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稳经济 保增长 促发展·保障民生】
厚植就业沃土托举“稳稳幸福”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倪晓颖    发布时间:2023-02-03 08:37    编辑:童洋

西宁市开展烹饪技能培训。西宁市委宣传部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红灯笼还得多挂几个,象征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灯谜我也再多写一些……”1月30日,在西宁市城西区西关大街街道贾小社区文明实践站内,刚刚入职的工作人员柴珽热情饱满地忙碌着筹备元宵节活动。

  去年疫情期间,柴珽主动报名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风雨无阻、认真负责、表现突出。后来,贾小社区了解到,柴珽因为客观条件限制,没有稳定的工作,且属于零就业家庭。社区党委经过积极协调,于1月7日推荐她进入社区公益性岗位任职。“老人和孩子都靠我一个人照顾,工作实在难找,没想到在社区的帮助下我不但有了稳定收入,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今年40岁柴珽对未来充满希望。

  随着经济回暖,节后用工需求增加,西关大街街道迅速开展了“暖心行动”,各社区对辖区41个网格内就业困难人员、失业登记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进行摸底调查,动态掌握其就业状态、就业意愿、服务需求等,将就业岗位精准送达。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西宁市想方设法让就业的路更宽更广,让充分就业托起百姓幸福。

  “我们企业正处在大规模的建成期和储备期,前不久城中区人社局开展的‘直播带岗’招聘活动,为我们顺利投产储备了人员。这种工作触屏可及的模式非常好,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经理郭升波说。

  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管培生张勇伟就是通过“直播带岗”招聘找到工作的,他说:“我看到了城中区人社局主办的‘直播带岗’,感觉挺不错,于是就关注了公众号,按时参加每次活动,也是在观看直播时找到了这份心仪的工作。”

  城中区人社局创新方式,大力开展“线上+现场”“直播带岗”“直播带岗进厂区”“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等招聘活动,邀请企业负责人亲临直播间,介绍企业文化、职位类别、工作地点、薪酬待遇等内容,让求职者直观感受企业环境,找到求职方向。

  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富足安康的美好未来,离不开稳定的就业。

  2022年,西宁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3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36.2万人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累计帮助5653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1.91万名失业人员再就业、7145名困难人员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一组组亮眼的就业数据背后,是一项项稳就业、惠民生的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如今,西宁市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民生改善的坚实基础,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

  “我去年毕业选择回到家乡西宁,现在在青海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工作。如今,家乡的变化不小,就业创业的空间很大,我觉得回来就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高校毕业生刘昕说。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西宁市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通过精准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因人因需提供就业援助、组织专场招聘活动等举措,从支持多渠道就业、强化就业权益保护、扩大求职创业补贴对象等方面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

  春节长假刚结束,在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石咀二村,40多名妇女就参加了烹饪技能培训。学习刀工、炒热菜……在专业烹饪老师的传授下,她们不仅掌握了一技之长,还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拓宽就业路,开启致富梦。“我来参加培训是想提高厨艺,让更多的人喜欢吃我做的菜。”蔡文英一边认真学习一边憧憬着未来。

  “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有薪酬、观念等多个原因,但缺乏技能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要靠培训服务来弥补。”西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郭有库表示,“要解决这些矛盾,就要针对问题,提供精准的公共就业服务。”

  近年来,西宁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三乡工程”,从质量提升、培育特色产业等方面抓实抓细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大通围绕支柱产业及特色产业开展技能培训,积极打造挖掘机、大通生态旅游等劳务品牌;湟中围绕甘河工业园区,积极做好焊工、电工、起重机操作等20多个工种的培训;湟源打造文化旅游和美丽乡村、“丹噶尔”皮绣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技能培训项目,鼓励农村劳动力参加家庭服务业培训,让更多农民走上“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之路。

  完善就业服务职能、强化人力资源供给、优化办事流程……西宁市多举措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拓宽就业服务覆盖面,满足各类劳动者就业服务需求。同时,聚焦劳动者权益保障、技能提升、职业发展等“软件”,制定培育新动能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不断扩宽灵活就业渠道,努力向着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不断迈进。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