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别样红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班彦村案例
基本情况:
班彦新村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十六个生态搬迁村之一,村民原散居在大山深处,2016年实现生态搬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班彦村挖掘优质资源,做好乡村经济产业文章,加大“班彦”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使多个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重点贫困村变成生态搬迁样板村,列入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路径与模式:
——易地扶贫搬迁与整村推进发展生产生活相结合。
——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及风貌和促进就业相结合。
——促进乡村空间利用与乡村清洁能源利用相结合。
成果成效:
班彦新村积极探索美好生活的新道路,发展红色研学、光伏产业、盘绣园、八眉猪养殖、酩馏酒酿造、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旅游等产业,已经由昔日的贫困山村,成为富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300元,比易地搬迁前翻了4倍多,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145万元。
“小藜麦”种出“大产业”
——海西州藜麦种植形成特色农业案例
基本情况:
青海地处地球“第三极”,被公认为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为发展藜麦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柴达木盆地的气候、地理、土壤条件,几乎复制了藜麦原产地南美洲安第斯高地的生长、种植环境,是藜麦在青藏高原的最佳种植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被授予“中国藜麦之乡”,近年来在藜麦种植中获得良好收益。
路径与模式:
——加强基础设施推进藜麦产业发展。
——培育藜麦良种繁育体系。
——编制藜麦国家行业标准。
成果成效:
藜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效益稳步提升,全省种植规模已超过0.2万公顷,排全国第三位;亩产最高达到450公斤以上,高于原产地和国内其他地区;亩产值逾3000元,是小麦、油菜等本土作物的3倍以上;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年加工能力达到6000吨,占藜麦总产量的75%以上,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欧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构建了从田间生产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
草原上的新牧歌
——河南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案例
基本情况:
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九曲黄河第一弯,是“青海省南大门”和三江源头的生态屏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河南县依托66.2万公顷天然草场打造的雪多牦牛、欧拉羊、河曲马三大畜种均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库和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全面打响“天赐蒙旗·全域有机”产业区域品牌。
路径与模式:
——以无公害超净区为引领,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
——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做优做精水文章。
——以“园区+企业+合作社+牧户”为模式,畅通产销渠道。
成果成效:
河南县利用天然草原生态优势和牲畜品种优势,积极推进生态有机畜牧业发展,打造出“三江牧场”“青清海”“阿米雪”“瀞度水”等一批叫得响的绿色有机产品品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国家草原公园建设试点县,全面打响“天赐蒙旗·全域有机”品牌。
“小木耳”蝶变“大产业”
——陕西省柞水县木耳产业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基本情况:
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腹地,因境内盛产大量“柞树”(也叫“耳树”)而得名,是木耳最佳适生区。
近年来,柞水县立足资源禀赋,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木耳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全县上下同念“木耳经”,全力打造木耳产业。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柞水县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时,点赞“小木耳,大产业”。
路径与模式:
——做强品牌,实现生态溢价。建立健全柞水木耳生产和质量“两个标准”及检测、追溯、诚信“三大体系”,发布“柞水木耳”区域品牌。
——科技创新,助力生态产业。围绕柞水木耳特色菌种选育、深加工产品开发、产品质量管控等聚力攻关,搭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制定4项技术规程。
——链条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引进25个总投资59.91亿元的木耳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开发木耳多糖、木耳肽、木耳菌草茶等生态产品22类98种,促进木耳全链发展。
成果成效:
柞水县发展木耳产业的做法,先后入选全国十大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和全省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柞水木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22年,以柞水木耳为主的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8449.5万元,木耳产业链总产值超50亿元,带动2.45万人致富增收。
稻香渔美好“丰”景
——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稻渔空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基本情况:
贺兰县地处宁夏北部引黄灌区核心地带。近年来,该县因地制宜开发了集农业种植、渔业养殖、农产品初加工、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稻渔空间”生态农工旅项目,获得了耕地保护、生态改善、产业提质、农民增收等多重效益。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对“稻渔空间”的现代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予以充分肯定。
路径与模式:
——土地整治,加强耕地保护。
——立体种养,增加生态产品。
——“三产”融合,促进价值转化。
——创新机制,联农带农增收。
成果成效:
稻渔立体种养和综合利用模式,使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生态产品经济效益明显。每亩稻田除水稻外额外增收1700多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共赢之路。
【记者点评】立足生态优势,实现绿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良好生态环境中优质的水、土壤、空气等资源禀赋,往往能生产出代表地方特色的品牌农畜产品。班彦村八眉猪、河南县“三大畜种”、海西州藜麦、柞水木耳、宁夏稻米无一不是如此。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人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不论是立足优质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还是凭绿色产品及其生产方式改善生态环境,都是为了科学发展农牧产业,推动各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引领让“生态美、产业兴”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协调生态保护与生产的关系,必须发展与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农牧业。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并在提高种质资源质量、物种优化繁殖、病害防治等方面下功夫,保持农畜产品的品质;从土地、科技、种源、水、草等方面入手,稳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持续提升生态农畜产品附加值;构建将农作物废料和畜禽粪便回收加工成绿色有机肥施用于田地、草场的绿色循环产业模式,促进产业融合。
以生态环保、特色鲜明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科学发展农牧产业并辐射带动相关各行业,促进群众就业,提升民生福祉,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作者: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