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一枝一叶社区情 再接再厉再出发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贾泓 倪晓颖    发布时间:2022-06-14 08:04    编辑:童洋

文亭巷社区党委书记刘翠青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喜人变化

  2021年6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时指出:“一个社区要搞好,一定要有非常强的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组织,把社区各方面服务搞周到,把群众自治性的事情组织好。”

  时隔一年,6月7日,记者再次走进西宁市城西区文亭巷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书画室、舞蹈室、阅览室、康复室……歌声悠扬、翰墨飘香……情与暖扑面而来。

  这一年,文亭巷社区变得更有温度,群众生活更有品质了,社会治理能力也更强了;这一年,文亭巷社区工作人员依然那样忙碌,群众的笑声依然在社区回响,各族群众依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这一年,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文亭巷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完善社区各项服务,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建设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居民的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上升。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文亭巷社区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再接再厉、不懈奋斗。

社区居民为工作人员的服务点赞。

  社区生活有“色彩”

  党建引领有温度

  “社区特别注重基层党建工作,我还被邀请来给大家讲过党史嘞!也算是发挥余热了。”今年80岁的宋付轩老人已有55年党龄,一路走来,亲历了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砥砺奋进,见证了新中国逐渐走向繁荣富强,内心无比骄傲。

  一年来,文亭巷社区积极整合辖区文体活动资源,依托社区群众之家、书画室、舞蹈室等,每逢重阳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丰富辖区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让大家在交流互动中增进邻里感情,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水道堵了,老人病了,孩子没人管,燃气不通了……对文亭巷社区来说,为群众办实事就体现在帮助解决一些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上。同时,推行“双进双联四服务”在职党员进社区“菜单式”服务模式和“党员入格、一网兜底”服务机制,做实做好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等重点工作。

  “社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围绕‘平安型、便利型、美丽型、和谐型’四型社区创建,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标准和水平,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社区党委书记刘翠青说:“我们建立完善了‘党建+’社会治理体系,帮助解决了一些群众的急难愁盼事。”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文亭巷社区持续深化结对共建、网格化管理等机制,依托QQ、微信等载体,为群众提供在线咨询、寻求帮助等服务。并按照辖区党员志趣、特长等,建立理论宣讲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7支志愿服务队伍,满足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

  一年来,社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通过打造“15分钟党建服务圈”,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一年时间社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近百件。同时,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中心的设施,实现了一站式办公,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务。

文亭巷社区组织开展书法展示活动。

  社区工作有“招式”

  群众生活有品质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社区,亲切地与我交谈。他问社区爱老幸福食堂的饭菜贵不贵?饭菜是否可口?那亲切的话语温暖人心。”藏族大妈多杰卓玛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激动不已:“现在,我很想对总书记说,我们的菜谱更加健康了,就餐服务也更加贴心了。”

  一餐一饭彰显社区温暖。文亭巷社区贴心地制订了幸福食堂营养均衡、惠民价廉的套餐食谱,每天为高龄、困难老人和重度残疾人提供助餐服务。并实施了幸福食堂提质增效扩面工作,发动沿街商铺广泛加盟,使就餐服务供给更加多样、丰富。

  “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就应该是这样。”文亭巷社区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讲的话牢牢记在心上,针对辖区老年人日益增多,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实际,服务老年人方面采取了不少“实招”“硬招”。

  “在政府的关心下,我们的小家发生了巨大变化。”家住西宁市城西区海宏1号C区的范万林说,去年底城西区民政局给家里安装了智能远程监测电子设备、SOS报警器、智能门磁、智能烟感等。我今年86岁,老伴75岁,儿女们经常不在身边。有了这些“装备”儿女们也放心多了,遇到紧急情况,民政局的同志也能及时帮助我们。

  一言一行尽显社区情怀。文亭巷社区先后引进两家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养老服务,通过走访关爱、电话陪伴、日常生活照料等服务,给予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更多的心灵慰藉和生活关爱,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并对各类办事服务系统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让老人办事更智能,生活更便利。

  把社区居民的事情记在心里、扛在肩上,有效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一年来,文亭巷社区让群众享受“家门口”的便捷服务,有效延长服务群众半径,社区的服务功能和环境有了长足进步,交出了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的新答卷。

文亭巷社区工作人员入户为老人测量血压。

  民族团结一家亲

  社区共治有特色

  “我搬到文亭巷社区四年了,儿子儿媳都在玉树上班,社区工作人员崔艳梅每天都会嘘寒问暖,对我们就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社区琐事多,小崔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眼见着瘦了好多。”青梅多杰老人言语中透着对工作人员的心疼。

  文亭巷社区积极推进“五融五筑·和睦家”品牌建设,依托“五级联动”党建联盟平台,把辖区内省、市、区、街道、社区五级党组织联系在一起,推行“成员轮值+”,形成事务共商、服务共做、党员共育的联动工作格局,将支部建在小区上,进一步延伸了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如今,小区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建立深厚感情,亲如一家。

  “我在玉树生活工作了半辈子,退休了回到西宁居住,开始还担心会不习惯省城生活,与邻居相处有困难。没想到,这种顾虑根本就是多余。”青梅多杰说,社区无论发什么宣传资料都会准备汉语和多种少数民族文字的版本,社区工作人员也会想方设法开展活动促进大家交流。

  “要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发扬各族人民手拉手、心连心的好传统,共同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文亭巷社区在玉树小区成立“石榴籽”党支部,开展“我是一颗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组建了“一家亲”服务团,培育少数民族政策宣讲员,开展“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和宣传宣讲等,在社区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今后,文亭巷社区党委将继续弘扬光荣传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社区时‘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再接再厉、不懈奋斗’的殷切嘱托,继续坚持做优品质、做强品牌、做高品位,持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切实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推动社区各项工作持续走在前、作表率,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服务保障。”刘翠青坚定地说。

  采访感言:让社区更有温度 让服务更聚人心

  “我是一名外地人,只身一人在西宁,原本孤独的我,在社区组织的活动中认识了不少邻居,如今他们都是我的亲人,其中还有一位藏族奶奶。在这里,我收获了很多,也发现温暖别人其实就是温暖自己……”这是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居民刘华华在社区留言簿上写下的一段话。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居民楼越建越高,电子门禁系统越来越先进,人际关系却越来越冷漠……这是很多人对城市生活最直接的感受。

  社区是一方居民“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活共同体。为了让社区更有温度,文亭巷社区通过“微关爱、微心愿”等活动,来增进理解、增加沟通,提升社区温度。

  在文亭巷社区党委书记刘翠青的手机上,辖区小区群、物业服务群等有20多个,如果有人反映问题,她便立即安排相关工作人员解决。下水道堵了,老人病了,孩子没人管……对文亭巷社区来说,为群众办实事就体现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

  秉承“笃行、创新、服务、团结”理念,文亭巷社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通过一系列举措着力打造“党建引领有温度,社区共治有特色,服务群众有品质”的“三有”社区,助力西宁打造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位,建设有温度的城市,从建设有温度的社区开始。

  “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再接再厉、不懈奋斗。”这是嘱托,更是使命。文亭巷社区进一步优化精细化网格服务,通过点滴小事,在改变社区温度的同时,也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增强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居住环境整洁有序、邻里关系融洽和谐、社区服务贴心周到……文亭巷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整合资源,全员发动、努力打造“整洁、美观、文明、有序”的辖区环境,做实家门口服务,实现“生活小事不出网格、志愿服务就在身边”,努力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从而打造有温度的社区。

  “文明社区红旗飘,千家万户乐陶陶;全民动员齐上阵,幸福生活把手招……”正如辖区居民为社区所创作的这首快板歌词一样,一个有爱有温度的社区形象愈加清晰。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