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2025青海省两会 喜迎全省两会
【两会特刊·人民心声】让环境越来越好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殷海燕
发布时间:2025-01-19 07:46:00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对居住环境、生态文明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层单元,我所在的社区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活动,从垃圾分类到节能减排,引导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此外,修建凉亭、修剪树木、地下管网改造及老旧小区改造等利民举措也积极推动了社区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如今的小区,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居民住得更舒心、放心。在小区改造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居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热切期盼,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让小区环境越来越好。

  ——西宁市城中区仓门街街道前营街社区书记 张若蕾

  随着时代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人民群众更加关注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西宁市作为青海中心城市,更需要有美感、有内涵、可持续发展。如今,群众身边更灵动的绿色构筑物越来越多,比如南北山绿色屏障、城市绿道、湿地公园等,都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例证。作为城市中的一员,希望未来在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结合湟水流域特色及历史文化打造特有的城市人文风格,实现城市、自然与人文环境平衡发展,把群众对美丽城市的追求更多体现在自然美、生态美、和谐美上。

  ——青海省作协会员 王玉兰

  有幸被选为生态管护员,我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我喜欢这份工作,长期骑车巡场让我成了行走的“活地图”,还总结了一些野生动物迁徙生活的规律。在过去几年的管护工作中,我见证了家乡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我时刻牢记职责,用行动影响着身边的牧民群众。我们定时定点收集和运输垃圾,向牧民群众宣传生态保护知识,增强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热曲村的牧民群众踊跃投身生态保护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自觉行为。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黄河乡热曲村生态管护员 图观

  (殷海燕 整理)

推荐阅读
吴晓军在省委统战部省委政法委调研并座谈
罗东川在西宁市南川工业园区调研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2024年度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公告
青海西宁:春节假期30842个泊位免费停车
西宁:2025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
24H热点
【两会特刊·人民心声】让环境越来越好
【迎接全省两会】创新作为 奏响高原大地奋进强音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逐绿前行,产业拼出“新”天地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守护“中华水塔” 铺展活力“...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投资消费“双轮”驱动经济高...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绘...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青海奏响全域旅游最美和声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以实干书写民生温暖“答卷”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奋力谱写美丽中国青海篇章
【迎接全省两会特稿】深化改革赋能青海 经营主体活...
热点图片
两会影像
两会影像
为群众送上“文化年货”
为群众送上“文化年货”
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温暖幸福的“民生答卷”
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温...
携民意之言 献务实之策——全省两会代表委员报到见闻
携民意之言 献务实之...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2025青海两会热词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新春走基层】“心动西宁 惠购新春”年味市集开集啦!
【新春走基层】“心...
【新春走基层】敲门行动:敲的是门 暖的是心
【新春走基层】敲门...
【新春走基层】青海省大通县良教乡“迎春杯”村BA开赛
【新春走基层】青海...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两会特刊·人民心声】让环境越来越好

青海日报
2025-01-19 07:4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两会特刊·人民心声】让环境越来越好

青海日报
2025-01-19 07:4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两会特刊·人民心声】让环境越来越好

  • 2025-01-19 07:46:00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对居住环境、生态文明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层单元,我所在的社区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活动,从垃圾分类到节能减排,引导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此外,修建凉亭、修剪树木、地下管网改造及老旧小区改造等利民举措也积极推动了社区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如今的小区,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居民住得更舒心、放心。在小区改造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居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热切期盼,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让小区环境越来越好。

  ——西宁市城中区仓门街街道前营街社区书记 张若蕾

  随着时代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人民群众更加关注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西宁市作为青海中心城市,更需要有美感、有内涵、可持续发展。如今,群众身边更灵动的绿色构筑物越来越多,比如南北山绿色屏障、城市绿道、湿地公园等,都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例证。作为城市中的一员,希望未来在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结合湟水流域特色及历史文化打造特有的城市人文风格,实现城市、自然与人文环境平衡发展,把群众对美丽城市的追求更多体现在自然美、生态美、和谐美上。

  ——青海省作协会员 王玉兰

  有幸被选为生态管护员,我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我喜欢这份工作,长期骑车巡场让我成了行走的“活地图”,还总结了一些野生动物迁徙生活的规律。在过去几年的管护工作中,我见证了家乡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我时刻牢记职责,用行动影响着身边的牧民群众。我们定时定点收集和运输垃圾,向牧民群众宣传生态保护知识,增强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热曲村的牧民群众踊跃投身生态保护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自觉行为。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黄河乡热曲村生态管护员 图观

  (殷海燕 整理)

作者 殷海燕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