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分享到:

河湟谷地流淌着“幸福”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李兴发    发布时间:2018-03-08 10:37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讯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600多万农村学生;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已有1700多万人次受益,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实现直接结算,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加快推进……”

  五年来,为把海东市建成河湟谷地的“幸福”之地,海东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着“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好民生问题”的为民执政的宗旨,随之而来的变化让当地群众在不知不觉间发现就业、上学、就医、养老、住房等长期急需的问题得到了改善,收到了一个个幸福的“红包”。

  3月6日,在开学不久的平安区小峡镇中心小学,今年上六年级的马玉霞,准备前往科学实验教室上课。“电是怎么来的?”是她今天科学实验课的动手实验内容。小姑娘对每堂实验课都很期待。

  “我们早就摆脱了照本宣科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常态化。”校长陈文虎介绍到,科学实验室配备了动力、引力、电力等,涉及日常生活的科学实验器材,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就能明白科学原理。

  “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在这里看到了成效。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小学无二,学费全免一分钱不花就能上学。另外,作为农村学校还享受着城市学校没有的待遇——免费享受标准在每学期400元的营养餐。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为了让青少年有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但海东市的民生工程,远不止这一点。

  高原的春天裹着料峭的春风开始,上呼吸道感染成为这个阶段常见病。在海东市人民医院,今年70多岁的何生发老人,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多种病,在这里进行着住院治疗。

  “他是通过分级诊疗,从小峡镇转过来的。现在我们医院的医疗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治疗这种病根本没有问题。”医院急诊科主任周玉桂说,遇到治疗不了的重大病患者,医院会按照分级诊疗制度,转到省级医院治疗,“现在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已经实现直接结算,根本不用担心医疗费的报销。”

  对于何生发经常住院,儿子何柱并没有感觉到有多大的负担。“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年初,我阿爸已经先后住院了三次,自己花的钱也只有两千元左右。”在何柱的包里,除了装有前几次在小峡镇卫生院,住院的病历本外,还有就是治疗的单据。

  “这是年前住院的单子。”在这份账单的最后写着共计2460元,“阿爸参保了新农合,报销下来我其实只花了600多元,再加上先住院后结算,我从头到尾没有啥经济负担。”何柱如是说。

  2017年,海东市继续实施贫困人口就医“六减”政策,完善了医疗报销兜底政策,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以及重特大病医疗救助政策,精准扶贫对象的住院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到90%以上,个人负担比例降至10%以内。

  无论是面对就业的大学生,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五年来所有人都有着这样的一种感觉:“不知不觉就收到了社会福利的红包”,群众真真切切地触摸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