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2021青海两会 / 回眸2020

分享到:

民生实事一年来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1-30 08:59    编辑:孔令磊

  就业优先工程

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妇女在当地扶贫企业务工,操控线椒产品生产线。赵睿 摄

  ◆年初目标

  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和贫困劳动力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次。通过优化培训内容、调整培训工种及课时补贴、加大职业(技工)院校承接培训力度等措施,逐步提高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项目进展

  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和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通过优化整合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工种时间和补贴标准,进一步提升培训科学性和实效性。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18万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1.58万人次。

  “好政策让我找到了好工作”

  李霞是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质检部的一名化验员。回想去年的求职经历,李霞感慨:“多亏了好政策的扶持,才让我顺利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李霞说的好政策,就是西宁市就业服务局提供的就业见习服务。李霞通过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就业见习基地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实现了尽快就业。

  李霞说,通过参加政府的见习培训,周围不少同学找到了工作。通过就业见习基地,企业也招聘到了所需人才。现在,李霞已经从一名见习生成长为了合格的化验员。

  2020年,我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综合施策,真抓实干,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打出了一套稳就业保民生的组合拳,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为保持我省就业形势的持续稳定和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郑思哲)

  教育强基工程

学生们在整洁明亮的德令哈市第三中学的教室里写作业。董瑾基 摄

  ◆年初目标

  新建、改扩建(开工)15所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开工建设90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75个校园绿化项目。助力20所职业院校打造特色优势专业。

  ◆项目进展

  新建、改扩建(开工)16所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开工建设137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75个校园绿化项目。支持24所中职学校、8所高职院校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实施1+X证书试点、“双高”计划培育和校舍维修改造项目等。

  “我们和大城市的学生一样有漂亮的教室”

  桑吉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下大武中心学校四年级的学生,作为一个牧区的孩子他以前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和大城市的孩子一样在学校里上机器人兴趣课,而且自己能够亲手自做一台属于自己的机器人。“我们和大城市的学生一样有漂亮的教室,他们有的我们这里也有。”桑吉的话得到了周围同学们的认同。

  如今的下大武中心学校拥有全塑胶室外体育馆,室内篮球馆、羽毛球馆等设施,而且孩子们也能和城市孩子一样选择自己的兴趣课。美术、计算机、天文、机器人等十多个兴趣第二课堂充实着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课桌椅、亮丽的塑胶操场、现代化的多功能教室……这些过去城里学校才有的“高大上”的教育教学设施,如今也被“搬”到了玛沁县的普通学校里。

  (罗珺)

  住房保障工程

高楼林立的夏都西宁,现代化都市气息愈来愈浓。陈俊 摄

  ◆年初目标

  开工建设1.13万套城市棚户区和5万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3万户农牧民居住条件综合改善工程项目。开展全省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整治活动,着手解决历史遗留不能办理不动产证的问题。

  ◆项目进展

  开工建设1.13万套城市棚户区和5万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3万户农牧民居住条件综合改善工程项目。开展全省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整治活动,解决67个小区21272户(套)不动产证办理难问题。

  “穿衣戴帽”工程让这个冬天不再冷

  陪读妈妈韩女士为了儿子的学习,在西宁市第二中学附近一小区购置了一套二手房,入住才发现房子四处漏风、保温性能太差,即使室内有暖气也得穿棉衣。2020年8月西宁市推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穿衣戴帽”加更换新式窗户,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旧房变“新居”,特别是保温性能得到极大提高。一说起这事儿,韩女士就不由得伸出大拇指为“党和政府的民生工程”点赞。

  2020年我省将棚户区改造工作作为改善群众住房条件的重大民生工程,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目标任务谋划,发挥社区和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体系中的领导作用,统筹协调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共同推进城镇“穿衣戴帽”工作,积极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实现“一区一策”“一楼一策”。

  (陈俊张洪旭)

  健康青海工程

果洛藏族自治州肝包虫病防治宣传。李兴发 摄

  ◆年初目标

  深入推进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行动,实施人群筛查12万人、学生等重点人群查病5.9万人。开展结核病免费筛查1.5万例。为10万名6至24月龄婴幼儿免费提供营养包,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率达100%。继续调整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降低住院医疗费用医保“三个目录”个人自付比例。继续加大药品集中采购力度,进一步挤压药价虚高水分。开展保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抽检80批次、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抽检15批次。

  ◆项目进展

  深入推进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行动,实施人群筛查19.12万人、学生等重点人群查病6.81万人。开展结核病免费筛查1.6万例。为10万名婴幼儿免费提供营养包,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实现全省45县(市、区、行委)全覆盖。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提高到940元,住院医疗费用医保“三个目录”(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个人自付比例下调5%,血制品、吸氧费下调10%。继续加大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力度,进一步挤压药价虚高水分。开展保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抽检80批次、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抽检15批次。

  “随处有健身器材锻炼身体真好”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不仅出门就是绿色步道,而且健身场所遍布四周,我孙子每天都会在楼下的篮球场打篮球,我们老年人也有随处可见的健身器材锻炼身体。不仅如此,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医疗保障,生活在今天,我感觉到很知足。”家住西宁市城西区王府花园小区的市民王凤霞说。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西宁市已率先建成城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实现了把“健身点”搬到群众家门口的目标。

  “目前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2.05平方米,建成1774个健身路径,配备各类健身器材1.7万余件,实现全市社区、行政村健身器材全覆盖,建成全民健身绿道500余公里,11人制足球场43个,5人制笼式足球场132个,打造国民体质监测站点75个。”西宁市体育局副局长方以波说。(程宦宁)

  敬老扶幼工程

在贵德县尕让乡阿言麦村的老年人驿站里,老人们一起看电视、吃饭、绣鞋垫,日子过得温暖幸福。栾雨嘉 摄

  ◆年初目标

  调整提高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失业保险金标准及最低工资标准。重点解决养老床位配比失衡问题,通过探索建立家庭照护床位、加大现有资源整合力度、发展互助式农村养老等措施,提高西宁、海东两市养老床位供给,初步解决涉藏六州床位闲置问题。充分发挥现有幼儿园资源推进普惠托育服务。

  ◆项目进展

  为全省44.19万名退休人员调整基础养老金,月人均增长218元。将失业保险金标准由每人每月1350元提高到1530元。将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从每人每月1500元统一调整至1700元。通过探索建立家庭照护床位、设立嵌入式小型托养设施、撤并整合部分敬老院、新建扩建养老服务机构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养老床位配比失衡问题。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开办托育服务机构33家,增加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

  “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里的老人们真开心

  上门为独居老人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洗头洗脚、陪老人聊天散步……这是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每一位助老员每天必做的功课。在4年的精心服务中,他们的照料服务对象已达到了近千名老人。

  “孩子们各有各的事情,回家了还得照顾小孩,没有时间陪我聊天,这里都是同龄人,大家开开玩笑、做做手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再说离家近,傍晚和朋友结伴散步回家,锻炼了身体还放松了心情,日子过得很舒心。”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徐秀英老人一边绣着鞋垫,一边开心地说。

  据了解,该州现有4个像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有效解决了2044名老年人餐饮、就医、保洁、精神慰藉等日常生活照料服务问题。(公保安加)

  扶贫解困工程

玉树藏族自治州医务工作者开展义诊服务。玉树州卫健委供图

  ◆年初目标

  调整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为320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为1万名残疾人提供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救助300名城乡特困“两癌”患病妇女。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加大健康扶贫力度,住院医疗费用报付比例稳定在90%以上。

  ◆项目进展

  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640元/月和4800元/年;将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统一提高260元,达到集中养育孤儿每人每月1360元、社会散居养育孤儿每人每月960元。为3444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为26131名残疾人提供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救助300名城乡特困“两癌”患病妇女。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及医疗救助后,实际报付比例稳定在90%。

  “扶贫解困工程让我们过上了幸福日子!”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和县廿地乡切扎村的101户贫困户在共和县城内的易地扶贫搬迁点被集中安置起来。

  记者走进安置村民才郎加家,只见他的妻子才吉卓玛正在绣鞋垫。才吉卓玛说:“搬下来的生活很好,我们的心情也舒畅。原先住的土木结构房子黑咕隆咚的,现在住的房子真亮堂。以前都靠烧牛羊粪取暖,现在房子里是暖气,冬天再也不觉得寒冷了。你看,我们家还开了一个小卖部。搬下山住在县城,无论是看病就医还是孩子们读书上学,都非常方便。感谢党的扶贫解困工程,让我们牧民群众过上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幸福日子!”

  共和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吴斑说:“我们在这里新建了一人户型、两人户型、三人以上户型供村民们选择。在公共配套方面,修建了村活动中心、卫生室、幼儿园、文化广场、路灯、停车场等;每间房屋内都配建了给、排水,电地暖、水厕等。”(栾雨嘉)

  文体惠民工程

玉树赛马节。洪玉杰 摄

  ◆年初目标

  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2000场。拓宽全民健身活动普及面,为全省100个乡镇、村、社区、寺院等配备(更新)全民健身器材。

  ◆项目进展

  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活动2100场次。拓宽全民健身活动普及面,为全省130个乡镇、村、社区、寺院等配备(更新)全民健身器材。

  “牦牛艺术节”提高了家乡的知名度

  称多县发挥文化涵养的功能,不断完善提升基层文化场所设施建设,努力开拓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为群众的文化幸福感加码。最具代表性的牦牛艺术节和马术文化,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群众点菜,专家下厨,政府埋单,社会受益”的良性运行机制。

  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才明高兴地说:“一个地区的贫困表面上是经济的落后,但在深层次考察往往有文化落后的因素。”称多县的牦牛艺术节已不是简简单单的文化交流盛会,也是经贸合作的盛会,展示成就的盛会、加快发展的盛会。通过努力提升民族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提高称多“文化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进一步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也会带动全县旅游经济深入发展。

  (洪玉杰)

  幸福家园工程

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

  ◆年初目标

  开工建设10个“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加大“高原美丽乡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厕所革命”的整合力度,统筹完成300个村。针对饮水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通过提档升级工程、加强运行管理等措施,巩固饮水安全建设成果,确保农牧民饮水安全。

  ◆项目进展

  开工建设10个“美丽城镇”。加大乡村建设项目统筹整合力度,纳入300个高原美丽乡村统筹实施“厕所革命”工程9818座、村庄环境综合整治44个村。通过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人饮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加强行业监管等措施,着力解决农村牧区饮水安全隐患。

  “路灯亮了,我们的心窝也暖了”

  走进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眼前呈现的是一派新农村景象:宽阔崭新的马路、别具河湟风格的一座座农舍,高耸挺拔的玉兰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强弱电“上改下”代替了之前的“蜘蛛网”,以及经过综合整治,绿地和小游园取代了以前的脏乱差巷道环境。现在街头危房不见了,围墙、大门干净整洁了,巷道变宽了,老百姓心里更敞亮了。目之所及,整个小镇既有颜值又有品位。

  “村里有路灯了真好,晚上再也不用黑灯瞎火的出去了。路灯亮了,我们的心窝也暖了,如今村里真的跟城里一样了!”三合村村民马占军高兴地说。

  2020年,我省加大“高原美丽乡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厕所革命”的整合力度,统筹完成300个村。同时巩固饮水安全建设成果,确保农牧民饮水安全。

  (罗珺)

  品质兴农工程

贵德县河西镇贺尔加村的桃子水分多甜度高,受到消费者喜爱和认可。栾雨嘉 摄

  ◆年初目标

  继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化肥、农药使用量较上年分别减少20%和10%。推进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试点建设,在涉藏市州纯牧业县全面推开。通过实施生猪扶持政策、提高良种繁育水平、建设生猪养殖场等措施,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做到保供稳价。

  ◆项目进展

  扩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试点范围,化肥、化学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40%和30%以上。将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试点建设扩大到30个县,在纯牧业县全面推开。通过制定实施生猪生产恢复十条措施、开展“仔猪贷”试点、增加市场供给、实行价格临时补贴等措施,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确保猪肉保供稳价。

  品质兴农工程让绿色农畜产品走出大山

  在四面环山的乐都区下营藏族乡祝家村前洼沟,青海弘育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丛培华,指着依山势梯次排列、蔚为壮观的年产30万头生猪养殖场介绍说,项目总投资5.32亿元,生猪年出栏30万头。记者了解到,在距此不远的红山洼和窟窿洼,还有两家养殖场也已建成。3家“养殖航母”全年投放市场生猪60万头、鸡蛋150万枚、肉鸡30万只,猪肉占到全省市场供应总量的1/5,这对平抑物价、丰富“菜篮子”,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促进乡村振兴都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

  记者还了解到,即使在偏远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品质兴农工程也不断引导当地群众树立现代农牧业产业理念,打造并培育了一批高原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实现了原产地绿色,售中售后可追溯。(陈俊陆广涛)

  平安青海工程

格尔木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通过多种方式向群众讲解交通安全知识。王菲菲 摄

  ◆年初目标

  开工建设西宁机场三期,续建玉树机场改扩建项目。重点打击涉黑涉恶及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违法犯罪案件,坚决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对全省15座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及洞口标志、标线、护栏过渡及缓冲设施进行整改,提升交通安全水平。在全省范围内创建10-2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提升基层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项目进展

  开工建设西宁机场三期,续建玉树机场改扩建项目。重点打击涉黑涉恶及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违法犯罪案件,坚决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效净化社会环境。对全省15座在役高速公路隧道实施交通安全设施提质升级工程,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运营水平。在全省范围内创建1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提升基层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来到群众中

  2020年7月底,西宁市城西区建立社区民警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制度,社区民警从“片警”变为“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西宁市胜利路派出所社区民警王刚也“转型”了。

  回访曾出现矛盾的邻里双方、探望社区内孤寡老人、检查新开业商户的消防设施……过去的一年王刚的工作发生了不小的转变。

  “我在社区工作以后,与老百姓的距离更近了,属于‘零距离’接触,以前老百姓办事情都需要去派出所,还有一些复杂手续需要办理,现在群众有困难,直接来社区就可以解决。”王刚说,在社区工作以后,最大的好处是能为老百姓提供一站式服务,不让老百姓跑第二次腿,“老百姓知道我在社区办公后,发生邻里矛盾纠纷、办理有关证明、法律咨询、办理居住证什么的会直接来这里找我。”(郑思哲)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