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分享到:

让生态保护成为可可西里永续目标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王瑞欣    发布时间:2019-08-19 09:00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静谧的可可西里遗产地,是全世界受人类影响最小的区域之一,也是世界上荒野景观保存最为完美、最为典型的地区,更是全世界开展多学科研究、认识生物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及生态变化规律的理想空间。自青海省政府1995年建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以来,可可西里地区的生态保护事业正式步入良性轨道。“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她”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这24年来我们始终坚守的责任与使命,如今的可可西里已成为这颗圣洁的蓝色星球上的生命记忆。

  三年申遗路是坚持生态保护的决心

  2017年7月7日,随着世界遗产委员会各成员国代表的审议通过,可可西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10月至此,三年的申遗路程是青海人民用艰辛的奉献和无言的守护传达出的对生态环保的决心和意志。按照《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设施工作方案》的任务分工,我省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开展了遗产地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设施建设工作,先后实施了索南达杰、不冻泉、五道梁等保护站服务设施功能改造工作,不冻泉、五道梁公路服务区风貌打造、停车场改造及多秀村风貌打造和道路建设,拆除了109沿线和玉珠峰山脚下自建违章建筑,完成了玉树州博物馆可可西里遗产地展厅布展工作,完成了遗产地界桩及标识标牌制作安装和公路沿线边沟清理、公路边(护)坡植被恢复等工作。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设施建设,极大地提升了遗产地整体环境和保护管理设施水平,彻底改变了原有脏、乱、差和白色垃圾污染的现象。同时,进一步贯彻落实《保护世界和自然遗产公约》和《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要求,加强动态监管,研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生态保护治理不反弹。

  让生态保护成为永续目标

  可可西里申遗的成功,更是将可可西里生态保护推向了制高点。几年来,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处不间断地开展大规模、高密度、高频率的专项巡山行动,严密保护遗产地资源安全,加大反盗采力度,做到严格执法,严厉制止非法盗采分子的破坏行为。在每年藏羚羊迁徙期间,以五道梁保护站为主,各保护站为辅,在大批藏羚羊陆续经过辖区时,加大开展日常巡护,及时做好短暂的交通管制,确保藏羚羊群安全地通过公路,保证藏羚羊在迁徙途中不受或减少人类干扰。据统计,2018年,藏羚羊迁徙3988只,回迁4522只;2019年5月1日至6月10日期间,藏羚羊迁徙2846只,截至2019年8月12日回迁4750只。

  可可西里3亿多年来,历经地质地貌、江河湖泊的变迁,藏羚羊等动物精灵繁衍千万年生生不息,这是大自然创造的传奇。如今,走向世界的可可西里,将进一步深化对可可西里的保护,唤起更多的人关心和参与到生态文明保护中来。为此,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处将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延伸至基层保护站,在辖区内开展生态宣传教育活动,可可西里管理处先后对沿线商铺等人员密集场所、过往司乘人员、进藏游客发放宣传资料,并现场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条例(试行)》等法律法规,同时,引导过往司乘人员及游客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身体力行参与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形成全民保护遗产地环境资源的合力。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