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累累迎丰收。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进入9月,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向阳村的朵朵桃花已结成累累硕果,桃树枝头挂满了艳红的大桃,一片美景下果农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9月14日清晨7时,鸟儿欢唱、桃香弥漫,村民祁玉忠已在果园里开始忙碌。
初秋的早晨略带凉意,祁玉忠的汗衫却因劳作而洇湿,在他心里,即便是汗水,也是甜的,一年的辛苦劳作即将变成实实在在的“红票子”。
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祁玉忠说:“大伙儿都感念党的恩情、感谢党的好政策。”
摘了满满一筐桃子后,祁玉忠就地坐在大石头上,回忆着:“向阳村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桃子,恰好可以错峰上市,2017年我拾掇了家里的几亩地,经过几年精心栽培打理,2020年开始挂果,当年收益7000多元,扩大种植规模后,今年估计能收益两万元!”
今年65岁的祁玉忠,是向阳村的老党员,曾是乡镇工作多年的农林技术员,退休在家后,“农林技术员”这一身份使他成为乡亲们眼里的“土专家”,每天上门请他去果园指导的村民络绎不绝。
向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明先从村民“踏破门槛”中看到了村子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现在国家有扶持项目,乡党委有产业指导,村上还有乡土人才,再加向阳村历来就有种植果树的传统,天时地利人和,发展村级特色产业势在必行。
在村“两委”推动下,村党支部创建“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党建品牌,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流转21.5公顷土地,翻耕起垄,栽下树苗,浇水修剪,栽植早熟和晚熟桃树4.7万株。
一时间,山坡上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党员群众一起出力,把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如今年产值达25万余元的果品经济林产业园,既绿了荒山,又打造了新的经济林。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和关键。中川乡党委同步发力,组织专业农技人员多次开展实地考察,集中研讨解决种植中的技术难题,并对桃农开展技术培训指导,从品种选育、种植管理到病虫防治,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帮助“向阳桃”实现从数量盈利到品质盈利等“量变到质变”转型,今年全村桃子净收入户均8000元。
桃农鼓起了钱袋子,也解决了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每到桃子丰收季,果园里可吸纳富余劳动力20余人,每天至少收入100元,“向阳桃”成为“致富果”。
“桃甜心更甜。”脱贫户白秀兰用一句话道出其中甜蜜滋味,桃子甜了的背后是果农的辛勤付出,“看着一车车桃子被拉走,换到村民们手中是实实在在的票子,大家伙儿心里乐啊!”
借力绿水青山先天优势,瞄准乡村振兴大好势头,党员李强也不甘示弱,栽种了一大片桃林,“因为品质改良,从去年开始,‘向阳桃’名气大增,现在有了电商下乡,销路更不成问题。我家仅销售桃子一项,今年就有两万元收入,日子实话越过越好喽!”
绿树红果寄托着增收致富“希望”,绿树荫蔽下同样蕴藏着乡村振兴“密码”。
在向阳村党支部带动下,村里18户农户发展起家庭小牧场,在桃树经济林地养殖5000余只土鸡,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叠加。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老百姓更加感念党的好政策,要把日子过好的精神头儿越来越足!”对于向阳村后续发展,李明先心中有着详细的规划:向阳村党支部将继续以桃产业为抓手,树品牌、聚人气,不断提升知名度,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模式,延伸绿色+特色产业链,实现富民强村,助力乡村振兴。
中川乡乡长张小强介绍:“‘向阳桃’的发展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也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情系乡村、心系村民的生动实践。我们将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前提,做大‘向阳桃’文章,打造集‘吃、住、游、购、采摘’于一体的农旅体验‘桃花源’,创新打造沿黄旅游新‘丰’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颗桃子撬动一方经济,一枚党徽辉映为民初心。
向阳村里成片桃林间挂着的颗颗红果,已成为中川乡“桃梨花谷、牛羊满圈、沿黄旅游”发展定位中的又一新生产业,逐步富裕起来的向阳村村民正从不断发展壮大的桃产业中尝到甜“蜜”滋味,幸福指数激活乡村振兴“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