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分享到:

“清泉”般滋润村民心田
——记民和县满坪镇清泉村第一书记郭晓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赵 睿 白林娟    发布时间:2020-06-15 08:55    编辑:包拓业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位于海拔3540米的高寒地区的昆仑河北岸,有个被誉为昆仑山中第一个不冻泉的纳赤台清泉。距它几百公里外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满坪镇清泉村也有一处泉眼,四季清澈、常年不干,曾在干旱年代养育了村里的百姓,因而“清泉村”之名由此得来。

       2018年4月,曾在纳赤台水文站守望高原的“水文人”郭晓峰,被省水利厅派驻到民和县满坪镇清泉村任第一书记,辛勤工作、为民谋福,如“清泉”般滋润村民心田。清泉村,有清泉、有青山,207户936人傍山而居,群众文化素质不高,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单一,26户贫困户居住分散,是典型的贫困村。郭晓峰是清泉村第二任第一书记,面对年底就要整村脱贫的艰巨任务,他对“补短板、强弱项”着重发力。2017年,对于饮水安全这个“老大难”问题。他联系“娘家”省水利厅通过项目支持在清泉村修建了3座蓄水池以及排洪渠工程,不仅使村里家家通了自来水,还可满足满坪镇及周边村子的饮水供给。

  2018年雨季,山体大面积滑坡影响了饮水管线,吃水再次成为村民的“难心事”,作为水利工程师的郭晓峰第一时间与镇政府、水管所协调,组织村“两委”现场考察,短时间内重新选择线路接通了入村饮水管线。同时,完成了6.7公里的道路硬化。村里的贫困户都发展家庭小牧场,为了养殖发展更有空间,郭晓峰奔波协调,每户贫困户4.5万元的国际农发基金六盘山片区扶贫畜棚项目在清泉村落了地。 2018年底,清泉村摘掉了“贫困帽子”。

  扶贫既要解燃眉之急,又要打长远基础。面对后续的巩固发展,郭晓峰思路明确。一方面继续激发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引导贫困户坚持“种养结合”扩大种植规模。另一方面通过“党建+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外商、合作社流转土地、吸纳劳动力带动贫困户增收,并让合作社提供给贫困户药材茎叶加工成养殖饲料。目前,合作社种植药材28公顷。 “爱人者,人恒爱之”。惠民实事一一落实,乡亲们对郭晓峰越发有好感。2018年8月,民和县遭遇特大暴雨,清泉村村委会因大量雨水浸灌,地基下陷。郭晓峰挨家挨户查看情况,低保兜底户王花花老人看着身上裹着泥巴、嘴唇干裂,连口水都顾不上喝的郭书记湿了眼角说“:书记,你住在办公室休息不好,来我家里住吧。”郭晓峰考虑到暴雨期间可以给老人作伴,向镇上申请后搬进了王花花老人的家,并在自己所住的房门口挂上了“村务代办点”的简易牌子。从此,郭晓峰多了一位“姨娘”,老人多了一位亲人。那段日子,自来水中断,为了给老人打水,郭晓峰连桶带人摔进了满是淤泥的河道里。

  他从镇上买上蔬菜、水果,给老人做饭,聊天、喂羊、打扫院子。 “书记是城里来的,但他从不嫌弃,处处心疼着我们老百姓。”郭晓峰的付出,“姨娘”全都看在了眼里。不管郭晓峰多晚回家,他的屋子里灯一直亮着,炉火也很旺。

  有一次,郭晓峰加班到第二天早上六时,准备跑去开会时,“姨娘”拿来了一双布鞋,端来了一大碗热腾腾的“面条”,面条之下还有五个鸡蛋。 “那一刻,扶贫路上所有的苦和累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郭晓峰说。他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清泉村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郭晓峰从小在城市长大,但记忆深处是老家农村过去的穷困潦倒……扶贫路上,他深切的感知着农民的不易。

  窗明几净,这是低保兜底户乔着么的家。当上村保洁员的乔着么打扫完卫生刚回到家,从柜子里拿出了几个盘子,烤鸡、肉片、花卷,还有一串香蕉。过去,这个家一贫如洗,要到过年时才能吃得这么丰富。 “说什么也要建起这房来。”2018年暴雨过后,乔着么家的老屋成了危房,面对1.3万元的资金缺口,郭晓峰一边联系施工队,一边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给她家盖了房。之后,他又联系派驻单位和满坪镇党委政府,为这个家置办了家具。 “政策好、郭书记好,我现在有房住、有肉吃、有新衣服穿……”乔着么说着便哈哈乐了起来,她的幸福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见到贫困户毛双登时,他正在训马。失去儿子、自己从地震中逃生时受伤,尽管接连遭遇打击,但他勤快老实,一心脱贫致富“。一匹马前几天刚卖出去,赚来的9000元钱又买了奶山羊回来。现在,共养了6匹马、7头牛、16只奶山羊,一年能有5万多元的收入。”毛双登说。其实,去年毛双登养的9头待产的牛中毒流产。郭晓峰得知后,第一时间联系兽医站全力救治保住了大牛,后来又给他争取救助款项和饲草料,毛双登的产业才得以继续发展。在今年疫情交通管制期间,饲草料中断,毛双登急火攻心,郭晓峰知道后急忙联系了镇长张庆鸿进行协调,最终以“接力”的方式从甘肃买来了两吨多的饲料。

  汇冰川溪流,集河流融水,纳雪山谷地。郭晓峰曾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沱沱河留下“水文”脚印。在清泉村,他为民奔波的足迹遍布每个角落,脚踏实地继续坚实地走好大山里的扶贫路……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