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分享到:

品味“粽情端午”的家国情怀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付彪    发布时间:2018-06-15 15:56    编辑:王海莲

  说到端午节,屈原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人物。所以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以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等方式来表达怀念之情。但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对端午过节的概念和意识有所淡化,尤其是年轻一代,只知端午节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事,至于节日的由来及吃粽子、划龙舟的历史意义,则知之甚少,一些人甚至感叹“没感觉”。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不管是吃粽子,还是划龙舟等,其原初目的是为了纪念两千多年前投江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春秋时期楚国大臣。他倡导彰明法度,改革政治,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小人馋害而被流放。在多年的流放中,屈原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许多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最后以《九章·怀沙》绝笔投江殉国。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勇于担当而毫不妥协的人格,深深感动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今年,父亲节遇上端午节。追溯端午节的起源,也有纪念孝女曹娥之说。曹娥,东汉时期绍兴上虞人。相传曹娥十四岁那年,其父溺于江中,她昼夜沿江号哭。十七天后,曹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孝女,又把端午节叫做“纪念曹娥日”。可见,端午节也是一个感恩的日子。如今,浙江一些地方将其作为道德典范,赋予了其孝文化的崭新内涵。

  “文化就是这么增增减减地流动着”,传统文化也呼唤“现代相遇”。应该看到,如今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的忽视,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疏离。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其实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契机。比如我们在包粽子讲屈原时,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绝唱,就可将中国梦与个人梦“结合”起来,为孩子们诠释“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等时代精神和品格。

  两千多年的端午节,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端午时节,我们在吃着飘香粽子的同时,不妨追溯先人们的伟岸精神,品味“粽情端午”的家国情怀。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