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抢抓机遇促发展 · 青海在行动图片报道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优势趋强势 “炼”就硬实力
——“国企改革看青海”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芈峤
发布时间:2023-08-28 07:52:00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今年的高原盛夏,貌似比往年都要“热”: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景区,热火朝天、游人如织,这里是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高原生态大景区,今年企业将国风霓裳汉服大秀、国潮动漫、音乐嘉年华等人文节目融入自然景观,受到游客欢迎,8月7日,景区旅游单日突破4万人次;

  同在海西州的察尔汗盐湖,烈日当头、气温飙高,一艘艘智慧采盐船在碧绿色湖面上缓缓游弋,不久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盐湖”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链接了盐湖工业产业上下游,以盐湖资源为核心,智能、协同的产业链高效运行;

  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海拔3300米的高原大地,一辆辆搭载北斗导航的拖拉机高速驶过,正是有了高性能农机的加入,青海省三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南草业公司的纯绿色作物作业效率提高了20%,烈日下,这里油菜花黄、青稞穗绿,今年定是丰收年;

  ……

  拉满弓,绷紧弦。青海省国资委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立足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擘画的产业“四地”建设蓝图及青海企业现有优势产业布局,形成了“7+3+3”国资产业规划体系,推动国有资本和企业向特色产业、优势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发展。

  过去三年,青海国资国企以项目引领、产业带动,推动本地优势产业链不断向高端迈进,国资国企不断壮大成势,高质量发展风生水起,动能强劲。

高海拔天然牧场。刘鸿曦/摄

  一企一品,将产业优势转化企业优势

  7月上旬,海南州贵南县万亩有机青稞生产基地来了一队“不速之客”,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专门前来为青海天佑德青稞酒溯源。他们手拿摄影设备用各种方式记录着眼前1.76万公顷风吹麦浪的壮观景象。

  “各位直播间的朋友,我现在在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青稞种植基地,这里海拔3300米,光照足、无虫害、无污染,拥有青稞最佳生长环境,因此产出的青稞具有天然有机的特征,是天佑德青稞酒原粮的主要供应商。”一位主播现场直播着青海有机青稞的种植场景。

  这片有机种植基地属于青海省三江集团贵南草业公司,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集团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龙头企业为目标,打“绿色牌”“有机牌”“品质牌”,使得贵南草业绿色有机青稞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国企支持民企,带动像天佑德这样的本地产业链下游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联动,品牌间相互成就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集团将青海产业优势视作企业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做强品牌,其中,“贵德清”“三江黄金牧”“三江原牧”等品牌入选《中国农垦品牌目录》,从市场可见,集团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越发响亮。

  在我国提及盐湖产业,提到粮食发展不得不提及青海,不得不提及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我国第一大钾肥生产企业。2022年盐湖股份钾肥产量580万吨,销量494.11万吨,占国产钾肥市场的73.2%以上。企业所属“盐桥牌”氯化钾产品,占国产钾肥产能比重超六成,品牌价值由2019年的69.68亿元升至78.59亿元,是名副其实的知名品牌。

  在青海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之一的“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和优秀品牌故事”。青海以“茶卡盐湖”作为景区名称,在国内首次提出“一个景区代表着一个地域IP”的理念,打造出景区及区域的对外识别度,塑造出一个具有地缘文化特征的综合IP。

  西部矿业集团党委委员、常务副总裁王海丰说:“自国企改革以来,集团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依托盐湖独特的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工业+旅游’新模式,通过创新品牌宣传形式、深化品牌创建举措、拓宽品牌传播路径等,实现‘茶卡盐湖·天空之镜’不断走出青海、唱响全国,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同时,成为全国盐湖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典范。”

  今天,在青海国资国企打造的“天空之镜”“盐桥牌”“威思顿”“三江原牧”等品牌,不仅仅是提高青海知名度的金色名片,更是青海优势产业的代名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让企业浓墨重彩地将“优势”二字再次书写,“一企一特色”“一企一品牌”在青海国资国企中屡见不鲜。

察尔汗盐湖百里水景线。殷之皓/摄

  “绿色”实践,一条优势产业的优势路径

  在青海问起当地各族群众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定是“绿色”!“绿色”是青海人的生活方式,“绿色”是青海的产业,“绿色”更是青海的未来……

  今年上半年,青海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实现6.8%,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较全国增速高出5.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再次发挥顶梁柱作用,而一个生态保护优先的省份,在工业发展上为何能发挥如此优势?答案是青海企业秉承的绿色发展理念。

  青海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国资国企,就此,青海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政府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加快推进全省国资国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各项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仲夏时节,察尔汗盐湖通透碧绿,风光旖旎。这里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从一滴卤水起步,实现了全国1/3的锂电池来自青海。

  但是,面对发展,是粗放型发展快速盈利还是高额投入走“绿色发展”之路?盐湖股份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

  盐湖股份董事长贠红卫说:“面对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目标的重大机遇,保护盐湖生态环境、高效绿色开发盐湖资源、推动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坚定选择。”

  就盐湖股份子公司蓝科锂业来说,企业以盐湖股份有限公司钾肥生产排放老卤为原料,采用吸附剂和相应的吸附法在工艺过程中基本无废水、废气、废渣产生,不引入任何杂质离子,不对察尔汗盐湖造成任何影响,实现了工艺能耗低、设备腐蚀轻、使用年限长,在碳酸锂产品市场中具有专业化的“绿色”发展优势。

  夏季的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天高云淡,远处岗什卡雪峰,近处油菜花黄,绿色的草甸上,白色羊群点点“镶嵌”,完全一副生态大美“图景”。

  图景中的羊群、油菜花均属青海省三江集团门源种马场有限责任公司。国企改革以来,企业按照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要求,加大推动绿色发展。以1千公顷草籽基地为基础,年生产绿色饲草1万2千吨,实现牛羊绿色养殖,同时,利用牛羊粪便发酵加工有机肥,返还草籽基地,由此,这个全省最大的农牧业国企实现了生态牧场的循环发展。

  青海三江集团党委书记李向阳说:“三江集团将聚焦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龙头企业为主线,深化国企改革,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精深加工能力,提升企业产品品牌,推进农牧企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青海三江集团完成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基地认证3.61万公顷,绿色有机活畜认证牦牛1万头和藏羊2万只,青稞绿色有机食品认证5千吨,马铃薯淀粉绿色食品认证核准产量1万2千吨,已取得草原、青稞、油菜、牛羊肉等5个有机产品认证,取得青稞、马铃薯淀粉2个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为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奠定了基础。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助推下,企业奋力追求的绿色发展为青海优势产业镶嵌了“金边”,让青海企业在国内甚至国际都越发耀眼。

三江集团门源油菜花海。顾植霞/摄
茶卡盐湖小火车。王生荣/摄

  开拓创新,优势产业源源不断涌动力

  实现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开拓创新,需要转变增长方式,需要加速产业由资源开发型转向科技驱动型。

  “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要制定正确的资源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开发利用……”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察尔汗盐湖考察,朱红色的栈桥旁,留下一句句嘱托和期盼。

  搞好开发利用就必须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盐湖股份公司争取技术创新专项资金补助,解决了高镁锂比盐湖卤水制备碳酸锂生产过程各项除杂技术的集成和应用等多项制约盐湖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等专家一致认为,“盐湖原卤高效提锂技术研究”攻克了“复杂卤水体系下高效提锂”这一世界性难题,锂资源的综合回收率较传统工艺提高1倍以上,碳酸锂完全成本降低13%左右,成果显著,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海围绕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对监管企业的发展要求,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防范风险等内容纳入经营业绩考核,推动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省国资委印发《关于促进省属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夯实科技创新主体基础、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八个方面对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作出系统安排部署,进一步明晰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路径。

  2022年8月,我国首个利用盐湖资源量产的新型镁基超稳矿化土壤修复材料1000余吨成功下线,这是西部矿业围绕青海优势产业的又一次创新。在这之前,西部矿业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做好盐湖水氯镁石废弃物综合利用研发和镁系新材料的开发利用,建设2000吨/年镁基插层结构功能材料项目,推动盐湖废弃镁盐的再利用。

  今天的青海,在国企改革的高效推动下优势已趋强势,青海国资国企以系统观念加强对改革机遇与挑战的科学分析和前瞻性思考,充分利用好我省产业独特优势,成就新发展,实现再发力。

  【手记】做大优势产业,带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区域发展重要的是产业发展,而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让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挥竞争力带动整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何为地区优势产业?是指一个地区由于其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条件比较优越,使得某些产业在该地区有高度的竞争力和优势而得以发展壮大的产业。就青海而言,以“三个最大”省情定位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提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就是青海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

  当然,做大地区优势产业之前,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它究竟能为当地经济、百姓、社会带来什么,为什么要举全省之力,倾其所有打造?

  做大地区优势产业将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地区优势产业作为地区的产业核心,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通过不断推进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创新,从而升级产业体系和模式,实现产业结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同时去除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落后产业,让产业发展实现量到质的提升,让地区产业整体提升竞争力和创新性。

  做大优势产业将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激发地区经济的活力,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支持。新的产业形态会带动人才的流动,促进投资和创业的活跃。随着产业链的打造,产业链企业的环环相扣,来增加当地就业岗位,提高地区就业率及税收收入,从而提高经济收入和解决民生难题。

  做大优势产业将加强地区可持续发展。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将加快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在“双碳”目标下,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将提高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构建生态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今天,在青海以产业“四地”为主的优势产业已初具雏形,对青海当地的传统产业转型、地区产业竞争力、人才支撑、提高就业率、城市化进程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青海百姓对青海的优势产业认同度也越来越高,为此,青海上下应继续推进青海优势产业发展进程,带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陈刚:以高标准规划引领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吴晓军在海南州调研
人大代表王亭荣:大棚种出大事业
安召纳顿颂党恩 欢庆盛世送吉祥
青海青新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招聘人员实操成绩公布
关于西宁大学符合保障周转住房入住资格人员公示
西宁:一城山水百园千姿
高原“蓝马甲”守护牧民“钱袋子”
24H热点
吴晓军在海南州调研
全省各单位用主题教育学习成效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乡村行 看振兴”】振兴路上,草与牧美美共"盈"
对标对表推动工作落实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全会精神在基层】产业显活力 发展劲头足
省委改革办:做深做实调查研究 持续推动改革发展
民俗旅游集群,开启乡村经济新“增长极”
【国企改革看青海】优势趋强势 “炼”就硬实力
【生态观察】三江径流绿潮涌 万物并秀展姿容
【访谈】达哇卓玛:保护可可西里生态安全
热点图片
海东市河湟文化博物馆景区拟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海东市河湟文化博物...
青海互助举办首届高原特色冷凉蔬菜推介会
青海互助举办首届高...
这封送给大通交警的感谢信真暖
这封送给大通交警的...
酸奶店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酸奶店来了一位特殊...
我省新添植物新物种:青海玉凤花
我省新添植物新物种...
多省青少年来夏都西宁交流研学
多省青少年来夏都西...
“软硬兼施”向零碳产业园区进发
“软硬兼施”向零碳...
【三江源小百科】野牦牛
【三江源小百科】野牦牛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优势趋强势 “炼”就硬实力
——“国企改革看青海”系列报道之二

青海日报
2023-08-28 07:5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优势趋强势 “炼”就硬实力
——“国企改革看青海”系列报道之二

青海日报
2023-08-28 07:5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优势趋强势 “炼”就硬实力
——“国企改革看青海”系列报道之二

  • 2023-08-28 07:52:00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今年的高原盛夏,貌似比往年都要“热”: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景区,热火朝天、游人如织,这里是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高原生态大景区,今年企业将国风霓裳汉服大秀、国潮动漫、音乐嘉年华等人文节目融入自然景观,受到游客欢迎,8月7日,景区旅游单日突破4万人次;

  同在海西州的察尔汗盐湖,烈日当头、气温飙高,一艘艘智慧采盐船在碧绿色湖面上缓缓游弋,不久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盐湖”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链接了盐湖工业产业上下游,以盐湖资源为核心,智能、协同的产业链高效运行;

  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海拔3300米的高原大地,一辆辆搭载北斗导航的拖拉机高速驶过,正是有了高性能农机的加入,青海省三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南草业公司的纯绿色作物作业效率提高了20%,烈日下,这里油菜花黄、青稞穗绿,今年定是丰收年;

  ……

  拉满弓,绷紧弦。青海省国资委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立足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擘画的产业“四地”建设蓝图及青海企业现有优势产业布局,形成了“7+3+3”国资产业规划体系,推动国有资本和企业向特色产业、优势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发展。

  过去三年,青海国资国企以项目引领、产业带动,推动本地优势产业链不断向高端迈进,国资国企不断壮大成势,高质量发展风生水起,动能强劲。

高海拔天然牧场。刘鸿曦/摄

  一企一品,将产业优势转化企业优势

  7月上旬,海南州贵南县万亩有机青稞生产基地来了一队“不速之客”,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专门前来为青海天佑德青稞酒溯源。他们手拿摄影设备用各种方式记录着眼前1.76万公顷风吹麦浪的壮观景象。

  “各位直播间的朋友,我现在在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青稞种植基地,这里海拔3300米,光照足、无虫害、无污染,拥有青稞最佳生长环境,因此产出的青稞具有天然有机的特征,是天佑德青稞酒原粮的主要供应商。”一位主播现场直播着青海有机青稞的种植场景。

  这片有机种植基地属于青海省三江集团贵南草业公司,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集团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龙头企业为目标,打“绿色牌”“有机牌”“品质牌”,使得贵南草业绿色有机青稞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国企支持民企,带动像天佑德这样的本地产业链下游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联动,品牌间相互成就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集团将青海产业优势视作企业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做强品牌,其中,“贵德清”“三江黄金牧”“三江原牧”等品牌入选《中国农垦品牌目录》,从市场可见,集团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越发响亮。

  在我国提及盐湖产业,提到粮食发展不得不提及青海,不得不提及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我国第一大钾肥生产企业。2022年盐湖股份钾肥产量580万吨,销量494.11万吨,占国产钾肥市场的73.2%以上。企业所属“盐桥牌”氯化钾产品,占国产钾肥产能比重超六成,品牌价值由2019年的69.68亿元升至78.59亿元,是名副其实的知名品牌。

  在青海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之一的“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和优秀品牌故事”。青海以“茶卡盐湖”作为景区名称,在国内首次提出“一个景区代表着一个地域IP”的理念,打造出景区及区域的对外识别度,塑造出一个具有地缘文化特征的综合IP。

  西部矿业集团党委委员、常务副总裁王海丰说:“自国企改革以来,集团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依托盐湖独特的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工业+旅游’新模式,通过创新品牌宣传形式、深化品牌创建举措、拓宽品牌传播路径等,实现‘茶卡盐湖·天空之镜’不断走出青海、唱响全国,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同时,成为全国盐湖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典范。”

  今天,在青海国资国企打造的“天空之镜”“盐桥牌”“威思顿”“三江原牧”等品牌,不仅仅是提高青海知名度的金色名片,更是青海优势产业的代名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让企业浓墨重彩地将“优势”二字再次书写,“一企一特色”“一企一品牌”在青海国资国企中屡见不鲜。

察尔汗盐湖百里水景线。殷之皓/摄

  “绿色”实践,一条优势产业的优势路径

  在青海问起当地各族群众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定是“绿色”!“绿色”是青海人的生活方式,“绿色”是青海的产业,“绿色”更是青海的未来……

  今年上半年,青海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实现6.8%,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较全国增速高出5.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再次发挥顶梁柱作用,而一个生态保护优先的省份,在工业发展上为何能发挥如此优势?答案是青海企业秉承的绿色发展理念。

  青海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国资国企,就此,青海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政府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加快推进全省国资国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各项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仲夏时节,察尔汗盐湖通透碧绿,风光旖旎。这里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从一滴卤水起步,实现了全国1/3的锂电池来自青海。

  但是,面对发展,是粗放型发展快速盈利还是高额投入走“绿色发展”之路?盐湖股份毅然决然选择了后者。

  盐湖股份董事长贠红卫说:“面对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目标的重大机遇,保护盐湖生态环境、高效绿色开发盐湖资源、推动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坚定选择。”

  就盐湖股份子公司蓝科锂业来说,企业以盐湖股份有限公司钾肥生产排放老卤为原料,采用吸附剂和相应的吸附法在工艺过程中基本无废水、废气、废渣产生,不引入任何杂质离子,不对察尔汗盐湖造成任何影响,实现了工艺能耗低、设备腐蚀轻、使用年限长,在碳酸锂产品市场中具有专业化的“绿色”发展优势。

  夏季的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天高云淡,远处岗什卡雪峰,近处油菜花黄,绿色的草甸上,白色羊群点点“镶嵌”,完全一副生态大美“图景”。

  图景中的羊群、油菜花均属青海省三江集团门源种马场有限责任公司。国企改革以来,企业按照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要求,加大推动绿色发展。以1千公顷草籽基地为基础,年生产绿色饲草1万2千吨,实现牛羊绿色养殖,同时,利用牛羊粪便发酵加工有机肥,返还草籽基地,由此,这个全省最大的农牧业国企实现了生态牧场的循环发展。

  青海三江集团党委书记李向阳说:“三江集团将聚焦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龙头企业为主线,深化国企改革,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精深加工能力,提升企业产品品牌,推进农牧企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青海三江集团完成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基地认证3.61万公顷,绿色有机活畜认证牦牛1万头和藏羊2万只,青稞绿色有机食品认证5千吨,马铃薯淀粉绿色食品认证核准产量1万2千吨,已取得草原、青稞、油菜、牛羊肉等5个有机产品认证,取得青稞、马铃薯淀粉2个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为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奠定了基础。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助推下,企业奋力追求的绿色发展为青海优势产业镶嵌了“金边”,让青海企业在国内甚至国际都越发耀眼。

三江集团门源油菜花海。顾植霞/摄
茶卡盐湖小火车。王生荣/摄

  开拓创新,优势产业源源不断涌动力

  实现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开拓创新,需要转变增长方式,需要加速产业由资源开发型转向科技驱动型。

  “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要制定正确的资源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开发利用……”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察尔汗盐湖考察,朱红色的栈桥旁,留下一句句嘱托和期盼。

  搞好开发利用就必须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盐湖股份公司争取技术创新专项资金补助,解决了高镁锂比盐湖卤水制备碳酸锂生产过程各项除杂技术的集成和应用等多项制约盐湖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等专家一致认为,“盐湖原卤高效提锂技术研究”攻克了“复杂卤水体系下高效提锂”这一世界性难题,锂资源的综合回收率较传统工艺提高1倍以上,碳酸锂完全成本降低13%左右,成果显著,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海围绕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对监管企业的发展要求,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防范风险等内容纳入经营业绩考核,推动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省国资委印发《关于促进省属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夯实科技创新主体基础、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八个方面对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作出系统安排部署,进一步明晰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路径。

  2022年8月,我国首个利用盐湖资源量产的新型镁基超稳矿化土壤修复材料1000余吨成功下线,这是西部矿业围绕青海优势产业的又一次创新。在这之前,西部矿业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做好盐湖水氯镁石废弃物综合利用研发和镁系新材料的开发利用,建设2000吨/年镁基插层结构功能材料项目,推动盐湖废弃镁盐的再利用。

  今天的青海,在国企改革的高效推动下优势已趋强势,青海国资国企以系统观念加强对改革机遇与挑战的科学分析和前瞻性思考,充分利用好我省产业独特优势,成就新发展,实现再发力。

  【手记】做大优势产业,带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区域发展重要的是产业发展,而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要让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挥竞争力带动整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何为地区优势产业?是指一个地区由于其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条件比较优越,使得某些产业在该地区有高度的竞争力和优势而得以发展壮大的产业。就青海而言,以“三个最大”省情定位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提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就是青海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

  当然,做大地区优势产业之前,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它究竟能为当地经济、百姓、社会带来什么,为什么要举全省之力,倾其所有打造?

  做大地区优势产业将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地区优势产业作为地区的产业核心,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通过不断推进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创新,从而升级产业体系和模式,实现产业结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同时去除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落后产业,让产业发展实现量到质的提升,让地区产业整体提升竞争力和创新性。

  做大优势产业将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激发地区经济的活力,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支持。新的产业形态会带动人才的流动,促进投资和创业的活跃。随着产业链的打造,产业链企业的环环相扣,来增加当地就业岗位,提高地区就业率及税收收入,从而提高经济收入和解决民生难题。

  做大优势产业将加强地区可持续发展。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将加快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在“双碳”目标下,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将提高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构建生态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今天,在青海以产业“四地”为主的优势产业已初具雏形,对青海当地的传统产业转型、地区产业竞争力、人才支撑、提高就业率、城市化进程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青海百姓对青海的优势产业认同度也越来越高,为此,青海上下应继续推进青海优势产业发展进程,带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作者 芈峤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