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分享到:

庆祝改革开放40年·亲历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2-18 10:16    编辑:何继红

  让世界看到“可可西里坚守精神”

  邢曼玉

  波兰当地时间2017年7月7日,青海可可西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湖泊数量最多,并延续了大型哺乳动物大迁徙景观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实现了青藏高原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作为青海日报记者,我有幸参与到可可西里申遗前后的报道工作。

  从申遗准备到申遗成功,我省用了近三年时间,这三年,省委、省政府把可可西里申遗列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在组织领导、资金保障、保护管理、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部署。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为申遗和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回顾可可西里保护及申遗历程,一路艰辛,但却从未放弃。 2014年10月,《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实施。 2015年开始,多次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可可西里腹地,实地调查掌握遗产地资源状况,认真研究、深入分析、科学提炼可可西里遗产地独一无二的资源价值,完成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工作。2016年起,集中力量对109国道沿线地区、玉珠峰及遗产地周边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对相关保护管理设施进行了提档升级。2017年2月,可可西里申遗代表团报送青海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补充材料,沟通、解释答复有关问题等。7月7日,青海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让世界看到其更为深刻久远的“可可西里坚守精神”。

  从贫瘠艰苦到美丽乡村

  王正芳,现任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96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曾任互助县五峰乡、五十乡副乡长,互助县妇联副主席,互助县东沟乡乡长、党委书记等职,2014年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互助被誉为彩虹的故乡,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1996年我从学校分配到乡上工作,乡里有土、藏、回等多个民族,贫瘠艰苦。那时我正当年轻,下村入户,了解民情,为乡亲排忧解难是我的心愿,于是和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那时候,我和不同民族的干部一起带领群众,调整产业促生产,村村兴办合作社。回想那段时光,在田间地头、村巷院落和群众一起谈笑风生,父老乡亲们亲切地叫我“书记阿姑”的场面,至今暖暖甜心,给我激励鼓劲。如今,乡村通油路,村民盖大房,美丽乡村建设伴着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由我们打造的“一村一品”,土族盘绣、洋芋粉条、美食馍馍、八眉猪系列、高原菜籽油等很多民族特色产品,远销省内外,让群众增收致富。每每看到我们土族花儿、安昭舞和轮子秋登上央视舞台,我的心情就特别激动,这不仅是民族的自豪,也是民族团结进步、祖国兴旺发达的见证。作为少数民族干部,我既是改革开放亲历者又是参与者,亲眼目睹了民族地区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程。展望新时代,我要和各民族兄弟姐妹一道,携手并肩,同心同德,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和祖国,回报家乡人民。(魏爽整理)

  从粗放到求精,酒厂成就了我

  包明太,1993年进入国营互助青稞酒厂,亲历了酒厂从一个国有企业到上市大企业的发展变化,自己也从一个酿酒工成长为二级酿酒师,连续多年被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小时候,舅舅就是互助酒厂的酿酒大师,在他的耳濡目染下我对酿酒产生了浓厚兴趣。刚进厂的一段时期,酒车间和厂区卫生条件差,厂里只追求产量,没有什么工艺可言。酿酒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运输、扬醅、出入窖都是人工操作。一个班组16人,一天只出1吨原酒。

  2005年酒厂改制,成立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厂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车辆代替了人力,天车、抓斗、凉叉机等机械取代了人工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去了一半。车间开始施行严格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卫生管理制度。

  特别是公司将产品质量放在了首位,改变了以前随意加料、加水、控温、出窖的操作,将按工艺流程操作提上了重要位置。车间原料配比更加严格,以前从没用过的计量器皿都回到车间,成为生产的必备工具。我从舅舅那里学到的传统酿酒工艺应用到了实践操作中,公司将我升为酿酒班长。同时公司成立专门的研发部门指导和改进酿酒车间生产,效率和质量突飞猛进。

  现在公司厂区不仅绿树成荫,像花园一样,还成了有名气的工业旅游景点。进厂最大的感受是工资和福利在不断增加,自己的酿酒技术不断提升,身为公司2300名员工之一,我感到自豪。 (罗连军整理)

  经历青海“光与影”的再次崛起

  许满红 1961年9月生于陕西,1980年入伍,1998年9月转业到青海省广播电视厅政治处,2005年到局属918台任台长(同仁县),2009年底到原青海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新成立的电影电视剧管理处任电影电视处调研员,负责我省电影产业发展工作。

  大概90年代初,我省各县城还是有很多小影院的,后来因为电视机的普及,从1993年开始,我省的电影院线发展进入了历史最低落的10年时期。那时候,省城的影剧院也只是隔三岔五放一两场电影,做着挣扎……

  到了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开始将电影院改为院线制后,很多的电影院进驻国内大城市,从那时候起中国的电影市场逐渐起死回生,而青海,比全国发展晚了7-8年。

  2012年橙天嘉禾院线进驻省城西宁,仅一家影院6个厅600多个座位创下一年2400多万元的票房,刷新了我省电影市场经济收入,看到青海巨大的电影产业发展潜力,我省迎来了电影投资院线的热潮。

  截至目前,我省商业城市影院已由2011年的3家增加到44家,近200块银幕、2万多个座位,电影票房从最初的600万元发展到1.5亿多元,电影放映从最初的胶片放映到数字放映再到如今的激光放映,我省已赶上全国步伐。而当前,我省电影发展以每年60%的增速,排在全国前列,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期,让我省市民不出青海都可以看到“最新上线”。

  此外,我省电影创作在文化产业中从拍摄到制作宣传,有了全方位完整的产业链发展。我省创作、拍摄的影视作品跟随着全国步伐在同步发展,也开始走出省门,走向国内外。有线电视网络、广告、数字影院、影视剧创作、影视基地建设……我省影视产业发展以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力以及大众化的传播手段走向高速发展。(谭梅整理)

  冠军并不是人生追求的终点

  纪晓晶,女,青海省体育工作二大队射击运动员,中共党员。在2010年至2018年间,多次代表省队、国家队参加国内外各类重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和赛会纪录。

  2001年我13岁,成为青海射击队的一员。

  选择射击、热爱射击,全力以赴,经过16年5700多个日日夜夜,13万多个小时的反复锤炼,我逐渐掌握了这个项目的运动规律,并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点。

  在2010年至2018年间的各类比赛期间,我成长很快,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值得一提的是, 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是我人生中重要的节点,在这届全运会上,我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它是在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获得男子小口径自选步枪60发卧射团体冠军并打破全国纪录后,青海运动员获得的又一块全运会射击金牌。

  当我走进国家队的大门,那些曾经让我钦佩和仰望的世界冠军离我很近的时候,我更加理解了“体育强国梦”那滚烫和沉甸甸的内涵。之后,我代表国家队和青海队参加了国内外各类重大赛事,通过每一次赛场历练,我收获了更加成熟稳定的比赛心理和丰富的参赛经验。2018年获得全国射击冠军赛冠军后,在世界杯、世锦赛上连续两次打破世界纪录并获得两枚金牌,又在亚运会上创造赛会纪录获得一枚金牌,这是时隔44年我省运动员获得的又一块亚运会金牌。

  我知道,金牌对自己来说只是人生道路的里程碑,并不是终点。体育,以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我,让我在汗水与拼搏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理想。(王宥力整理)

  教育发展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于运起,1969年-1987年在互助一中执教,1987年-2000年在西宁七中执教,从教几十年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教书育人,1983年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并评为部级劳模,多次被评为省、市、全国优秀教师。

  我今年75岁了,2000年从西宁市第七中学退休,当了一辈子教师,退休之后还经常喜欢到学校里转转。改革开放40年,教育战线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让我这位老教育人感到无比欣慰。

  我1969年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毕业。是党和政府供我上的大学,为此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报名到青海支边,义无反顾地加入到青海教育战线,把自己所学所知传递给学生们。

  过去我们校园里都是砖房,不保暖,冬天在教室里要用炉子取暖,靠炉子近的学生又呛又热,离炉子远的学生冻得直打哆嗦。桌椅和其他设施多数都是破破烂烂,老师上课都是满头满身的粉笔灰。

  而现在一座座现代化教学楼拔地而起,各种多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学校还配备了风雨操场,排球、篮球、舞蹈等课间活动丰富,孩子们再也不用蹲着玩泥巴了。教室里有暖气,黑板变成了交互式白板,教学班实现“班班通”。这些成绩来之不易,都是党和政府40年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结果。

  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如今尊师重教的氛围越来越浓,教师行业已成为人们最羡慕的职业之一。还有我省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根除了因贫困而失学的现象,这是党和政府做出的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赵静整理)

  生于斯长于斯的不灭情结

  李宪晨,德令哈柯鲁柯镇德兴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1991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德令哈农场一大队政工干事、德令哈农场党委秘书,1997年入党,土生土长的“农二代”。

  从1958年父亲李跃文从河南老家来到德令哈农场工作算起,我们家扎根德令哈柯鲁柯镇已经60多年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德令哈农场有耕地2万多公顷,粮食总产量达1亿多斤,曾被誉为柴达木的“粮仓”。峥嵘岁月,父辈们垦战亘古荒原,变荒漠为良田,为我们留下无尽的农场情结。

  记得小时候父亲总带着我去“烧窑”,烧得最多的就是土豆,印象里从小吃得最多的就是土豆和白菜,地处戈壁的农场里没有别的蔬菜,童年的味觉除了“寡淡”似乎想不起什么。

  今天,农场已经不复存在,但我们的生活却一天好过一天,不说简单的蔬菜应有尽有,镇上新型的光伏蔬菜大棚里连香蕉、火龙果这些南方水果都能种出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这里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整个镇上都是土坯房,到处都是一片乱糟糟的。现在走在建设一新的镇街上,这股农垦的味道,既让人感到亲切,又让人觉得整个镇子有文明的时尚。

  世世代代靠着土地吃饭的农场人现如今早已换了活法。如今政府将我们柯鲁柯镇打造农垦风情旅游小镇,来旅游的人多了,家家户户都干起了旅游服务业,饭店、家庭旅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至于未来,我相信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柯鲁柯镇定能重现往日的荣光,成为瀚海戈壁上一颗夺目的“明星”。(马振东整理)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