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分享到:

我省民营企业还得“搭把手”

来源:海东时报    作者:尕桑才让    发布时间:2018-01-31 16:33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讯 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及实现精准脱贫和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省两会企业,扶持和发展民营企业成为与会省政协委员的焦点话题之一。

  民营企业贡献巨大

  以西宁为例,近年来,全市民营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持续向好的势头发展,2016年全市民营企业创造了全省33%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45%的工业增加值;在全省科技型企业中非公企业占到50%;安排社会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提供了60%的城镇就业岗位;税金交纳达101.4亿元,占全市税收的77.7%;开展对外贸易创造了80%的进出口总值;全市民营企业新增从业人员达到了18.32万人,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94%。

  省政协委员马寿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推动了人口和资金等的流动和聚集,拓宽了城乡居民的就业渠道,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个人收入,已成为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功不可没。

  然而,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的今天,政治、经济、社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将在较长时期内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增速放缓,民营企业困难重重,订单减少、资金紧张、税赋沉重,除了面对经济上的压力,还要面对与国有企业不对等的问题。

  民营企业融资很难

  资金缺乏是众多企业产业生存危机的重要原因。由于青海省“低”、“小”、“散”类型的企业比例较高,这些民营企业资产小、负债能力低、信用低、还贷款能力不足等不利因索,加之银行向大型企业借款倾斜的政策和风险防范,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途径少、筹资能力低、资金运转紧张。

  民营企业经营范围受限,发展后劲不足。民营企业由于经营方式比较灵活、竞争意识较强,广泛生存于国企还未形成垄断的领域,目前我国逐渐放开了之前只能由国企经营的领域,比如交通运输、石油、电力、通讯等行业,但国家对于私有资本进入从总量上进行控制,目前这些领域仍是国家控制,即使民营企业进入,由于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民营企业发展后劲仍然不足。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紧张

  随着近年来青海省民营企业的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的供给步伐还没有跟上实际需求的变化。目前,西宁市80%以上民营企业属于劳动型密集型企业,从业人员中75%只是初中及高中文化,有些民营企业甚至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和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多数民营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的发展培养人才,由于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并不是很充足,很难对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报酬,因此企业培养的人才往往难以留住,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并作出许多新的重大论述,为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马寿的提案从企业的融资、减税、转变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较细的帮扶措施。

  拓宽民企融资渠道

  马寿认为,不仅要鼓励国有独资、控股银行扩大面向民营中小型企业发展信贷业务,也应该放宽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市场准入条件。通过银企对接洽谈会、项目推介会等平台,充分发挥金融单位、商业银行的资金主渠道作用。建立企业信誉制度和定向联系制度,培育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管理规范、信用良好的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贷款融资提供有力的担保。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困境。建议国家经过再调研后,实行“放水养鱼”政策,降低一批企业应缴纳的税费,对部分困难的民营企业,可酌情给予减免或延迟交付部分税费的优惠政策。

  培养民营企业人才

  民营企业由于其经营方式灵活、竞争意识强,已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巨大作用,在政策上国家应当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民营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同时,要转变企业思想观念,增强人才意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但是,随着民营企业迅速做大做强,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比较突出:人才总量少、密度低,供求矛盾较突出;人才整体素质偏低、作用发挥受限制;人才引进难、开发少,总量增加不明显。因此,要引导民营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牢固树立“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从战略的高度,深化对人才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要加大政府对企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着力在政策导向、培训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定期组织相关企业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形成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负担的教育培训多元化投入机制。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