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新闻网→ 玉树 湟源 平安 民和 刚察 尖扎 河南 贵南 治多 乌兰 格尔木 海北 祁连 门源 玛沁 久治 共和
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雪域赞歌青春梦 【聚合】信仰的力量 整改进行时 打好专项整治攻坚战 感动青海 青海交电大楼商城正式启动
“美丽中国”千城联播 专题:“青海楷模” “中国移动杯”移动改变生活主题新闻大赛征稿启事 青海"净网2014"专项行动举报电话 聚焦《五彩神箭》
现在的位置:青海新闻网 标题头条
反对四风 服务群众 为了多哇草原的安宁与发展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辛元戎
发布时间: 2014-08-24 08:29:05
编辑: 王金秀

  青海新闻网讯

  多哇镇,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东南部,距离县城91公里,与甘肃省夏河县相邻。这个人口仅有6400多人的镇,面积却占到全县的1/3。“地广人稀、治安混乱、偏远落后”曾是多哇难以揭去的标签。然而,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8月上旬,当记者一行走进这个同仁县最偏远、撤乡建镇仅一个月的纯牧业镇时,处处感受到的却是和谐、安宁的氛围以及党员干部、牧民群众锐意进取、谋求发展的迫切愿望。

  群众的期盼就是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向——

  依法治理风气清

  多哇位于甘青交界地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哇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增加了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治安问题比较突出。社会治安的好转是多哇群众多年来的期盼。

  群众的期盼就是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向,只有依法治理,才能维护社会和谐。2013年元月,多哇新上任的党委书记李先才让和乡长彭元宁下定决心,要带领全镇党员干部从社会治安抓起,改变多哇的面貌。

  由于历史原因,多哇的一些旧部落势力、家族势力参与民间矛盾纠纷的调解,导致许多矛盾纠纷调处不公平。为此,镇党委政府克服阻力,取缔了民间调解组织,从卸任村干部、老党员中精心挑选了6名政治立场坚定、办事公道的人员,与镇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一道组成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统一负责全镇民事纠纷的调处工作。去年以来,已排查29起矛盾纠纷,涉及财务、婚姻、相邻关系、地界纠纷等方面,其中有11起属于历年未能调解的重大矛盾纠纷,矛盾纠纷化解率为100%。

  作为一个主要经济来源为畜牧业和虫草采集业的纯牧业乡镇,草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多哇东部与甘肃省夏河县为邻,南与黄南州泽库县接壤,西、北分别与本县曲库乎乡、瓜什则乡毗邻,一直以来,因越界放牧、越界采挖虫草而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

  多哇镇坚持每年8月与甘肃省夏河县甘加乡、桑科乡,泽库县多禾茂乡等7个乡镇签订边界友好协议,双方定期互访,召开联席会议,建立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共同维护边界的稳定。今年6月,多哇东维村和甘肃省夏河县桑科乡牧民之间发生了因移动网围栏边界标志的纠纷,经过两个乡镇的干部主动沟通协商,牧民群众将网围栏边界恢复原状,最终平息了这一纠纷。

  镇上成立了由536名联防队员组成的38个联防小分队,无论平时处理牧民越界放牧事件,还是汛期的防洪、旱季的草原防火、赛马会等节日期间的巡逻、治安维护,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每年五六月的虫草采挖季节,他们更是为防止越界采挖、维护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联防队的副队长,牧民德拉对大家的付出深有感触:“虫草季节的巡逻往往影响了对自家虫草的采挖,但懂得'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的道理,联防队员们对这些付出和牺牲都无怨无悔。”

  不仅如此,整治酒吧等娱乐场所、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整顿、打击赌博、治爆缉枪、狠抓安全生产、发挥十星级文明户的示范带动作用等一系列工作,让多哇的社会治安环境焕然一新,群众有了安全感。

  今年7月,在群众的要求下,多哇举办了为期3天的赛马会。碧草无涯的草原上,骑手策马扬鞭,牧民和游客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因赛马会形成的临时集市牧民们熙来攘往。

  "只要我们胸怀群众安危,依法进行治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纠纷,就没有不能好转的社会治安。"多哇镇党委书记、同仁县公安局多哇分局局长李先才让的话语掷地有声。  

  从思想认识着手促进发展——

  观念一变天地新

  多哇地处偏远,草场条件较好,农牧民仅靠畜牧业和采集虫草也能有过得去的收益,因此大多数多哇人固守一隅,安于现状,延续着原始、粗放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观念、生产方式离他们似乎很远很远。

  "要想根本改变多哇的落后面貌,就得从提升文化素质、改变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着手。"镇长彭元宁说。

  记者采访时,交隆务村"三联三促"联点单位的领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站长扎西正在交隆务村指导业务工作,他欣慰地告诉记者:"作为全镇成立最早的合作社,交隆务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全县的标杆合作社、示范合作社。"

  但合作社的成立并不一帆风顺。当时,一听到"合作社"这个名字,牧民们以为又要回到吃大锅饭的年月了,纷纷准备卖掉牛羊另谋出路。

  "必须改变牧民的观念,引导他们认识现代畜牧业,从粗放的生产方式中走出来。"扎西说。村里的党员干部开会宣传、入户宣讲,并组织村民到海西、海北、互助、大通参观考察,让牧民们对生态畜牧业和合作社有了一定的了解。村里的28名党员还发挥带头作用,首先加入合作社。2013年,合作社初见成效,人均收入比合作社成立之前增加了800多元,人均分红5100元,最多的一户人家分红达3.5万元。

  扎西总结道,效益不仅仅体现在分红上。成立合作社后,改变了靠天养畜的局面,提高了牛羊出栏率,减轻了草场压力。合作社还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16个放牧员就管起了合作社的13500多只羊、160头牛,那些从草场上解放出来的牧民纷纷从事挖虫草、开铺面、跑运输、外出打工等产业,从单一的畜牧业走向了多产业发展致富的道路。更为重要的是,合作社改变了牧民们千百年来单打独斗的生产方式,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吉他本信心满怀地告诉记者,如今,打开了思路的牧民们正准备扩大合作社规模,开办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

  截至目前,多哇镇已成立了19个以牛羊养殖、畜产品加工、虫草交易等为经营内容的牧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带动牧民们转变生产方式、增加收入的龙头。

  不仅是合作社,在多哇我们还耳闻目睹了更多的变化——

  30多名牧民报名参加赴海西枸杞采摘活动,这是多哇牧民有史以来第一次有组织地外出打工。

  在卡什加村举办了为期50天的摩托车修理培训班,50名牧民参加培训,而且个个都拿到了培训合格证书。

  在群众的主动要求下,8月份多哇将举办牧民藏汉双语培训班,那些祖祖辈辈握惯了牧羊鞭的牧民们将走进课堂当一回学生,他们已深深体会到,掌握藏汉双语无论对外出务工、做生意、看病,还是接受新的生产生活知识都会提供极大的便利。

  一座建筑面积达660平方米的崭新幼儿园已经建成,其配套设备达30万元,9月份正式开园后,将打破多哇地区没有完整学前教育的历史。县教育居局长完玛多杰说,现在,多哇地区的学生数量是2000年时的6倍,很多牧民还找到他,希望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

  ……

  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证明,被大山包围的多哇草原,正发生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观念变革,而这种变革将促使多哇牧民的生活与时代接轨,将把他们带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用汗水和行动赢得号召力——

  务实清廉聚民心

  记者采访期间,一个施工队正在紧锣密鼓地修建通往多哇镇东维村三社的道路。这条长15.8公里的砂石路预计8月底就可完工。对东维村三社的牧民来说,从这条道路的修建开始,将打破这里祖祖辈辈不通路、不通电,没有自来水的日子。就因为通往东维村的山路崎岖狭窄,走不了汽车,大型施工设备进不了村,电网、游牧民定居工程这些项目都没法在进村落地。孩子们上学不便,入学率低,影响着下一代的发展。牧民的畜产品要运出来也很不容易,东维村的牧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地方的发展变化而望路兴叹。

  今年3月,同仁县委书记蒋树成到东维村调研,车开不进去,一行人就步行了2个多小时走到村里。他倾听牧民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倾听他们对党员干部的希望。蒋树成当场代表县委县政府承诺,一定要打通东维村通往外界的道路,改善牧民群众的出行条件。

  工程开工后,村里的牧民们天天来看工程的进展情况,主动送来酸奶、酥油和牦牛奶慰问施工队,盼着这条"民心路"早日修通。

  不仅是这条路,多哇镇的镇、村干部坚持通过"农牧民党员学习日"和"民情汇报日"了解民情民意,为牧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建立起了农牧民党员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的工作长效机制。

  ——争取资金550万元,在塔哇地区大南曼河段修建防洪堤,在雅隆沟和曲日那新村修建防洪渠。

  ——争取资金28万元,对塔哇地区至交隆务村的镇村公路实施安保工程。

  ——争取资金22万元,在塔哇地区至曲日那新村修建一座两孔八米的桥。

  ……

  近两年来,多哇镇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涉及民生和基础设施的项目就有19个。

  县、镇、村党员干部身体力行,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群众从中看到了优良传统回到了党员干部之中,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威信。镇党委书记李才让先说:"没有人鼓动,每建成一个合作社,牧民们都会自发地在那里升起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以表达他们的心声。"

  在多哇镇的一些村里,原来有些党员不愿意亮明自己的身份,如今在这些地方,党员不仅骄傲地表明自己的身份,而且冲锋在前,做守法的模范,做维护社会治安的表率,做带领牧民群众发展致富的领头羊。有越来越多的牧民群众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他们看到,这个身份的背后,有一份沉甸甸而又无比光荣的责任担当。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