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2024全国重点媒体青海果洛行班玛县
【2024全国重点媒体青海果洛行采访活动】
青海班玛:追寻红军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青海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7-18 17:48:48
编辑:许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郁 党 报道)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是红军长征唯一经过青海的地方,虽然红军途经班玛只有20多天,但它为当地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

  近年来,班玛县委、县政府立足红军沟景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抓手,挖掘红色资源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将红色资源有效转化为党性教育的教学资源,使“红色班玛”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从班玛县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开车1个小时,便能看到被群山环绕的班玛红军沟纪念馆。

715

  一来到班玛红军沟纪念馆,就能看到庄严的红旗雕塑,雕塑上面写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字样,纪念馆前左方陈列着一辆用于开展国防教育的59式中型坦克。

  走进纪念馆展厅,一件件文物或者仿制品,一封封电报,一本本回忆录,一张张照片以及一段段文字,将88年前的那段记忆清晰还原。

  纪念馆总建筑面积893平方米,共3层,于2017年8月1日正式开馆,2022年7月完成提档升级。纪念馆陈展内容分6个单元,分别为战略转移踏长征、序厅,伟大壮举万里长征,红军在班玛的长征路等。

红军购

  红军沟原名子木达沟,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3万余人进入班玛,在短短20余天的日子里,他们为班玛播下了革命火种,留下许多珍贵的红色印迹以及军民鱼水情。红军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给班玛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地藏族群众为了表达对红军的怀念,把子木达沟改称“红军沟”。

  “当年,红军缺乏食物、药物,装备也很落后,得知班玛县地理环境险峻且农作物丰富,于是他们决定在这里休整和筹粮。”班玛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林说:“藏族群众一开始并不了解红军,看到红军后吓得躲到了山里。但很快大家就发现红军纪律严明,不仅不拿他们的一针一线,还帮助困难群众。藏族群众将这些看在眼里,他们从一开始的害怕到主动给红军送食物,主动照顾、救治受伤的红军战士,并且主动给红军当向导,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据了解,纪念馆展陈采用图片、浮雕墙、壁画、模型等艺术展现形式,利用声光电手段,通过融入多媒体全景体验、投影动态展示、沉浸式观展等互动技术,生动展示了红军经过班玛县的经历。这段经历使文物史料成为最鲜活的教材,带领参观者走进一段段红色历史,引导激励人们更加自觉地传承红色基因。

红军2

  班玛县“红军沟”也先后被中宣部、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委入选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9年正式批复成立红军沟纪念馆,并入会全国长征纪念馆联盟,目前国家和省州79家单位在红军沟挂牌成立党性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已接待参观人员4.2万余人次。纪念馆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课堂之一。

  近年来,班玛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红军沟”资源禀赋,坚持把保护、开发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与实现新时代价值相结合,与巩固提升民族团结创建结果相结合,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与聚焦感恩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发展定力,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构建红色基因传承高地。通过举办“三色班玛生态文化旅游季”“班玛尼那音乐节”“踏寻先辈足迹、赓续红色力量”红色论坛等活动,讲好红色班玛故事、唱响红色班玛声音,延续红色历史、打造红色引擎、推动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开创了一条欠发达民族地区红色文化引领地方转型发展的特色创新之路。

推荐阅读
陈刚吴晓军与国电投董事长刘明胜一行座谈
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果洛:多措并举精准施策 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果洛:多警种一体化赋能基层 传帮带激发队伍新活力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揭榜挂帅"项目招标公告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拟推荐人选公示
海东: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新样板”
青海西宁:下沉一线听民声 办好实事解民忧
24H热点
【市州县传真】班玛:俏皮水鹿在线卖萌
青海班玛藏雪茶采摘节群众喜分红
【遇见青海】身边的非遗:班玛藏黑陶
热点图片
盛夏的阿尼玛卿
盛夏的阿尼玛卿
上万只藏羚羊聚集在可可西里卓乃湖产仔
上万只藏羚羊聚集在...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乌兰:数智锻造高“盐值”——“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海西”系列报道之二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文化中国行】班玛红军沟,青海大地上的长征印记——“寻迹青海”系列报道之五
【文化中国行】班玛...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在这里,向世界发出“青海声音”!——写在第25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闭幕之际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2024青洽会特刊·展会聚焦】让“青字号”的“金名片”走向世界舞台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2024青洽会特刊·展会见闻】“感受到了青海人民的热情”
【开放合作 绿色发展...
【身边的感动】“关键时刻绝不能掉链子!”——记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马海军
【身边的感动】“关...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2024全国重点媒体青海果洛行采访活动】
青海班玛:追寻红军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青海新闻网
2024-07-18 17:4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2024全国重点媒体青海果洛行采访活动】
青海班玛:追寻红军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青海新闻网
2024-07-18 17:4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2024全国重点媒体青海果洛行采访活动】
青海班玛:追寻红军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 2024-07-18 17:48:48
  • 来源: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郁 党 报道)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是红军长征唯一经过青海的地方,虽然红军途经班玛只有20多天,但它为当地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

  近年来,班玛县委、县政府立足红军沟景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抓手,挖掘红色资源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将红色资源有效转化为党性教育的教学资源,使“红色班玛”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从班玛县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开车1个小时,便能看到被群山环绕的班玛红军沟纪念馆。

715

  一来到班玛红军沟纪念馆,就能看到庄严的红旗雕塑,雕塑上面写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字样,纪念馆前左方陈列着一辆用于开展国防教育的59式中型坦克。

  走进纪念馆展厅,一件件文物或者仿制品,一封封电报,一本本回忆录,一张张照片以及一段段文字,将88年前的那段记忆清晰还原。

  纪念馆总建筑面积893平方米,共3层,于2017年8月1日正式开馆,2022年7月完成提档升级。纪念馆陈展内容分6个单元,分别为战略转移踏长征、序厅,伟大壮举万里长征,红军在班玛的长征路等。

红军购

  红军沟原名子木达沟,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3万余人进入班玛,在短短20余天的日子里,他们为班玛播下了革命火种,留下许多珍贵的红色印迹以及军民鱼水情。红军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给班玛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地藏族群众为了表达对红军的怀念,把子木达沟改称“红军沟”。

  “当年,红军缺乏食物、药物,装备也很落后,得知班玛县地理环境险峻且农作物丰富,于是他们决定在这里休整和筹粮。”班玛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林说:“藏族群众一开始并不了解红军,看到红军后吓得躲到了山里。但很快大家就发现红军纪律严明,不仅不拿他们的一针一线,还帮助困难群众。藏族群众将这些看在眼里,他们从一开始的害怕到主动给红军送食物,主动照顾、救治受伤的红军战士,并且主动给红军当向导,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据了解,纪念馆展陈采用图片、浮雕墙、壁画、模型等艺术展现形式,利用声光电手段,通过融入多媒体全景体验、投影动态展示、沉浸式观展等互动技术,生动展示了红军经过班玛县的经历。这段经历使文物史料成为最鲜活的教材,带领参观者走进一段段红色历史,引导激励人们更加自觉地传承红色基因。

红军2

  班玛县“红军沟”也先后被中宣部、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委入选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9年正式批复成立红军沟纪念馆,并入会全国长征纪念馆联盟,目前国家和省州79家单位在红军沟挂牌成立党性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已接待参观人员4.2万余人次。纪念馆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课堂之一。

  近年来,班玛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红军沟”资源禀赋,坚持把保护、开发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与实现新时代价值相结合,与巩固提升民族团结创建结果相结合,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与聚焦感恩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发展定力,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构建红色基因传承高地。通过举办“三色班玛生态文化旅游季”“班玛尼那音乐节”“踏寻先辈足迹、赓续红色力量”红色论坛等活动,讲好红色班玛故事、唱响红色班玛声音,延续红色历史、打造红色引擎、推动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开创了一条欠发达民族地区红色文化引领地方转型发展的特色创新之路。

编辑:许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