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分享到:

有目标有路径有思路地办好高校思政课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5-18 10:03    编辑:崔永焘

  日前,中共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在青海大学调研时强调,思政课要讲出真情真诚真理真谛真言。深入贯彻落实“五真”要求,高校思政课要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情为出发点,以解疑释惑的真诚为切入点,以辨别是非的真理为立足点,以奋斗人生的真谛为着力点,以社会责任的真言为落脚点,充分发挥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以讲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情为出发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要求,牢牢把握高校发展的正确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高校思政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因此,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情为出发点,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

  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学要讲清楚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取得的丰功伟绩,让青年学生深刻领会——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国、心中有社会主义,进而以坚定信仰、爱国热情和爱党真情引导和感化学生。再次,青年学生要自觉同教师同向而行,对马克思主义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高校思政课对于青年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方向指引和路径引导的基础性作用。以此为基础,青年学生才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四个自信” ,树立与时代同心同向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主动把个人的青春梦、成才梦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二、以讲出解疑释惑的真诚为切入点

  面对当今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青年学生往往充满疑惑而又不知所措。因此,高校思政课要以解疑释惑的真诚为切入点,讲出思政课情理融合的教育意蕴,使青年学生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引导青年学生正视疑难困惑,培养问题意识和理性精神。青年学生需要在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取得进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其理性思考现实问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体察社会生活,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坚定理想信念。其次,坚持以德育人。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真诚是师生的心灵契约。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身作则,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教学工作的根本标准,切实做到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再次,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坚持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善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引导和鼓励青年,引导他们通过对比、思辨和实践,形成自己的心得见解,真正把握规律、求得真谛,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以讲出辨别是非的真理为立足点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 , 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现实社会多元多样,纷繁复杂的信息充斥于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明辨是非成为青年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因此,高校思政课要以辨别是非的真理为立足点,讲出经过实践检验、普遍为人接受的真理。

  首先,传播真理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立足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具体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是博大精深、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真理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最重要的是要解决自信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成为合格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掌握错误思潮的形成根源和发展规律,在揭露和批判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中帮助青年学生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再次,高校思政课教学要聚精会神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方向上,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主流意识形态引导青年学生;在内容上,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帮助学生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在方法上,循循善诱地引导青年学生系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担当,引导更多青年学生学懂马克思主义理论,体会到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的不朽魅力,为其成长成才打下科学的思想基础。

  四、以讲出奋斗人生的真谛为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才能变为现实。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面对新时代青年,高校思政课要以讲出奋斗人生的真谛为着力点,教育青年学生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学要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定期组织青年学生参观红色文化纪念馆、动员学生参与义务除草植树的校园观绿化劳动、开展“学习榜样”的观影活动、组织假期社会调研活动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知社会、了解国情,激发他们努力奋斗、实现理想的信心和决心。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学重在引领青年学生深入体会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基本历程,认清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使青年学生感悟到如今的“岁月静好”是党带领群众实“干”出来的,而不是空“谈”出来的。再次,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勉励青年学生珍惜大学时光。青年学生要牢牢把握青春时光,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在勤学奋斗中练就“真本领” 。

  五、以讲出社会责任的真言为落脚点

  新时代既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也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归根结底,社会的发展要靠一代又一代青年。加强青年社会责任感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责任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是人的本质需要。“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以讲出社会责任的真言为落脚点,让青年学生明了何为担当、为何担当、如何担当。

  首先,讲清楚何为担当。将理论与历史、现实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先进榜样和借鉴反面教训,引导学生探索关于社会责任的问题并建立关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正确认知。其次,讲清楚为何担当。鉴于部分青年学生对社会责任缺乏深刻认识的现状,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帮助青年学生认知新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和责任、自我需要与奉献社会的逻辑关系以及自我责任。再次,讲清楚如何担当。知易行难,关键在行。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协助青年学生确立担当社会责任的目标,鼓励其付诸实践,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时指出: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的作用。 ” 作为承担着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任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要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以旗帜鲜明的正气、开放恢弘的大气、守正创新的勇气将“五真”要求抓细抓小抓落实,有目标有路径有思路地办好高校思政课。(作者武传鹏韩海梅单位: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