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分享到:

刚察:引进智能化清洁大草原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丁玉梅    发布时间:2018-01-25 10:34    编辑:童洋

  青海新闻网讯 1月22日,从刚察县县城驾车行驶十多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位于伊克乌兰乡的生活垃圾处理场,走进垃圾收集处理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将专车运来的垃圾分类回收。

  这些县城及周边乡镇居民的生活垃圾,每天定时由压缩式垃圾车运输至垃圾场,进入垃圾储存坑等人工回收完成,再由行车抓斗将不可回收垃圾输送至热解气化消纳系统进行焚烧,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生活垃圾填埋和不规范处置对周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

  “自从去年6月份,开始运行生活垃圾智能化连续高温热解处理设施,现在垃圾场附近村社,都不怎么能看见垃圾。”刚察县城镇管理局副局长潘海鹏带着记者前往刚察县生活垃圾处理场时说道。

  为解决农牧区垃圾处理难题,省环境保护厅委托环保部华南环科所牵头开展技术攻关,针对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点对小型垃圾高温热解处理设施进行技术改进,研发了适用于高原环境的小型生活垃圾智能化连续高温热解处理设施,并在杂多县、玛多县和刚察县率先试点。

  “现在垃圾车运来的垃圾,可以直接运送到垃圾收集处理车间内的垃圾储存坑,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垃圾的‘二次污染’。”潘海鹏所说的“二次污染”是指以前垃圾处理场是露天的,垃圾运过来之后有时候不能及时处理,被大风一吹或者雨雪浸泡,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以前315国道边上垃圾很多,大部分都是周边村里的生活垃圾,而且风一吹塑料袋都挂在了网围栏上,污染了环境不说,牲畜们吃了塑料袋救不活,还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所以大家一有空都会去捡垃圾。”家住泉吉乡宁夏村的仁青本说。

  不过现在仁青本他们不用忙活了,村上的垃圾集中收集后,乡上的专车会转运到县上的垃圾处理场焚烧,每天都处理。“大家都说大风天漫天飞舞的塑料袋不见了。”城管局监察大队垃圾清运大队队长高海峰告诉记者。刚察县垃圾多分布在县城,而生活垃圾智能化连续高温热解处理设施,24小时内垃圾的处理量能达到2000吨左右,完全可以满足以及附近乡村垃圾处理的需求。

  有了生活垃圾智能化连续高温热解处理设施后,不仅环境干净了,还有一个好处是垃圾经过高温热解处理后,产生的灰渣非常少,一吨的垃圾高温热解产生的灰也就一小推车的量。

  “焚烧产生的烟气会不会污染环境?”,对此,高海峰解释道,焚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烟气净化系统达标排放,经初步监测,垃圾场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等监测结果符合国家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