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分享到:

争当践行“四个转变”的排头兵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花木嵯    发布时间:2017-04-27 11:17    编辑:王柯岚

  青海新闻网讯 面对面嘉宾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 姚琳

  西宁市委常委、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许国成

  青海银监局局长 秦汉锋

  “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是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地生根、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重要时期。我们要以‘四个转变’为指引,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上,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向,紧紧扭住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撸起袖子真抓实干,争当践行‘四个转变’新思路的排头兵。”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姚琳说。

  姚琳认为,践行“四个转变”,必须把握规模与质量效益、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并重。

  工业是我省经济的顶梁柱,也是实现“四个转变”新思路的基础。面对新常态,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要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的发展规律相适应,要能够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宏观经济目标,真正做到既保持工业经济合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为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提供坚实可靠的支撑保障。同时,注重提高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追求有效益的速度、有质量的规模、实现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求新。当然,工业经济的发展在创造“金山银山”物质财富的基础上,更要保持大美青海的“绿水青山”和“蓝天白云”,坚持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姚琳说,我们将继续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为统揽,积极支持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加大对盐湖化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特色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实施一批工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继续强链补链、完善提升,结合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培育,打造形成锂电、光电、氯平衡、光伏光热、盐湖化工、能源化工等具有青海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构建产业链清晰、资源综合利用、绿色低碳特征明显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努力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的发展规律相适应。能够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宏观经济目标,真正做到既保持工业经济合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也为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提供坚实可靠的支撑和保障。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省工业的主阵地,在当前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开发区要如何实践呢?

  西宁市委常委、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许国成说,西宁开发区将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抓好深化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发展、扩大对外开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五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依托西宁创新要素密集、市场体系较为健全、开发区产业基础扎实等优势,深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组建一批产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增强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创新发展能力。大力实施百项创新攻坚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工程。深化与上海浦东新区的科技合作,加快建设科技大市场,强化成果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增品种、提品质,推动企业产品创新。深入研究自贸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推进投资贸易、综合监管和金融服务创新。其次,贯彻执行国家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积极实施“百项改造提升工程”,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改造,不断提高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比重,着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锂电产业基地和光伏制造中心,强化绿色发展产业支撑。再次,抓住“生态优先”和“发展率先”两个关键,深入实施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和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严格产业项目环境准入和污染排放管控,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和节能减排,引领生产方式向绿色、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形成生态文明引领、资源高效利用、产业融合发展的绿色发展体系,推动开发区生态、产业协同发展。最后,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国家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兰西城市群建设等战略和国际国内分工体系,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建设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推进藏毯、特色纺织、藏医药、生物制品等国家级、省级出口基地建设,扶持一批骨干进出口企业。大力拓展对外营销网络,鼓励企业在重点国家和地区建设中国(青海)特色商品国家营销中心,支持企业设立商品展销、分拨中心、零售网络、跨境电商,增强市场开拓能力。

  如果说,工业经济是支撑,金融业则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实体经济的壮大离不开金融血液的滋养,金融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撑。在当前这一经济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金融杠杆撬动更多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发挥金融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青海银监局局长秦汉锋表示,作为银行监管部门,青海银监局践行“四个转变”新思路,就是要引领全省银行业全力打造“绿色信贷、双基联动、银团贷款、投贷联动、银税互动”五大品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丝路金融、科技金融、小微金融”五大金融,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守底线思维控风险,以钉钉子精神抓服务,在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中实现银行业转型发展。

  其中,绿色金融是银行业有效服务青海生态强省和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也是银行业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自身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2016年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2028.11亿元,同比增长24.75%,绿色信贷覆盖率达到35.48%,遥遥领先全国水平。下一步,青海银监局将加强监管督导和考评,引领银行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制订绿色信贷专项资源配置计划、相应发展目标、关键举措和保障机制,形成完整的绿色信贷发展规划,确保青海绿色信贷增量、增幅和覆盖率逐年提升。

  通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和试点推广,“双基联动”模式已经形成了发展普惠金融的青海经验,全国多个省份都在学习推广。秦汉锋说,青海银监局将指导银行业机构全面落实《“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推广规划》,着力以“双基联动+高原特色产业”、“双基联动+精准扶贫”、“双基联动+创业就业”、“双基联动+县域信贷补短工程”、“双基联动+基层党建”等模式,努力在全省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实现“双基联动”全覆盖。

  服务于“四个转变”,发展五个金融,还需打造银团贷款品牌,大力发展丝路金融;打造“投贷联动”品牌,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打造“银税互动”品牌,大力发展小微金融。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和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对于扶持和吸纳更多生态移民创业就业,确保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意义重大。秦汉锋说,青海银监局将围绕把“银税互动”模式全面落实到县一级,持续扩大“银税互动”覆盖面。重点加强对生态移民城镇网点资源、信贷资源、管理资源的倾斜和有效供给,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积极发展生态移民安置房产权、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三权”抵押贷款,加大对生态移民创业和吸纳生态移民就业的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解决生态移民城镇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