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分享到: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青海有你——回望篇
——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工作纪实(四)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7-29 09:38    编辑:朵海平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援青为什么?”“援青干什么?” “援青留什么?”这三个问题,是每一个援青干部人才踏上青海高原之时,面对的现实问题,是他们在一千多个日子里,用真心付出、用倾情援助来回答的问题,也是需要他们在青海高原用不断深化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的行动来诠释的问题。

  在青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第三批251名援青干部人才没有因自然环境的艰苦、发展条件的滞后,而放缓奋斗和追梦的脚步,他们视青海发展为己任,发挥自身优势,紧盯薄弱环节,推动援青工作。他们大兴调查研究做谋新求变的“好参谋”,深化产业合作做推动发展的“新引擎”,引领全新理念做智力援青的“先行者”,聚焦精准扶贫做改善民生的“排头兵”,重视环境保护做生态大省的“守护神”,立足青海高地做青海精神的“宣传员”,深化交往交融做民族团结的“连心桥”,提升帮扶理念,明确发展目标,创新合作模式,完善沟通机制,实化工作举措,努力完成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

  学·永无止境

  青海不仅仅是地理上的高地,更是精神上的高地。

  在青海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天里,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精神食粮和政治营养,按照知行合一要求,以真知促实行,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信念上的坚定、精神上的饱满、工作上的朝气。

  他们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使命初心的有关论述,从理想信念、道德良知、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知行合一等五个方面摘编整理成《习近平论共产党人的“心学”》,当作自己的精神食粮,更进一步深化了对党忠诚、对事业忠诚、对人民忠诚,是共产党人应有良知、不变初心、鲜活灵魂的认识。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针对青海少数民族集聚和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实际,对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开展深入调研,形成了《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在青海的基本情况和影响》《伊斯兰教在青海的历史与现状研究》调研报告,为省领导乃至中央有关部门研究决策提供了详实资料和理论参考;针对青海建国初期党建研究工作“空白”现状,组织有关专家启动了《解放初期青海民族政策与民族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海党的建设历史回顾及主要经验》《新中国成立之初青海省青年干部培训问题研究》《青海省三线建设研究》等课题研究。同时,深入学习青海大地上孕育的红色精神后,全面总结“两弹一星”精神、“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天路精神以及尕布龙赤子精神、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巡山队员坚守精神,打造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精品课,支撑起了新时代的“新青海精神”。

  援青三年,财政部援青干部、省财政厅副厅长蔡强始终不曾间断学习。他利用各种机会,主动向领导学、向专家学、向实践学,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科技等多方面,拓宽视野,采取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藏区、学校、医院等开展调查研究,对青海省情有了更加完整和清晰的认识,对青海财政工作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推动分管的工作迈上新台阶。

  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蔡强掌握了把财税专业知识与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的较强专业能力,针对青海省部门预算到位率低、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他领导并大力推进部门预算改革,2018年青海省各部门的年初项目预算到位率由上年的5%提高到50%,为推动青海财税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

  援青干部人才还积极挖掘、学习和研究“两弹一星”精神、青藏公路筑路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推动“青海精神高地”具体化、实体化,编辑出版《“两弹一星”奋斗史研究》《天路忠魂——慕生忠将军与青藏公路》等教材,组织建设“新青海精神高地”主题教育展馆,形成了一批有价值、可传颂的干部教育培训读本和实物载体。

  管·融爱于严

  援青干部人才是援受双方密切联系、落实合作的纽带与载体,是援青资源中最有价值和最有优势的资源。如何将分布在青海各州县、各部门的251名援青干部人才管住、管好、管活,是一个需要认真琢磨的课题。

  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进青到岗后,省委省政府、省委组织部从鼓励援青干部人才干事创业、搭建锻炼成长平台的高度出发,认真总结前两批管理服务工作经验,紧紧围绕组织、思想、学习、实绩、作风、纪律、安全、健康、生活、情感等十个方面,建立27项管理服务制度,印发《援青干部人才管理服务手册》,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和严管厚爱的管服模式,为援青干部人才发挥作用、干事创业、成长进步提供重要保障,对于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在组织管理上,我省把中央单位援青干部编入受援州对口支援省市援青干部人才团队,实行“属地管理”,并要求各受援州援青干部人才团队建立“党建带队建促援建”工作机制,推动各团队建立党组织,把党建、队建和援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援青干部人才管理服务工作的效益最大化,提高了援青干部人才的归属感。

  在思想管理上,省委组织部创办《援青动态》内部交流刊物,督促援青干部人才主动投入受援地区、单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开展“每月读一本好书”活动,引导开展课题研究等活动,同时积极实施谈心谈话“、两必看、三了解”的工作制度,让每个援青干部人才在孤独、寂寞里活出了较好的精、气、神。

  在健康管理上,我省建立“五不准”工作机制,实行健康状况每日自查和每周上报制度,每年组织全体援青干部人才开展健康体检,并针对“七增”和失眠现象,研制“援青干部保健药茶”“援青干部感冒药茶”“援青干部安神药茶”,为每一名援青干部人才身心健康奠定了基础。

  在纪律管理上,我省严格要求援青干部人才执行中央、省委纪律要求,从严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注重抓常抓小,通过培训、谈心、诫勉等形式,时刻敲响清正廉洁警钟,筑牢援青干部人才的“硬防线”。

  在情感管理上,省委组织部积极探索建立援青干部人才信息库、慰问关怀机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召开援青干部人才座谈会,节日期间,深入援青干部人才驻地开展慰问,多次寄语援青干部人才,鼓励援青干部人才以青海为故乡,爱上青海,奉献青海,在青海这片发展的热土上演绎一段终生难忘的精彩人生。

  再有半个多月时间,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就要告别青海了,在这最后的日子里,很多人依然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着,只想再为老百姓办一件实事、再给青海发展留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回望三年,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中有人带病援青三年,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却不曾有一丝的悔意。除了生理上的痛苦,援青干部人才还要饱受心理上的煎熬,夫妻两地分居是常有的事,有些干部甚至与爱人、孩子和老人“三地分居”“四地分居”,错失孩子的成长,也不能侍奉年迈的双亲,只能饱受心理上的歉意,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任由思念和愧疚的泪水悄悄滑落……

  回望三年,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在各自分管的工作领域中,积极发挥岗位带头作用和业务实干作风,坚决贯彻中央的战略决策,始终把援青工作视为大局、当作责任,用真诚和执着、智慧和汗水谱写出了大爱无疆、艰苦奋斗的动人篇章,也把满腔的真诚和无私的奉献留在了青海藏区各族群众的心里!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