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分享到:

特稿·在“四个转变”中不断开辟青海发展新境界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咸文静    发布时间:2017-05-25 10:31    编辑:雒婷

  青海新闻网讯 “加快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

  “加快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

  “加快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转变。”

  “加快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代表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就是“四个转变”。报告指出,“四个转变”是省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体现,是深化省情认识的思路创新,是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方法路径,准确把握了青海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性特征,与历届省委工作思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讲感受、谈思路、提建议,代表们的认识高度一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谋新求变,以新视野谋划新思路,以新举措推动新发展,主动转、加快转,努力在‘四个转变’中不断开辟青海发展的新境界。”

  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体现了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转变的物质基础。

  这项立省之本的核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对于党代表、玉树藏族自治州林业局林业科科长才旦来说,生态保护意义重大。特别是在玉树,这项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

  2016年,玉树州各级林业部门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关于生态保护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坚持生态化发展道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提升了全州的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水平。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共完成造林面积近800公顷,栽植各类苗木206.21万株,天保管护任务661333公顷,全州共投入绿化资金15913.58万元。

  才旦建议:“绿水青山要从国土绿化抓起。对此,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全州林业指标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保证林业各项指标按期完成。在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这一方面,要做好林业工作。只有让各族群众亲身感受到绿色一年比一年多,环境一年比一年好,他们自然就会转变观念,提升自己的绿化意识。同时,还要保护好资源,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大省,体现了社会进步的正确方向,是实现转变的重要保障。

  作为省情之要,核心是凝心聚力。

  多民族是青海的特色,也是优势。

  长期以来,各民族在这片高原大地上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和谐与共、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团结进步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说起民族团结这个话题,党代表、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班玛县委书记夏吾杰很有发言权。“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就拿班玛县来说,2014年,我们从社会治安、基层组织、干部作风等8个重点领域开展了为期半年的集中整治,彻底扭转社会乱象,并总结形成了依法整治、群众路线、集中推进、精准发力的‘班玛经验’。从此,班玛县掀起了一场以‘八大活动’为载体,以群众工作全覆盖、社会大局更和谐、经济发展新跨越、民族团结新进步为目标的社会治理变革,走出了藏区县域治理特色路,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进步这面旗帜,推动先进区创建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弘扬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把各族群众广泛凝聚在党的周围,努力打造人心凝聚、民生改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民族团结进步大省。”夏吾杰坚定地说。

  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体现了解放思想、主动作为的进取精神,是实现转变的必要条件。

  这是强省之策,核心是提高站位。

  历史的经验充分证明,青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青海发展唯有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有更大作为。

  报告提出:我们要紧扣强化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国家战略资源接续地功能、承东启西纽带支点功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对口援青、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国家战略,绝不能在新的发展阶段被边缘化。

  省委党校教授、青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孙凌宇表示,省委提出的“四个转变”发展新思路,从思考问题的角度看,充分反映了省委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把握全局的系统思维、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蹄疾步稳的辩证思维、科学严谨的精准思维,是对省情的进一步深化认识,指明了青海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

  在审议《报告》时,我们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我们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的平台功能和平台优势,抢抓政策机遇,努力把我国经济发展‘大国效应’的宏观利好转化为青海发展的微观便利。”“积极融入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主动对接国家精准投资补短板的领域,不断增强青海长远发展的后劲。”

  毋庸置疑。只有把青海放在全国大局中去谋划,才能找到优势、找准方向,扬长避短、借势发展。

  这一理念的提出,意味着青海选择了主动融入。而在它的指引下,青海未来发展的路径和前景更加明晰。

  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规律、顺应自然、善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转变的重要内容。

  这是富民之计,核心是“三农”转型发展。

  对于党代表、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松多村党支部书记兰本加来说,这次参会,激动之余,更多的是收获。翻开他手中的《报告》,“四个转变”的内容让他感慨良多。

  “我们村不大,只有162户,558人。离县城不到1公里,交通很便利。虽然条件如此,但几年前,我们松多村给人的印象还是穷。”兰本加接着说:“结合我们村上的实际情况,我发现单靠种植和养殖是增加不了村民收入的,脱贫致富必须换个路子!”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松多村开始转变发展模式,老百姓不再单纯地向土地、牛羊要收入,而是从成立合作社、开办农家乐等多种渠道着手,增加收入。

  几年下来,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不到3000块钱持续增加到2016年底的8500元。

  “加快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对于我们牧区而言,这就是富民之计。像报告中说的那样,要统筹谋划、综合施策,科学合理地发展农牧业优势产业,积极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走出一条农牧区生态得到保护、农牧业生产得到发展、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共赢发展之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