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生玉整理羊隆夜校书架的书籍。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两年前,我怀着二胎来到村里,老支书已经去世,村里只有两位党员,村民看到我脸上写满质疑,我顿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难。我想过放弃,但我又想,工作总要有人干,既然来了就要干好!”这番话,出自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阿什努乡羊隆村党支部书记赵生玉。
2017年11月原化隆县二塘乡人大主席的赵生玉,为整顿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和开创县里干部到村任职新探索,作为全县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被县委选派到阿什努乡羊隆村任职。到村里的第一感觉是荒凉,这个在册人口只有133人的村子, 80%以上的村民在外开饭馆,其中多数举家搬走,近一半的人十多年再未回村。
第一次召集全村开会,只有15位村民到场,会议结束时村民当着赵生玉的面聊天说:“我们村十几年都没个像样的支部,一盘散沙,派这么个阿娘来了能有啥用?”她听着心如针扎般难受,经验告诉她,要首先跟群众建立信任。
接下来的一个月,赵生玉每天都到村民家走访。她说,乡党委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并不要求她驻村,并且在乡政府给她安排了宿舍。“可是她总觉得人不在村里吊着,村民会觉得她不踏实,也会减少和村民沟通的机会,所以坚持住在村子里。”阿什努乡党委副书记赵海岗说,当时的村党支部办公室是两间旧平房,夜间刮风门缝就响起“哨声”,即便是屋里生着炉子也要穿着羽绒服钻进被窝。
蜷缩在被窝里的赵生玉翻看着和村民聊天的笔记,绞尽脑汁地想怎么开展工作。由于很多村民的资料已多年未更新,不少人的联系电话都失效了,但在家的村民却以微信相互联系,她就想到了用微信群找到在外的村民。
赵生玉加了所有在家村民的微信,并通过他们加了部分在外的村民,之后组建了村民的联络群——羊隆信息交流群。“2018年,我在群里发布的第一条微信我打了底稿还修改了6遍。”这条信息发出后,群里的人数呈现了一阵集中增长,她在群里介绍一项项党的政策,让在外的村民知晓应享受的各项福利。
然而,就在一切步入轨道的时候,一次宣传医保政策的事件上,“一盆冷水”朝她重重地浇了下来。一些理解不到位的村民打电话来劈头盖脸地骂她损害村民利益,40多个电话打到手机关机。
赵生玉冷静地寻找原因,她发现村民之间有私人小群,有人因为个人之间的矛盾曲解政策内容,不了解情况的村民就迁怒于她。
为此,赵生玉开始在群里约法三章:群里发布的政策性内容以她的为准,其他人不能解释,不清楚的同她私聊,不能在群里聊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清新的微信群氛围逐渐形成,不但入群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大家沟通的方式也越来越理性,也更加支持她的工作,平时亲切地称她:工作阿娘。
2018年8月19日,连续强降雨造成村里山体滑坡,产后3个月的赵生玉和丈夫抱着孩子回到村里和村民一同抢险,险情解除后她便销了产假,带着孩子住到了村里。
“当了5年村干部,直到见了赵书记,我才真的想入党了。”45岁的村主任马海录告诉我们,他刚被村民选上的时候只觉得村里人少,帮着大家办点事也不太麻烦,没什么入党意愿,但在赵生玉来了之后,他看着村里的设施一步步改善,看着她办起“羊隆夜校”给村里的劳动力做培训带孩子们读书、做课外辅导,看着村里的贫困户享受政策发展养殖脱了贫,才真正理解了共产党员这个身份。
今年,马海录已经是一位预备党员,他也发动村里的大学生和有责任心的村民积极入党,近两年的时间里,村里共发展入党积极分子8名,5名已转为预备党员,马海录说今年村里就要脱贫了,但即便是赵生玉书记和扶贫工作队离开,他和村里的党员们也会继续服务好村民。
夜色降临,住在村委会隔壁的贫困户韩木沙来找“工作阿娘”,看看她宿舍里的炉火怎么样,煤还够不够,他走后,赵生玉像往常一样开始学习、写笔记,接近晚上十一时,她的微信群热闹起来。她笑着说,这是因为开拉面馆的村民都是这时候才收工,有时间来关注微信,所以她该上夜班了。说完,她就投入地回起微信。
此时,村子里只有赵生玉的宿舍亮着灯,黑夜中只能隐约看到村民的房屋围绕在四周,尽管其中有不少人去屋空,然而似乎有一条无形的线将它们连起来,也把党员与村民的心联结在一起。
1986年生的赵生玉,和我的年纪相仿,当我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从群科镇到达她工作的村子见到她的那一刻,我最想知道的答案就是:她为什么愿意在这里工作?而赵生玉只是平淡地答道:“工作总要有人做。”
“那你就没想过,为什么就是你呢?”
“因为我是共产党员,组织信任我才会让我来,我就要把工作做好”。
采访中,我听着她讲自己从孕妇到产妇从未松懈过村里的工作经历,想象着她独自在村里身体可能面临的风险,我的心中充满敬仰。
现实中,像她一样的基层党员干部成千上万,我们的总结和报告中,他们像是数字一样的存在,而在这背后,他们却做着我们难以想象的贡献。他们所在的岗位服务着当地的群众,像一座灯塔带给他们发展的希望,像一颗种子带着他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让群众视他们为亲人。
他们常说,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很少提起为之付出的代价。在浮躁的世俗眼里,他们的投入和拿到手的工资相比太不值。而在他们的心里,收获群众的肯定就是无价之宝——这是难以形容的精神力量。
“青海缺氧不缺精神”,因为有这些基层党员干部的星星之火,再偏远山村的村民也能感到温暖,再贫困的地区发展都充满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