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2021青海两会 / 访 谈

分享到:

【聚焦青海两会】连线厅局长:议民生谈发展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张永黎 王瑞欣 刘瑜    发布时间:2021-02-02 17:15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定邦

  抓实六稳六保之首青海如何发力

  就业居“六稳”和“六保”之首,青海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基本盘。2020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省各级人社部门上下齐心、联手行动,打了一场“稳就业、保就业”的保卫战。青海就业形势如何?抓实“六稳”“六保”之首,青海是如何发力的?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多次谈及就业,首次将城镇调查失业率写进了报告,这有何寓意?昨天下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定邦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王厅长,您好!能否向大家介绍下青海当前就业形势?

  王定邦:2020年我省各级人社部门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六稳六保”等一系列部署要求,聚焦“减负、稳岗、扩就业”,强化政策保障,先后出台20余份“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帮助企业纾危解困和促进各类群体就业创业的政策,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稳定向好的就业局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1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万人的103%,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1.58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5万人的106.3%,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4%,超过年度目标任务4.4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2.1%,控制在3.5%的年度目标以内;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1.6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万人次的116%。但同时,青海就业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就业总量还是较高;其次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第三是外部环境变化对岗位产生的影响可能会适时显现。

  记者:去年,青海就业交出了一份了不起的成绩单,这得益于哪些方面?

  王定邦:我认为有六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坚决扛起“六稳六保”政治责任,稳定向好的就业局势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二是直面“减收保支”双重压力,日益紧密的社保“安全网”牢牢兜住了民生底线;三是精准聚焦“第一资源”,持续优化的服务管理为全省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四是聚力推进“根治欠薪”,不断改善的劳动关系有力促进了全社会和谐稳定;五是全力抓好“巩固提升”,持续有力的攻坚行动进一步深化了人社扶贫成果;六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便捷高效的人社服务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城镇调查失业率写进了报告,这有何寓意?

  王定邦:城镇调查失业率是通过城镇劳动力情况抽样调查所取得的城镇就业与失业汇总数据进行计算的,具体是指城镇调查失业人数占城镇调查从业人数与城镇调查失业人数之和的比。把城镇调查失业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经济领域、民生领域一大进步,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制定宏观经济决策,尤其是与就业直接相关的民生政策。这也体现了政府直面问题、自我加压的改革态度。(作者:张永黎)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宁

  青海“诗与远方”如何开场

  2020年,给人留下了太多的思考和改变,对我省文旅行业来说亦如此。《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美青海美誉度持续上升,越来越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2021年,面对全新的形势和考验,青海的“诗与远方”又将如何开场?今年我们如何走得更远?昨天下午,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宁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张厅长,您好!能否向大家介绍一下去年是如何激活文旅市场的?

  张宁:2020年,疫情使许多行业按下了“暂停键”。“景区关闭”“酒店退订”“团队业务停摆”“文化场馆闭馆”……这些关键词的背后,是文旅经济的重创。为支撑市场回暖,增强行业信心,我们做了许多努力,尝试了许多新做法。我们推出系列组合拳,联合多部门下达文化旅游专项资金2.5亿元,为276家旅行社暂退80%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5624万元;先后开展文旅人游青海、青海人游青海、诚邀全国人民游青海等活动,全面激活青海文旅市场。

  记者:过去一年,我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那么今年我们如何走得更远?

  张宁:最近几年,我们着力打造“大美青海生态高地旅游净地”品牌,全国跨省游目的地人气排行榜和游客增速位列前10名,2020年国庆期间,西宁市自驾游租车增长率位居全国第一。今年我们将通过创建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举办青海历史文物展、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带等10项具体工作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和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建设。

  记者:2020年,可以说青海很多网红景点在全国人民面前狠刷了存在感。那么,面对全新的2021年,如何让青海的“网红”景区健康发展?

  张宁:今年,我们将大力提升各地“网红”景点整体营销、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接待管理水平,丰富“网红”景区文化内涵,通过在“网红”景区举办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打造提升“青”字号的特色品牌。

  同时,我们将建设数字文旅大数据平台,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智慧景区、电子地图、语音导览、旅游厕所等项目落地,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智能化、便利化,加强旅游安全监测和线上投诉处理,引导传统文旅机构加速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提升青海省文旅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作者:张永黎)

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南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要举全省之力保护“中华水塔”,率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今年我省将加快建设具有青海特色的国家公园集群,加强草原草甸、沙地荒漠等生态治理修复,全力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那么,今年在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如何增加国土绿量?1月30日,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南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打造国家公园示范省新高地

  李晓南表示,今年我省将深入实施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编制青海湖、昆仑山两个国家公园建设总体规划,完成前期申报工作,促进两个国家公园及早设立。申报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结合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和管理需求,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科技攻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生态工程带动增加国土绿量

  今年将全面推进国土绿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开展大规模防沙治沙,加大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低质低效林改造力度,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强化退化草地修复治理,加大黑土滩(坡)治理等退化草地治理修复力度,持续提升草原生态系统功能。

  最严制度保障生态资源安全

  “严格林地、草地、湿地征占审批,强化林草资源综合监管,全面推行“林长制”和“草长制”试点工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加强以雪豹、普氏原羚等旗舰物种为核心的野生动物保护力度。认真落实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林草资源安全。”李晓南说。

  增绿增收并举推动产业发展

  今年将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林草产业发展,落实支持有机枸杞、中藏药材基地建设各项政策。加大生产基地建设,在河湟谷地、黄河沿岸建设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加大培育发展森林康养、乡村花海、生态探险等新业态。实施品牌建设系统工程,增强林草生态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作者:刘瑜)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龙翔

  找准定位,服务新发展格局

  1月30日,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信长星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讲成绩实事求是、说目标催人奋进、谈任务清晰明确、提要求直击关键,通篇体现了坚定的政治站位,强烈的责任担当,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报告中提到:“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创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为新一年全省商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站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起点上,做好全省商务工作意义重大。

  商务工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要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服务好全省,更深融入国内大循环这个大局,同时推动内外贸、进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推进“双循环、双促进”。相比沿海内地经济大省,我省经济体系尤其不完整,更需要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不仅要从需求端抓好促消费,更要紧紧围绕供给端做优做强商贸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进一步优化全省消费环境。

  在新的工作起点上,我们将围绕加强全省商贸流通基础建设,把培育引进省内外知名品牌企业、推广发展连锁经营作为重点,以此带动省内大中小商贸企业总体经营水平的提升。发挥政府引导支持作用,推进传统商贸实体跨界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经营,提升商贸市场主体的经营能力。针对商贸领域薄弱地区,推进传统百货、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打造小而精的商业步行街、商贸综合体。依托电商进农村项目,提升全省物流体系的匹配度,提升商贸流通效率。围绕发挥我省在数字经济中的后发优势,大力推进数字商务、智慧商圈建设和数字生活服务。

  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一直是我省的突出短板。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把提升省内企业利用两个市场的能力作为突出任务,进一步谋划并加快推进一批对外开放战略举措,认真落实好外贸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强化政府协调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环境,稳定并扩大外贸外资,尽快提升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作者:王瑞欣)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洪涛

  新理念新格局开创绿色发展之路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构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壮大生态经济、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平台经济,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那么,在工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方面,我省将采取哪些重要举措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呢?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洪涛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加快构筑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洪涛表示,“十四五”期间,全省工信国资领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加快构筑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十四五”规划谋划的产业项目,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把着力稳定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放在突出位置,在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稳定增长、对外开放、畅通循环、转换动能、深化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提高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贡献。

  增强工业发展内生动力

  抓项目促投资、着力增强工业发展内生动力,重点从压实责任优服务、突出重点抓项目、创新机制促升级、做大园区强带动四方面下功夫。今年将加大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滚动实施百项创新攻坚和百项改造提升工程,力争青海美盛一期1万吨镁盐、中复神鹰1万吨碳纤维、亚洲硅业3万吨多晶硅等项目建成投产。

  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将依托项目建设和技术进步,推动新材料产业“短链”延长、特色轻工“细链”增粗、装备制造业“弱链”变强、数字产业“无链”生有、生产性服务业“断链”联通。持续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锂电、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支持锂电、新型合金等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延伸。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体系

  “鼓励企业和设备上云用云,加快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研究制定我省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省级大数据产业园、海南州绿色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支持软件开发及规模化应用,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新高地。”洪涛说。(作者:刘瑜)

青海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师存武

  兜牢民生底线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总结“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取得的成绩,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远景目标,确定了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站位高、思路清、落点准、措施实,通篇贯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着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体现了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可以说,这是一篇站位高远、引领发展的“宣言书”,是一份浓墨重彩、客观真实的“成绩单”,是一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新画卷”,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报告篇幅不长,但透露出的民生关切尤为强烈、深厚。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民政事业发展,落实“六保”“六稳”任务,为决战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交出合格“民政答卷”。全年累计投入民政事业经费53.84亿元,实施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259个,各类民政服务保障对象达到134.22万人次,民政服务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有效服务了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坚决扛起民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历史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推进青海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紧盯报告提出的“兜牢民生底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目标,着力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健全困难人员救助机制,做好城乡无供养老人、孤儿、参加人等群体帮扶;着力推进养老服务发展,新建改扩建3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托育服务;着力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能力建设,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扎实做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着力加快“四个民政”建设步伐,倾力打造民政事业发展的青海样板。同时,全力做好年度各项重点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的新青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王琼)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赫万成

  加快建设青海特色国家公园集群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筑牢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青海义不容辞的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时期,我省要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举全省之力保护“中华水塔”,率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21年我省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贺信精神,不断丰富“西宁共识”内涵,推动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做好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工作,积极申报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加快建设具有青海特色的国家公园集群。

  旗帜鲜明,目标明确。在2021年的工作中,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将围绕报告内容,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确保如期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为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按照国家公园办关于做好范围和功能区划等要求,将在全省各有关地区和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全力以赴做好正式设园相关准备工作,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推动早日设园。

  此外,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还将按照“完善并落实试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明确“四至”范围、推进勘界立标、进一步完善功能分区和差别化管控措施”的要求,在做好《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评估、抓好五个专项规划实施工作的同时,坚持自然生态系统完整、物种栖息地连通、保护管理统一的原则,完善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和功能区优化方案,经省委省政府研究同意后,报请国家层面评价论证。扎实做好与中央部委的汇报沟通工作,就全面理顺事权财权,强化人才技术支持,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多元化生态补偿,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国家公园范围巡护道路、公共服务、社区发展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及审批授权等方面,向国家部委汇报沟通,争取早日得到政策支持。(作者:一丁)

青海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莫重明

  打造青海战略科技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振奋人心,确立目标奋发进取,部署工作措施有力,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符合青海省情实际、顺应人民期待的好报告。其中,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成绩单”分量足,充分展现了省委省政府应对严峻形势、驾驭复杂局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远景“坐标系”定位准,高起点、高标准谋划了全省未来发展,体现了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深刻洞察和精确把握,是国是和省情、蓝图和路径、战略和目标的有效统一,彰显了新青海建设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书”落点实,科学精准地确立了发展目标,从生态文明、经济发展、产业体系、民生改善、深化改革等方面全面系统部署了工作任务,部署有重头、发展有看头、创新有奔头、民生有甜头、改革无尽头,是全省“十四五”开局的“指南针”、后疫情时代的“破冰策”、新格局下的“宣言书”,工作任务可行可做、可期可落、可成可胜,充分体现了省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和真抓实干的担当精神。

  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找准了青海在新发展格局中的角色定位,科学谋划了“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展望了二〇三五年我省远景蓝图,内容实事求是、积极可行,符合省情实际,体现了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为青海开启时代新征程提供了行动纲领。

  作为全省科技管理部门,通过报告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科技工作的“时代感”和“现场感”,将认真按照全省任务部署,进一步提振精神、自我加压,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创新核心地位,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布局,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打造青海战略科技力量,着力推动全省科技创新动能更足、体制更优、技术更强、人气更旺,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作者:严进芳)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