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分享到: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去年我省15.8万贫困人口脱贫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彭娜    发布时间:2018-01-27 09:36    编辑:童洋
发布人: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  

    青海新闻网讯 2017年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深化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省上下迎难而上,精准发力,合力攻坚,实现了525个贫困村退出,15.8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底的10.3%下降到8.1%。7个贫困县有望实现摘帽。2016年、2017年两年累计13个贫困县摘帽,929个贫困村退出,27.7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5.1个百分点。可以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我们离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越来越近。今后三年,全省还有29个贫困县、693个贫困村、23.2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要分批次告别贫困,与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

  一、不断强化责任落实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努力补齐“四个短板”,驰而不息严规矩、树导向、压责任,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立下军令状,形成了压茬推进、狠抓落实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督察通报、约谈问责、监督执纪等工作机制,以制度落实推动政策落地,形成了鲜明的工作导向。

  全面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联点制度,狠抓推动落实。书记、省长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带头深入困难大、问题多的地区开展蹲点调研,现场解决存在的问题,扑下身子抓脱贫、促攻坚,为全省各级干部作出了表率。各地区各部门以脱贫攻坚为己任,坚决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钉钉子”的精神、“绣花”的功夫扎实推进政策落地,凝聚了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脱贫攻坚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升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在攻坚实战中既锻炼了干部,又培养了人才,积累了宝贵财富。

  二、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坚持政府主导,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提升保障能力,确保扶贫政策与资金投入相匹配。全年落实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4亿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3%和31.7%;市县配套13.8亿元,同比增长33.2%;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34.5亿元;落实外资项目资金2.4亿元;落实扶贫再贷款及“530”小额信贷34.3亿元,贫困户户贷率达到3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深入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年度整合127.9亿元,完成支出90.1亿元。党的惠民政策像春风雨露般滋润着广大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三、大力发展绿色扶贫产业

  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重头戏”,立足省情实际和资源禀赋,突出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民族特色手工业和新能源等五大扶贫主导产业,着力增强造血功能,实现扶贫开发、生态保护和改善民生多赢。

  提前三年实施26.43万贫困人口到户产业,实现有意愿、有能力的42.63万贫困人口全覆盖。按每县1500万元补助标准,扶持14个贫困县建设扶贫产业园区,推动扶贫产业集聚发展,实现39个贫困县全覆盖,解决就业岗位8000余个,辐射带动15.8万贫困人口增收。按每村300万元补助标准,扶持52个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业,旅游扶贫村达到155个,带动3.9万贫困人口增收。安排贫困人口公益性生态管护岗位2.53万个,累计安排4.36万个,户均年增收2.16万元。在生态保护中推进扶贫开发,在扶贫开发中保护生态,已成为青海脱贫攻坚新模式,推动了农牧区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

  四、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以大督察、大排查工作为抓手,抢时间、赶进度,2016年2万户7.8万人搬迁安置项目入住率达到98.4%;2017年2.5万户9.2万人搬迁安置项目完成工程量的70%。两年累计完成“十三五”搬迁安置计划的8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预计到2018年底,“十三五”的搬迁安置任务有望提前两年完成。

  为确保搬得出、稳定住、能致富,切实把后续产业培育、转移就业作为先决条件,充分利用迁出地和迁入地资源禀赋,积极扶持培育扶贫产业,拓宽就业渠道,保证每个搬迁村至少有一项扶贫产业、每户有一项增收项目,从根本上实现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搬迁户家家户户悬挂领袖画像,人民群众真心感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五、着力推进教育和健康扶贫

  全面落实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和藏区六州全部学生15年免费教育政策,80万名学生从中获益;按5000元、3000元标准,资助贫困大学生9273人、“两后生”8269人,优先安排助学贷款,着力解决因学致贫问题;通过对口帮扶机制,采取异地办班方式,输送藏区六州6600余名学生到省外就学;落实面向贫困地区高校招生计划和医学、双语教师专业免费定向培养计划,推进贫困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全额资助贫困家庭参加医疗保险,全面落实医疗救助各项政策,大力开展健康扶贫“三个一批”专项行动,贫困人口住院自费比例下降到10%以内。加大藏区包虫病防治,去年以来完成筛查374万人,贫困患者全部实行免费治疗。

  六、深入开展行业扶贫

  全力推进十个行业扶贫专项行动,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破解发展制约瓶颈。全年累计投入行业扶贫资金63.5亿元,新改建乡村公路6000公里,改造贫困户等四类对象危房2.7万户,建设完成531个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332个贫困村电网改造、249个贫困村综合文化中心、320个贫困村宽带建设项目。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大量投入,贫困地区尤其是基层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增强了发展后劲。深入开展科技扶贫、电商扶贫、保险扶贫,实施科技扶贫产业化项目13个,新建150个贫困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推出“健康保”“扶贫保”等保险扶贫产品,为9.3万贫困人口提供了39.8亿元的保险保障。

  七、全面深化社会扶贫

  扎实开展定点扶贫、驻村帮扶、“双百”精准扶贫等社会扶贫,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落实各类帮扶资金145亿元。深入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主动加强与江苏方面的工作对接,深化合作领域,江苏省本级落实帮扶资金1.3亿元,选派挂职干部25名。深入开展西宁、海东9个县“携手奔小康”行动,结对双方全部实现互访,十余个产业合作和劳务协作项目即将落地实施。全省上下、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支持脱贫攻坚,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营造了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决战贫困、决胜小康已成为全省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在高原大地充分显现。

  八、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后续扶持巩固脱贫成果的意见》,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利用万名干部下乡、万名干部参与动态调整、万名干部实地督导检查,举办脱贫攻坚集中宣讲3363场次,通过政策解读、典型宣传,激发贫困群众致富愿望和内生动力;与扶智相结合,开展贫困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1.65万人次,绝大部分受训群众找到就业门路,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与扶勤相结合,通过以工代赈、生产奖补等方式激发脱贫动能,树立了扶勤不扶懒、扶干不扶看的鲜明导向;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规范村规民约,倡导新生活、新理念,引导贫困群众打破传统观念、革除陈规陋习,逐步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把精力集中到抓发展、促脱贫上。广大贫困群众主动融入、积极参与,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我要脱贫”已成为贫困群众的主流意识。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