来:牢记深情嘱托 将改革进行到底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彭娜 姜茜楠    发布时间:2017-08-17 18:13    编辑:马振龙

  青海新闻网讯

  改革与创新相伴相生,相辅相成。改革,有效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开创发展新境界;创新,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一年来,我省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创新的大潮,以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以创新的理念和举措推动发展,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推动我省经济实现更好发展,更快发展。

  牢记深情嘱托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青海虽深处内陆,位居青藏高原,但拥有广袤的草原、戈壁滩,且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有丰富的可利用太阳能、水能和风能。

  也正是基于此,青海将自身的“有”变成了发展的“优”。通过充分利用优良的太阳能资源和丰富未利用的土地资源,我省积极培育壮大特色新兴产业,一批批光伏、风电、水电等项目在我省落地,一家家光伏、风电、水电等制造企业相继落户我省,“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千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即将拔地而起。

  2016年,我省全社会发电量552.6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电量的73%。

  今年6月17日零时至23日24时,我省连续7天168小时全境使用的电力全部由清洁能源供应,实现用电零排放。此举在全国尚属首次,创世界范围内清洁能源连续供电时间最长纪录。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一塔拉光伏产业园区,一块块太阳能板在草原上伸展开来,蔚为壮观。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海南新能源发电部副总经理刘启栋介绍:“针对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波动性的问题,我们研发了‘水光互补’新型模式。即在优先满足光伏发电的基础上,利用龙羊峡等黄河上游水电站充足、稳定的水力发电,调节共和光伏产业园等光伏电站的光伏发电,从而达到向电网送出合格的电力。”

  可以骄傲地说,不仅是光伏发电,我省企业还掌握太阳能发电核心科技。6月28日,由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我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全球唯一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综合技术实验基地——太阳能光伏发电试验基地,正式通过国家专家团评定,项目成果获得7项专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不仅能对整个太阳能光伏电站各种技术作出实际考证,甚至将为中国乃至全球太阳能领域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河水电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西宁分公司时曾指出,希望国有企业带头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形成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和产品,在创新发展方面发挥更大引领作用。

  事实证明,青海人没有辜负总书记的期望。

  牢记深情嘱托 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还留在了察尔汗盐湖。在那里,他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区内相关产业流程、技术、工艺创新,努力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让盐湖这一宝贵资源永续造福人民。

  面积达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内陆最大盐湖,所对应的是储量555亿吨钠盐、50亿吨镁盐、1200吨锂盐,钾资源占到全国已探明储量的50%以上,镁占到我国已探明储量的99.9%,锂占到我国已探明储量的50%,这些储量均为我国储量的第一。

  当前,察尔汗盐湖正在努力打造千亿元级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包括打造100万吨/年的世界镁工业基地,打造10万吨/年的中国锂原料基地,打造1000万吨/年的钾工业基地,打造500万吨/年的熔盐基地,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经典循环经济园区。

  这意味着,盐湖镁开发已成为我省乃至中国、世界工业发展的新方向;锂开发已成为我省发展新材料产业的重要路径,初步形成了盐湖提锂-电子碳酸锂-正负极材料-锂电池制造等上下游-体化的产业链,锂产业加速向集群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打造千亿元锂产业基地,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4.8%,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再一次证明,青海人时刻铭记总书记的嘱托。

  牢记深情嘱托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经济要发展,不仅要求产业结构的新动能,还要充分发挥旧动能的优势。过去,海拔高、气候寒冷等因素一直是困扰我省产业发展的瓶颈,而如今,这一先天“劣势”正在逐步变成我省的发展优势。

  今年以来,我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设备更新、工艺改进、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力度。借助特殊的地理、气候等条件,我省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生物、现代农牧业等产业呈现出发展势头良好的态势。枸杞、藏药、菜籽油等资源丰富,牦牛、藏羊、冷水鱼等物种多样,生态环境良好,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我省正在积极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物、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并努力发展一批生态环保、高原医疗卫生、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诠释绿色发展新理念。

  立足资源优势,彰显发展特色,补齐发展短板,兼具青海特色和亮点的产业技术体系正在青藏高原上崛起,势必壮大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我省正在通过科技创新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现有产业向高质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加强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建设,打造粮油、果蔬、畜禽养殖和沙棘枸杞“四个百亿元”产业,提高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上半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增长0.6%,枸杞种植面积增长5.3%。由此可见,一批批以生态文明理念优先发展起来的绿色产业技术,将不断成为我省产业结构转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牢记深情嘱托 将改革进行到底

  在改革这条波澜壮阔的大道上,我省不仅迈出了强有力的正确步伐,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改革成果,形成了具有青海特色的改革亮点,发出了青海“好声音”,创造了青海“好经验”。

  过去的一年,我省各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司法体制、医药卫生体制三大“国字号”改革试点取得重要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农牧区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一些领域的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

  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例,2016年9月26日,我省首张“五证合一”营业执照颁发,拿到这张营业执照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张建蓉激动地说:“太方便了,从提交申请到拿到营业执照,只用了5天时间,真是为我们提供了便捷!”

  今年,我省又启动“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确保在10月1日前发放第一张“多证合一”营业执照。从“五证合一”升级到“多证合一”,不过短短一年时间,却直观地见证了深化改革、简政放权的“青海速度”和“青海力度”,将又一次点燃我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

  改革,有效激发了内生动力,不断释放出发展红利。今年一季度,全省上下以“百日攻坚”行动为抓手,打好了开年“第一仗”,实现了首季度开门红。第二季度,全省开展了“会战黄金季迎接党代会”专项行动,各部门、各地区迅速行动起来,使得我省经济发展保持了持续向优的良好态势。而全省政府系统建立“710”工作制,大力倡导雷厉风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工作作风,营造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干事氛围,进一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革故而鼎新,继往而开来。回首一年来我省走过的改革创新之路,大刀阔斧、风劲潮涌,青海人坚信: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不断推动“四个转变”,才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红利、发展成果。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