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2025青海省两会 两会花絮
【聚焦全省两会·两会连线】
西宁为何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百强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樊娅楠
发布时间:2025-01-23 08:15:00
编辑:何继红

  【报告摘登】经济运行在多措并举中回升向好。积极克服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影响,全力扭转工业下行势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9%,钢材、电解铜、多晶硅产量分别增长93.1%、47.5%、8.3%,锂电产业集群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百强”,首个绿色铝合金轮毂智能制造项目投产。

 
杨司煜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新年伊始,一年一度的省两会如约而至,被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内容之一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旧是高频热词。

  锂电产业集群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百强”,首个绿色铝合金轮毂智能制造项目投产……翻开政府工作报告,一个个充满西宁元素的数据亮点格外吸睛。以更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西宁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为全省发展大局贡献省会力量。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实干争先、挺膺担当!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西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更加坚定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找到“进”的点位、提升“活”的质效、兜住“稳”的底线,经济运行在多措并举中回升向好,特色产业在转型升级中集聚壮大。

  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去年3月,《2024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发布,西宁锂电产业集群再次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榜单。

  “锂电产业集群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百强’,首个绿色铝合金轮毂智能制造项目投产……反复研读政府工作报告,深刻感受到过去一年,西宁市聚焦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建设中的‘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定位,全力稳住光伏、突破锂电、深化有色,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西宁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项项亮眼成绩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省政协委员,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宁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建文说。

  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和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实际成效,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聚焦强链、延链、补链,西宁正在加快构建以光伏制造、锂电储能、合金新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骨干,以特色化工、生物医药和高原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两个500亿产业集群为支撑,以10万卡绿色算力产业集群为突破的具有西宁特色的3+2+1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布局和建设新型显示、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

  走进西宁开发区东川园区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基地,数十台自动生箔机满负荷运转,经过电化学反应,一个个辊面上生成一张张铜箔,8微米、6微米、5微米、4.5微米、4微米、3.5微米,致力成为全球锂电铜箔领导者的诺德股份,用实力书写炼铜成纸的奇迹。

  西宁开发区作为我省锂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目前已聚集了以宁德时代、比亚迪2家全球锂电池制造的领军企业和以泰丰先行、北捷新材料、诺德集团7家企业为主的关键材料和辅材配套企业,形成“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辅材—电池”较完整的锂电池制造产业链条。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西宁开发区将坚定信心、实干争先,继续紧紧围绕发挥经济‘挑大梁’作用,统筹制定勇争先任务清单,着力集聚资源要素,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走深走实,为全省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赵建文表示。

  开启一场新“铝”途

  “我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延展‘绿电—电解铝—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构建以汽车铝合金轮毂、高端铝箔等为主的优势产业集群。这契合我们企业‘数智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目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黄河鑫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秉琳信心倍增。

  “铝”与“绿”如何碰撞出精彩火花?

  去年8月,全国首个绿电铝车轮制造基地在西宁市大通县落地,随着年产300万只、年产200万只铝合金车轮投资协议书的正式签署,预示着国内外制造汽车所需的轮毂,将有不少从青海西宁“跑”向世界。

  “充分发挥绿色清洁能源优势,依托传统电解铝基础,大通县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绿电铝制造基地。以‘最高占比’塑造绿电铝品牌优势,持续推动电解铝产业能源结构调整,始终保持电解铝行业绿电占比全国最高水平。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两家电解铝主要生产企业已成功通过全国首批10家绿电铝生产企业认证。”大通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做强大通铝产业与打造北川创新创业活力区贯通结合起来,眼下,西宁正在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铝产业链向深加工精加工、向中小企业延伸,切实把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甘河园区已形成年产165万吨电解铝和135万吨铝加工能力,原铝就地转化率达85%以上,下游铝产品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领域供应量进一步扩大,尤其是青海鲁丰热轧卷单品产能位居全国前列,现已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锂电壳体生产领域原材料主要供应商。”甘河园区经济和科技发展局局长陈鹏说,该园区将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材料、电子材料及消费品、航空航天等铝合金高端应用领域,谋划锂电池壳体、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光伏跟踪支架、电子铝箔等38项重点项目。

  集聚资源要素,塑造更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原古城大地,建设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冉冉升起……

推荐阅读
吴晓军:奋力谱写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玉树篇章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2024年度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公告
【我从基层来】改革新潮涌 奋楫新征程
西宁:联合检查保障节前农贸市场安全有序
24H热点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两会热议】石榴花开别样...
【聚焦全省两会·两会连线】西宁为何连续两年上榜全...
【聚焦全省两会·两会连线】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
【数读报告】增长23.2%的“青海步伐”
【两会特刊·人民心声】城乡融合发力 奔赴美好未来
【两会连线】打响“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品牌
【聚焦全省两会·两会看点】青货出青放异彩
【两会特刊·美丽图景】实干笃行:班彦——感恩奋进...
【两会特刊·会内会外】一线见闻:改革为民,托起群...
【两会特刊·人民心声】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热点图片
张灯结彩夜西宁
张灯结彩夜西宁
【新春走基层·文化中国年】春节将至 绣娘赶制新衣忙
【新春走基层·文化中...
两会影像
两会影像
【新春走基层】西宁:人民公园里“庙”趣横生年味十足
【新春走基层】西宁...
青海西宁:南川河上的野鸭越来越多了
青海西宁:南川河上...
【新春走基层】热闹过大年!近百场活动进基层添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热闹...
【我从基层来】护绿水青山 引生态向优
【我从基层来】护绿...
做活城乡融合“大文章” 下好区域协调“一盘棋”
做活城乡融合“大文...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聚焦全省两会·两会连线】
西宁为何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百强

西宁晚报
2025-01-23 08:1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聚焦全省两会·两会连线】
西宁为何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百强

西宁晚报
2025-01-23 08:1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聚焦全省两会·两会连线】
西宁为何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百强

  • 2025-01-23 08:15:00
  • 来源:西宁晚报

  【报告摘登】经济运行在多措并举中回升向好。积极克服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影响,全力扭转工业下行势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9%,钢材、电解铜、多晶硅产量分别增长93.1%、47.5%、8.3%,锂电产业集群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百强”,首个绿色铝合金轮毂智能制造项目投产。

 
杨司煜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新年伊始,一年一度的省两会如约而至,被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内容之一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旧是高频热词。

  锂电产业集群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百强”,首个绿色铝合金轮毂智能制造项目投产……翻开政府工作报告,一个个充满西宁元素的数据亮点格外吸睛。以更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西宁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为全省发展大局贡献省会力量。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实干争先、挺膺担当!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西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更加坚定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找到“进”的点位、提升“活”的质效、兜住“稳”的底线,经济运行在多措并举中回升向好,特色产业在转型升级中集聚壮大。

  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去年3月,《2024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发布,西宁锂电产业集群再次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榜单。

  “锂电产业集群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百强’,首个绿色铝合金轮毂智能制造项目投产……反复研读政府工作报告,深刻感受到过去一年,西宁市聚焦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建设中的‘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定位,全力稳住光伏、突破锂电、深化有色,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西宁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项项亮眼成绩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省政协委员,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宁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建文说。

  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和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实际成效,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聚焦强链、延链、补链,西宁正在加快构建以光伏制造、锂电储能、合金新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骨干,以特色化工、生物医药和高原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两个500亿产业集群为支撑,以10万卡绿色算力产业集群为突破的具有西宁特色的3+2+1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布局和建设新型显示、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

  走进西宁开发区东川园区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基地,数十台自动生箔机满负荷运转,经过电化学反应,一个个辊面上生成一张张铜箔,8微米、6微米、5微米、4.5微米、4微米、3.5微米,致力成为全球锂电铜箔领导者的诺德股份,用实力书写炼铜成纸的奇迹。

  西宁开发区作为我省锂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目前已聚集了以宁德时代、比亚迪2家全球锂电池制造的领军企业和以泰丰先行、北捷新材料、诺德集团7家企业为主的关键材料和辅材配套企业,形成“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辅材—电池”较完整的锂电池制造产业链条。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西宁开发区将坚定信心、实干争先,继续紧紧围绕发挥经济‘挑大梁’作用,统筹制定勇争先任务清单,着力集聚资源要素,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走深走实,为全省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赵建文表示。

  开启一场新“铝”途

  “我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延展‘绿电—电解铝—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构建以汽车铝合金轮毂、高端铝箔等为主的优势产业集群。这契合我们企业‘数智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目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黄河鑫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秉琳信心倍增。

  “铝”与“绿”如何碰撞出精彩火花?

  去年8月,全国首个绿电铝车轮制造基地在西宁市大通县落地,随着年产300万只、年产200万只铝合金车轮投资协议书的正式签署,预示着国内外制造汽车所需的轮毂,将有不少从青海西宁“跑”向世界。

  “充分发挥绿色清洁能源优势,依托传统电解铝基础,大通县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绿电铝制造基地。以‘最高占比’塑造绿电铝品牌优势,持续推动电解铝产业能源结构调整,始终保持电解铝行业绿电占比全国最高水平。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两家电解铝主要生产企业已成功通过全国首批10家绿电铝生产企业认证。”大通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做强大通铝产业与打造北川创新创业活力区贯通结合起来,眼下,西宁正在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铝产业链向深加工精加工、向中小企业延伸,切实把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甘河园区已形成年产165万吨电解铝和135万吨铝加工能力,原铝就地转化率达85%以上,下游铝产品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领域供应量进一步扩大,尤其是青海鲁丰热轧卷单品产能位居全国前列,现已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锂电壳体生产领域原材料主要供应商。”甘河园区经济和科技发展局局长陈鹏说,该园区将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材料、电子材料及消费品、航空航天等铝合金高端应用领域,谋划锂电池壳体、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光伏跟踪支架、电子铝箔等38项重点项目。

  集聚资源要素,塑造更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原古城大地,建设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冉冉升起……

作者 樊娅楠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