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新闻网→ 玉树 湟源 平安 民和 刚察 尖扎 河南 贵南 治多 乌兰 格尔木 海北 祁连 门源 玛沁 久治 共和
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雪域赞歌青春梦 【聚合】信仰的力量 整改进行时 打好专项整治攻坚战 感动青海 青海交电大楼商城正式启动
“美丽中国”千城联播 专题:“青海楷模” “中国移动杯”移动改变生活主题新闻大赛征稿启事 青海"净网2014"专项行动举报电话 聚焦《五彩神箭》
现在的位置:青海新闻网 标题头条
春光明媚景色新——门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纪实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04-21 08:05:03
编辑: 崔永焘

  青海新闻网讯  春日来临,东西横贯门源全境的浩门河,在融冰下加速奔腾的步伐。

  春风劲吹,巍峨祁连山下的这方沃土,一场新的农村改革方兴未艾。

  迎着春的气息,记者一行来到门源回族自治县采访。

  开门见喜:继喜获“中国美丽田园”荣誉后,近日门源县又被评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为西部省区唯一。

  这份荣誉来之不易,彰显门源干部群众砥砺前行,建设安居乐业美丽新农村的丰硕成果。

  这份荣誉意义重大,昭示勇于改革创新,条件艰苦的高原农牧区实现小康梦,充满希冀。

  (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再一次指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辩证关系。建设美丽农村,农业要强、农民要富是关键基础,否则一切只能是空中楼阁。”站在浩门镇郊外一处将建设万头现代养牛场的选址上,门源县委书记董金明深有体会地说。

  满眼春色,又一个孕育中的新型农业经营项目呱呱坠地门源。

  享誉全国的宁夏夏华肉食品集团公司,看好门源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和广泛的群众性养牛基础,采取“公司+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经营模式,计划投资3.8亿元,在门源县建设集养殖、加工、销售一体的西门塔尔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几天来门源县委、县政府领导陪同公司董事长一行现场办公,敲定了基地选址等一系列项目启动工作。

  站高望远,大视野决策。吸引这一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地,是门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向纵深迈进的又一成功案列。

  “这哪是农村,和城镇社区一样嘛。”

  车出西宁市沿宁张公路北上,翻大坂山进门源县,首先映入眼帘的青石嘴镇铁迈村令人耳目一新。样式统一的大门、色彩一致的围墙、人畜分离的保温大瓦房;文化广场上人们悠闲地摆弄着健身器材、夜晚路灯照亮整洁的硬化村道……

  难怪外来游客会有恍若进城的错觉。

  这绝非个例。如今的门源,不论是公路沿线还是边远山区,大多村已是旧貌换新颜。作为新上榜的全国示范县,门源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可谓成果辉煌。

  自2012年起短短两年间,门源抓住全省实施党政军企共建暨村容村貌整治活动等机遇,先后多方筹集资金10多亿元,在全县12个乡镇的69个村开展新农村建设,通过实施农牧民住房改造、村文化广场建设、探索集中养老安置、人畜适度分离、光伏发电清洁能源使用等工程,使全县多数村庄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面对荣誉和成绩,董金明书记则更多关注的是"经济"话题:

  "三年完成美丽新农村建设全覆盖,今年是收尾攻坚年,门源要再接再厉。但是,农村建设的美不美,最终要看经济支撑能力。唯有经济繁荣发展,农牧民富了,才是保障安居乐业美丽新农村长治久安的基础。我们要加速推进农牧区经营方式创新,充分发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在规模、效率、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使农业经营方式更加丰富、更具竞争力,使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充满活力。"

  乍暖还寒,又一场春雪飘落,大地银装素裹。

  然而,去往东川镇的公路依然车流不息。原来这个镇的塔龙滩村新建暖棚结的辣子、西红柿、黄瓜等首批细菜陆续上市,吸引市民前往观光采购。集约1400亩耕地,这个村兴办的新晟达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地膜洋芋、胡萝卜和饲用玉米进行集中连片经营;并筹资500多万元建起全县首个温棚蔬菜基地,带动起320余户农民受益。

  室外冰天雪地,室内春意盎然。咬一口生脆香甜的黄瓜,东川镇党委书记王万平津津乐道:"在两年多的新农村建设中,县上同时捆绑扶贫、设施农业等项目资金,着力推进新型经营体制建设,全镇涌现出41家专业合作社,一批各具特色、带动力强的经济实体雨后春笋般兴起。"

  杨文义是东川镇最先闯市场富起来的养殖能手。在县镇给予130万元项目资金的支持下,他投资1000多万元兴办的肉牛标准化养殖合作社,已成为孔家庄村许多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孵化器"。去年仅劳务参合的12家贫困户,收入9万元至16万元不等。面对丰厚的收入,村里等待进社的下一批贫困户期待满满。

  王万平介绍,在杨文义的带动下,2013年全镇建成高标准养殖小区6个,实现销售收入4131万元。东川镇光去年的整合资金量达4734万元,实施了孔家庄小集镇配套设施建设;塔龙滩等3个村商铺、餐饮、宾馆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碱沟、尕牧龙下村等5村的经济能人整合耕地1200亩,跨区打造集观光旅游和采摘为一体的香卡村农家乐基地……

  能人带动,广泛参合,多领域发展,门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如火如荼,已呈燎原之势。

  (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坐落祁连山南麓盆地的门源县,约有50万亩耕地、60万头只牲畜,地多草广,是我省重要的农牧业基地。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农牧业经营方式的羁绊,全县农牧民收入增长滞后,一直戴着国定贫困县的帽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发展新目标。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我们怎么办"的大讨论激发思变,门源重新审视自我,定位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门源县县长马应寿的一番话耐人寻味:

  "就如木桶原理,决定盛水多少的是那块短板。农牧业滞后正是我县发展的短板。没有农牧民的小康当然就没有全县的小康。因此,我们的工作第一要务必然要放在破解'三农'问题上。"

  "分三年实施,全面推行美丽新农村建设是抓住了政策机遇。进一步而为,我们调整思路,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改革突破口,以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为杠杆,在全县农牧区广辟后续产业之路。政策好,机遇好,人努力,门源由此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雪过天晴,和煦的阳光照耀北山乡,大地生机勃勃。

  乡长孔庆汉带着记者一行,走村串户。眼前一幕幕鲜活生动的事例,让记者一次次深切感受到门源农村奔腾的改革浪潮。其最鲜明的特征就在于经营体制的创新、多样化、增收显著。

  就北山乡的情况孔庆汉总结归纳称主要有四种新型经营方式:

  扶贫带动型。先后将840万元扶贫资金捆绑投入企业,作为全乡七个村1280个贫困户的股金,创办丰茂蛋鸡合作社、金源公司浩城宾馆、北鑫肉牛养殖合作社,永旺绿色肉牛养殖厂等合作经济体。收益分配上探索贫困户分红、贫困群众养老保险、村集体经济积累各占三分之一办法,探索出"企业参与、项目资金集中投入、群众入股分红"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能人带动型。采取贴息贷款扶持、 "阳光工程"免费技能培训等措施,培养100余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能人",带动农区养殖产业大发展。目前全乡已注册沙沟梁益农养殖、北山根村农兴发牛羊育肥等养殖专业合作社28家,2013年共育肥、贩运销售牛羊14750头(只),销售收入达345万元。

  公司带动型。青海金翔工贸公司租赁沙沟梁村600亩耕地,试种颗粒蕨蔴成功后,今年通过订单方式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500亩,带动东滩等村700农户开辟增收新路。北山榨油厂成立小油菜专业合作社,与沙沟脑等村620户农民合作种植有机油菜,形成"企业+农户"经营模式。目前北山乡民企已发展到16家,经济总量过亿。

  集约带动型。2013年全乡共集约耕地184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3%,主要为农机承包服务和租赁、股份三种集约方式。其中兴源农工贸公司机械耕作承包集约农户1163户、1.5万亩地;沙沟梁村惠农专业合作社以保底分红的方式集约耕地2140亩。全乡土地集约农户比未集约户年人均增收800余元。土地集约经营同时促进了劳务经济等产业的发展,去年全乡劳务输出2988人次,占农村劳动力的66.7%,年创收3700万元。

  多方采访印证,北山乡的情况是门源县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更广层面的变化,更广领域的建业,在这方热土如潮澎湃。

  (三)

  驱车100多公里,来到门源县东大门朱固乡。

  "去年以前,这里还只是大山深处闭塞、落后的贫困村,而今却转眼变为美丽的桃花源式旅游胜地、全省十佳旅游村。"朱固乡党委书记王文杰迎客"亮宝"。

  四面环山,三面环水的珠固乡骆驼脖子社位于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是一个藏、土、汉多民族居住区。借新农村建设登高,这个村被县上重点扶持打造为农村生态旅游示范基地,社里的33户人家分工合作,有搞餐饮、开农家宾馆、卖民族工艺品的,有提供旅游观光服务、开射箭场、搞环卫工作、组织锅庄表演的,有专事种养殖为旅游点提供鲜肉蔬菜的,全村齐上,开业数月游人如织,收入可观。

  中国美丽田园、全国最美油菜花海……门源充分发掘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引导扶持乡村旅游经济异军突起。目前全县已建成民族风情浓郁的农家乐97家,直接从业人员600多人。泉口镇涌翠生态体验走廊、北山乡白塔山景区、东川镇香卡旅游村等,一批更具规模的农村新型旅游经济合作体系建设,正紧锣密鼓推进。

  熟悉农村工作的丁国胜副县长侃侃而谈:"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中央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做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农产品大市场的矛盾,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发展合作经济是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思路决定行动,不断总结多年来的实践经验,门源以更加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紧紧围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再启农村改革热潮。应当说,这两年门源的农村改革创新之路走得热火朝天。"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离不开工商资本的支持和参与。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与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开展产业化经营,实现合理分工、共生共赢,门源在这方面获益颇丰。

  外引内联、项目配套支持,门源先后引进和培育了12家规模大、实力强、辐射带动广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以文义养殖场为龙头的牛羊规模养殖合作社50多处,其中2013年建成规模养殖场17处。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项目、总投资1248.26万元的门源县丰茂综合养殖专业合作,今年可投产运营,计划收入1288万元。宁夏夏华集团公司兴办的万头肉牛场,将成为带动门源县农业产业化大发展的龙头企业。

  农牧结合是门源县的一大特色。西部牧区,中东部农业区,西繁东育,门源发展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牧区村村建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农区培育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此基础上,县上近两年来还重点实施了总投资3679万元的察汗达吾、扎麻图等5个村的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建成合作化规模养殖小区54处,培育万只以上蛋鸡养殖基地3个,生猪养殖基地4处,养殖冷水鱼40余万尾、产量45吨。 2013年,全县育肥贩运牛羊30.2万头只,实现销售收入28840万元。

  不再是一亩三分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而是新型耕作方式、组织方式、分工方式、分配方式下的现代农业。

  以农业集约化合作经营为突破口,以公司、合作社、种养大户、经纪人等为依托,通过股份制经营、租赁经营、农机服务等多种形式,门源县12个乡镇参与集约化经营的已达109个村、15038户农牧户,建立新型经营专业合作社112个,流转土地6.8万亩,流转草场129万亩,行政村覆盖面100%。

  变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为集约化分工合作生产的新型经营体制,对门源人而言,这既是历史机遇,也是时代挑战。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强了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谁来种地",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精心谋划,扎实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圆农民幸福家园梦,仅2013年门源县城镇化建设的投资达13.66亿元,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覆盖12个乡镇35个村。青石嘴、东川、阴田、皇城、仙米、珠固等小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吸引数千农民进镇从事第三产业。门源县部署,今年再加把劲,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壮志凌云。

  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力度,培育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全县新完成农牧民技能培训2.2万人次,去年劳务输出达3.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7亿元,通过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

  加大各项惠农政策有效落实。2013年落实牧民生产资料补贴2464户,补奖资金1055.5万元。落实州县支农资金503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75万元,受益农户934户。发放各类涉农补贴资金总量达6739万元,协调支农贷款7.8亿元。大批惠农支农资金项目的落实,助力农村新型经营体系建设发展。

  勤为政者,贵在养民;善治国者,必先富民。门源提出,今年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干部要多到农村去走一走、多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真正了解农民诉求和期盼,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创造良好务农条件和环境,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再促农村改革大发展,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唱响改革主旋律,凝聚发展正能量,门源发展的春天阳光灿烂…… (作者:官群 芈峤 邢曼玉)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门源大雪来袭影响交通利墒情
[04月17日]
·完成林业投资7098.03万 门源县全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04月09日]
·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 门源掀起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热潮
[04月02日]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