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聚焦2025全国两会青海代表团在两会京青守望
【两会特别报道·京青一家人】春到玉树 播种少年的梦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余 晖 程宦宁
发布时间:2025-03-06 08:09:00
编辑:何继红

  编者按:三江源头水,润泽京玉情。2025年,是北京对口支援玉树的第15年。15年来,一批批援青干部跨越千山万水,或走进帐房,倾听群众心声;或站在讲台,点亮孩子的梦想;或守在手术台前,托起生命的希望。一碗热腾腾的酥油茶、一条洁白的哈达、一句“扎西德勒”,都是玉树人民对北京亲人最真挚的谢意。即日起,青海日报推出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京青一家人”,走近为玉树发展倾注心血的北京援青干部,聆听他们与当地群众同心同行、感人至深的“一家人”故事。敬请关注。

课堂提问。余晖 程宦宁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教学楼内一幅幅学生绘画作品引人入胜,操场上校足球队的小队员们迎风奔跑……3月3日,走进玉树藏族自治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浓厚的艺术气息和强劲的蓬勃朝气扑面而来,不禁让人觉得,这所高原上的普通中学显得有点不“普通”。

  “学校的生源几乎都是本地和邻县牧民的孩子,多数学生底子薄,我想和老师们一起用心用情用力去唤醒、点燃、撬动孩子本身所具有的潜力和优势。用孩子们现在流行的话说,这是我到校就立下的‘flag’(网络流行语,意为立下一个要实现的目标)。”北京援青教育“组团式”帮扶人才、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校长徐春生直白而风趣地告诉记者。

舞蹈老师教学动作要领。余晖 程宦宁 摄

  推开美术教室的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高二年级的美术培养生正聚精会神地临摹素描头像,“排线再细致些,尽量让画面保持清爽,明暗层次还不够,颧骨这个地方还得继续加深,我来给你处理一下,认真看。”美术教师李积莲一边给学生讲解,一边拿起笔修改。“校长好!”“校长,快来看我们画得有没有进步。”见到徐春生走进来,同学们不约而同起立问候,争相围拢在徐春生身边,都想让校长看看自己的“得意之作”。

  高二10班美术生曲英多杰拉起徐春生的手来到自己的画板前激动地说:“校长,老师刚才给我点了赞,说我的素描头像作品已经能达到联考中上等水平,您看看怎么样?”“不错啊,是有那味了。我带了很多届艺考生,总结经验就是,画面细节的处理很重要,要多向老师请教,争取再拔高,联考分超越你师哥。”徐春生笑着说。

  “我觉得,现在能踏踏实实走向艺考路,是校长每一次的暖心陪伴让我们有了信心,不管是吃饭、学习,还是回宿舍休息,他都会在。我记得很清楚,为了让我有个好出路,有一次校长专门带着高三师哥西然久乃来到我宿舍,问我在生活、学习上的难处,憧憬着大学校园的美好,畅聊未来可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当从校长手机里看到师哥联考结束得知成绩时喜出望外的笑脸,我下定决心要为自己拼搏一把。”曲英多杰说。

学生们认真临摹。余晖 程宦宁 摄

  自2022年下旬来到学校,徐春生的校内工作就安排得很满,但他总会挤出时间,带着高年级“榜样”去宿舍与学生聊天谈心,组织老师一起去做家访。而且,还会安排师生专程赴京开展研学活动,让师生开阔视野、转变观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让学校一届又一届的孩子实现‘弯道超车’,走进理想的大学校园。”徐春生说。

  “2023年,全校本科上线5名。2024年,全校本科上线24名,艺考有11人。今年,已有64名学生通过全省艺术联考。2023年、2024年,学校获得玉树州第九届、第十届‘五四青年杯’足球比赛季军,2024年度玉树校园足球联赛(男子11人制足球赛)季军,2023年12月学校获评青海省教育厅授予‘青海省体育特色学校’称号……”

  细数到任几年来学校的变化,徐春生嘴角上扬,欣慰中露出一丝喜悦,“2024年毕业生加次曲培以美术成绩270分(满分300分)的专业成绩位列全州第二,还有两名学生作为定向生考入青海师范大学,深造美术教育,毕业后就可以返回州县担任美术教师,多好的事啊!”

音乐特色课。余晖 程宦宁 摄

  距离高考不到百天,徐春生放心不下艺考毕业班的文化课学习情况。简单吃过午饭,他又和高三艺考班班主任白玉冰碰了面,“校长,这会儿同学们都在自习,两点半准时上课开始复习。之前状态‘不在线’的伊西朋措近来听讲认真多了,功课做得也好,把办公室搬到教室里督促他们,效果就是不一样。”白玉冰低声向徐春生汇报。

  “那太好了,看来咱们把办公室移到同学们中间这个想法还是起到了作用。对了,下午课间别忘了把水和巧克力备着,学习困了累了,就给孩子们提提精神。”说罢,徐春生从教室后门望了望同学们就悄声离开了。

推荐阅读
青海代表团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罗东川:以自我革命精神引领海西高质量发展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西宁市成立生态环保要素保障服务团队
55家企业齐聚湟中招贤纳士
24H热点
【两会特别报道·京青一家人】春到玉树 播种少...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以京“智”提青“质” 共...
一堂连接北京青海的师范生提升课
倾情帮扶助发展 共叙京青“山海情”——2023年“京...
热点图片
两会视界
两会视界
【两会特别报道】守护“中华水塔” 书写绿色答卷
【两会特别报道】守...
【两会特别报道】共赴盛会 同绘新篇——住青全国政协委员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侧记
【两会特别报道】共...
全方位扩大内需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述评之二
全方位扩大内需 为经...
“美美与共”生态画卷铺展开来
“美美与共”生态画...
“煤改电”让生活更洁净
“煤改电”让生活更洁净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保护好地球第三极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保...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雷锋精神的高原印记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两会特别报道·京青一家人】春到玉树 播种少年的梦

青海日报
2025-03-06 08:0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两会特别报道·京青一家人】春到玉树 播种少年的梦

青海日报
2025-03-06 08:0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两会特别报道·京青一家人】春到玉树 播种少年的梦

  • 2025-03-06 08:09:00
  • 来源:青海日报

  编者按:三江源头水,润泽京玉情。2025年,是北京对口支援玉树的第15年。15年来,一批批援青干部跨越千山万水,或走进帐房,倾听群众心声;或站在讲台,点亮孩子的梦想;或守在手术台前,托起生命的希望。一碗热腾腾的酥油茶、一条洁白的哈达、一句“扎西德勒”,都是玉树人民对北京亲人最真挚的谢意。即日起,青海日报推出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京青一家人”,走近为玉树发展倾注心血的北京援青干部,聆听他们与当地群众同心同行、感人至深的“一家人”故事。敬请关注。

课堂提问。余晖 程宦宁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教学楼内一幅幅学生绘画作品引人入胜,操场上校足球队的小队员们迎风奔跑……3月3日,走进玉树藏族自治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浓厚的艺术气息和强劲的蓬勃朝气扑面而来,不禁让人觉得,这所高原上的普通中学显得有点不“普通”。

  “学校的生源几乎都是本地和邻县牧民的孩子,多数学生底子薄,我想和老师们一起用心用情用力去唤醒、点燃、撬动孩子本身所具有的潜力和优势。用孩子们现在流行的话说,这是我到校就立下的‘flag’(网络流行语,意为立下一个要实现的目标)。”北京援青教育“组团式”帮扶人才、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校长徐春生直白而风趣地告诉记者。

舞蹈老师教学动作要领。余晖 程宦宁 摄

  推开美术教室的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高二年级的美术培养生正聚精会神地临摹素描头像,“排线再细致些,尽量让画面保持清爽,明暗层次还不够,颧骨这个地方还得继续加深,我来给你处理一下,认真看。”美术教师李积莲一边给学生讲解,一边拿起笔修改。“校长好!”“校长,快来看我们画得有没有进步。”见到徐春生走进来,同学们不约而同起立问候,争相围拢在徐春生身边,都想让校长看看自己的“得意之作”。

  高二10班美术生曲英多杰拉起徐春生的手来到自己的画板前激动地说:“校长,老师刚才给我点了赞,说我的素描头像作品已经能达到联考中上等水平,您看看怎么样?”“不错啊,是有那味了。我带了很多届艺考生,总结经验就是,画面细节的处理很重要,要多向老师请教,争取再拔高,联考分超越你师哥。”徐春生笑着说。

  “我觉得,现在能踏踏实实走向艺考路,是校长每一次的暖心陪伴让我们有了信心,不管是吃饭、学习,还是回宿舍休息,他都会在。我记得很清楚,为了让我有个好出路,有一次校长专门带着高三师哥西然久乃来到我宿舍,问我在生活、学习上的难处,憧憬着大学校园的美好,畅聊未来可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当从校长手机里看到师哥联考结束得知成绩时喜出望外的笑脸,我下定决心要为自己拼搏一把。”曲英多杰说。

学生们认真临摹。余晖 程宦宁 摄

  自2022年下旬来到学校,徐春生的校内工作就安排得很满,但他总会挤出时间,带着高年级“榜样”去宿舍与学生聊天谈心,组织老师一起去做家访。而且,还会安排师生专程赴京开展研学活动,让师生开阔视野、转变观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让学校一届又一届的孩子实现‘弯道超车’,走进理想的大学校园。”徐春生说。

  “2023年,全校本科上线5名。2024年,全校本科上线24名,艺考有11人。今年,已有64名学生通过全省艺术联考。2023年、2024年,学校获得玉树州第九届、第十届‘五四青年杯’足球比赛季军,2024年度玉树校园足球联赛(男子11人制足球赛)季军,2023年12月学校获评青海省教育厅授予‘青海省体育特色学校’称号……”

  细数到任几年来学校的变化,徐春生嘴角上扬,欣慰中露出一丝喜悦,“2024年毕业生加次曲培以美术成绩270分(满分300分)的专业成绩位列全州第二,还有两名学生作为定向生考入青海师范大学,深造美术教育,毕业后就可以返回州县担任美术教师,多好的事啊!”

音乐特色课。余晖 程宦宁 摄

  距离高考不到百天,徐春生放心不下艺考毕业班的文化课学习情况。简单吃过午饭,他又和高三艺考班班主任白玉冰碰了面,“校长,这会儿同学们都在自习,两点半准时上课开始复习。之前状态‘不在线’的伊西朋措近来听讲认真多了,功课做得也好,把办公室搬到教室里督促他们,效果就是不一样。”白玉冰低声向徐春生汇报。

  “那太好了,看来咱们把办公室移到同学们中间这个想法还是起到了作用。对了,下午课间别忘了把水和巧克力备着,学习困了累了,就给孩子们提提精神。”说罢,徐春生从教室后门望了望同学们就悄声离开了。

作者 余 晖 程宦宁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