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春时节,从飞机上俯瞰西宁,城区犹如一条生猛的鳄鱼,此刻却悠闲地躺在南北两山深情相拥的绿波荡漾里。可曾想,30多年前的西宁南北两山,还是寸草不生,山黄、水黄、风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让西宁的百姓饱受风沙之苦。


上世纪80年代末,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绿化西宁南北两山,成立青海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党政军民着力打造被誉为西宁“造肺工程、润肺工程”的南北山绿化工程。而警备区和西宁市民兵成为省军区积极参与并协调各方植树造林、护绿兴绿的有生力量。
人间四月芳菲尽、高原百花始盛开。4月3日上午,青海会议中心内热闹非凡,警备区政治委员巢建国走向主席台,接过省委、省政府颁发的“青海省国土绿化先进单位”的奖牌,这是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三年行动暨全省国土绿化动员表彰大会的颁奖现场。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西宁市警备区广大官兵、专武干部和民兵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按照省军区和西宁市南北山绿化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近年来共出动民兵2000余人次,在北山“军警民共建国防林”共载植树木5000余株,并常态组织民兵进行维护,确保林木生长良好。
植绿、增绿更需要爱绿、护绿。多年来,不论是春寒料峭、冷风割面,还是和风细雨、尽沐春光,西宁市民兵应急营三连25名民兵,成为南北山绿色的守护神。
——荒山没有路,他们用自己的双脚走出了路,绿化区处处留下了他们辛劳的身影。
——种树需要水,大家手拉肩扛铺设灌溉管道,3000多米的输水管道每一米都有他们辛勤的汗水。
——造林地土少石多、山势陡峭,大家就平整土地,背土填埋,运土改良,硬生生在荒山上种活了树,育成了林,在高寒干旱、土壤贫瘠的恶劣条件下实现了生态逆袭。
裴生俊是城北区朝阳街道办事处应急排基干民兵,作为一名2018年转业的火箭军四级军士长,回到地方后他加入了民兵应急排,
“重新穿上绿军装,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尽一名基层民兵应尽的责任。参加植树活动既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能为西宁植树添绿,我感觉一点儿也不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