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分享到:

【两会直通车】全面深化改革为新青海建设聚力赋能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刘法营    发布时间:2021-02-04 18:12    编辑:李娜

“放管服”改革打开活力之门铺就便民之路。资料图片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20年,我省全力开展抗疫斗争,在全国率先实现“五个清零”,在全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各类市场主体增长11.6%,190项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农牧业再获丰收,增长4.5%;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生态环境保护效应日益彰显,发展的新动能衍生新活力,民生福祉让高原群众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在这份沉甸甸的答卷中,有一条“亮线”贯穿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成就了我省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每一幅辉煌画卷的背后都与恒力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息息相关。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停步,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深化“放管服”,率先实现“证照分离”全覆盖。省属企业“3+10”改革试点深入开展,预算制度和增值税改革扎实推进,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成效显著,绿色金融体系初步建立。村集体经济全面“破零”,农牧区改革持续深化。全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说成就、话愿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成为热议的话题。

  发展,依托改革开路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我省深入贯彻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拓宽改革深度,提高改革精度,从而使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在疫情突如其来时,企业面临着多重因素叠加的困境,我省打破常规及时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企业才渡过难关、稳定发展。”省人大代表、青海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冠龙对此有着深刻体会。他说,借助我省在“十三五”期间推出的发展新能源产业一系列举措,青海明阳公司赢得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期”,并围绕清洁能源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在疫情袭来的严峻时期,企业在助企纾困的一揽子改革措施帮助下,抢先复产稳产,其后又随着“六稳”“六保”的扎实落地,企业的发展才得以稳中求进,进中向好。无疑,这种在非常时期以改革举措使经济发展突显的强大韧性和活力,与“十三五”以来我省矢志不移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密不可分。

  “改革出活力,改革更是一笔看得见摸得着的巨大资本。”省政协委员、青海大漠红枸杞有限公司董事长邱雪梅说,大漠红公司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主要是企业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放管服”改革,不但为企业营造了良好发展的“软环境”,基础设施等“硬件”的投入,借助政府搭建平台使产品远销国内外,使企业“借船出海”,有形和无形的改革“资本”,远胜“给金给银”。

  邱雪梅认为,正因汇聚了“十三五”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的巨大能量,我省经济才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实现了新跃升,作为我省这样一个后发展地区,才有了奋起赶超的力量和底气。“十四五”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更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推进“五个示范省”建设,强化“四种经济形态”引领,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作出更多探索。

  改革,释放辐射效应

  “十三五”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停步,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生态保护优先,走出了一条符合区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中华水塔”更加丰沛坚固。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在阔步前行中,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天空蓝、河湖清、山川秀”已然成为大美青海的靓丽名片。

  ——绿色发展动能强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合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发展新优势。

  ——农牧区综合改革活力释放,绘就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区域城乡协调联动发展,形成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互促共赢、良性循环的城乡建设发展新格局。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开放的青海向世界张开怀抱……

  全面深化改革的光束,带着浓情厚谊辐射了青海的每一寸土地。高原,因驰而不息的改革而生机勃发、春意永驻。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改革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这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作了最好的诠释。”省人大代表、青海省仁济医院院长甘雨灵对此充满感慨。她认为,过去的五年,是我省各族群众健康水平全面提升的五年。通过推行分级诊疗,建设紧密型医共体,完善便民利民惠民举措,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和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状况改善最为明显。今后更要不断探索医疗卫生改革的新路径,为“健康中国”“健康青海”提供强力支撑。

  省政协委员、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完全小学的教师贾玉兰也有着同样的感触,贾玉兰认为,“十三五”期间,是农牧区学校设施建设、办学条件等提升最快的阶段,这得益于加大农牧区学校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改革举措的落实。随着全省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化,教育普及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将会得到更大提升。

  改革,聚合民生福祉

  改革为了推动发展,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

  省人大代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柴旦镇马海村妇联主任阿依相克丽说,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目标,我们为此倍感振奋。

  阿依相克丽所在的柴旦镇马海村,是20多年前搬迁到马海定居的哈萨克族牧业村。在脱贫攻坚中,乡亲们的生产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让曾经贫困落后的马海村在实现脱贫后,通过联点帮扶单位支持,在旅游景区开办了铺面和摊位。村集体经济因为有了稳定的收入,村民的日子逐步走向了富裕。阿依相克丽见证了深化改革给村庄带来的巨变。

  今年,我省将着力支持脱贫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健全动态考核和帮扶机制,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打造青绣、牦牛、藏羊、枸杞、冷水鱼等产业品牌,以乡村振兴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抓好社会管理,真正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这一系列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出的改革新举措,让阿依相克丽吃了“定心丸”,同时深感改革的新举措聚合了更多的民生福祉。

  阿依相克丽表示,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制定的改革创新举措为乡村描绘了更美好的发展前景,要把振奋人心的两会精神尽快传达给乡亲们,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让脱贫的乡村在振兴中登上新的发展台阶。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