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标题头条

奏响改革发展最强音 青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述评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4-12-30 14:22    编辑: 王金秀

  青海新闻网讯

  号角吹响,改革的鼓点更加激越昂扬。

  战鼓催人,改革的步伐越发铿锵有力。

  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即将落下帷幕,这一年,一批批相继出台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付诸行动,一项项陆续推出的重大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改革以破竹之势,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真枪真刀不断向纵深推进。一场深刻变革在高原大地上生机迸发。

  庄严的使命与坚定的意志

  ——贯彻中央部署 把握正确方向 以更多智慧和更大担当扎实推进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观大局、察大势、谋大事,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全面深化改革引领航程。

  青海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怎么走?“青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坚持改革开放的思想不能落后,推进改革开放的步子不能落后。”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讲话为指引,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部署,按照省委“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形成特色、健康运行”的要求,把顶层设计和省情实际紧密结合,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稳妥有序推进。在不断的积极探索与主动作为中,在一步步的精心谋篇布局下,我省的改革明确了方向重点,制定好了时间表,描绘出了施工图,为掀起新一轮改革大潮营造了良好氛围。

  从主体功能区建设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出台,从收入分配到社会保障,从教育考试招生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从行政体制改革到金融体制改革,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文化体制改革……我省在下好“改革一盘棋”整体思维的引导下,紧扣全面深化改革主线,着眼于增强动力与活力,以打好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抓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以改革红利不断弥补区位劣势。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打造‘三区’、建设全面小康!”2013年末,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体会议响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

  4句24字战略任务,句句千钧,字字珠玑,围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青海坚持和拓展好,注重远近结合,鲜明回答了事关我省全局与长远的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问题。

  一年之际在于春,2014年1月30日,由省委书记骆惠宁任组长,省委副书记、省长郝鹏,省委副书记王建军任副组长,8位省委常委为委员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正式成立。领导小组设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政治和党的建设5个领域改革专项小组,设立改革办具体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省委依据中央全面深化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紧扣省情实际,制定了“两规则一细则”,明确了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及改革办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主要任务。

  从成立完善工作架构,到深入细致调查,研究部署重大改革事项,再到狠抓工作任务落实,改革稳步有序推进,处处透露着我省推进改革的坚定决心和科学稳慎的工作部署,彰显着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与严肃性。

  这张紧锣密鼓的日程表,唱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好声音。

  2月27日,骆惠宁主持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了5个专项小组成员名单、有关工作规则、省直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重要举措分工方案。骆惠宁强调,要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进一步凝聚共识,把各方面积极性调动好、发挥好,推动改革上下联动、左右配合、相互衔接、各负其责。

  早春3月,全国两会洋溢着改革的春风。3月5日下午,青海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骆惠宁就全面深化改革,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骆惠宁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青海坚持改革总目标,把握正确方向,注重整体谋划,大胆探索实践,对已有的改革不断深化拓展,对正在部署的改革加快推进,对将要实施的改革抓紧提出思路和方案,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提出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等10个方面改革任务,兴起了新的改革热潮。我们深知,改革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否则,不仅会输掉当前,也可能输掉长远。”“青海缺氧气、但不缺精神。我们将以担当精神、创新勇气和务实作风,力争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前列,并以此推动青海各项事业更好发展。”

  半个多月后,3月29日,骆惠宁主持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骆惠宁强调,要围绕中央部署,结合青海实际,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要不断取得改革的新进展。按照今年工作要点,各专项小组要进一步制订“任务书”和“日程表”,切实加强指导。各责任部门要按照分工,紧密协作,把纸上的落实到行动上。

  7月,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进入下半程,7月1日,骆惠宁主持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形成特色,努力走出一条青海特色的改革路子。

  10月,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日程安排也更为紧凑,10月9日、31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第五次会议分别召开,研究了一系列改革事项。

  12月24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重要改革举措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

  智慧,在上下交流中碰撞出激烈的火花,使命,在纵深推进中展现出可贵的担当。

  随着五大领域一系列改革实践的不断“破冰”,我省改革全面推进健康运行,重点领域成效初显,特色改革有序开展,改革元年开局良好。

  积极的探索与稳健的步伐

  ——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 以奋发有为的劲头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宏伟的改革蓝图能否变为现实并取得成果,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

  今年以来,一批重大改革方案摆上改革决策者的案头。

  成熟一个,审议一个,实施一个,在先后召开的6次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中,审议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2014年青海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关于市(州)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青海省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青海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若干重大改革方案和意见。

  一篇篇改革大文章在改革的大潮中,谋好篇,布好局。改革共识在凝聚,改革力量在汇聚。

  主动作为,先行先试,我省在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全面推进我省改革的同时,紧扣省情实际,把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有机结合,以问题为导向,从焦点难点中寻找切入点,打开突破口,从具备一定基础和条件、在全国同领域同行业有可能走在前列、对解决青海实际问题具有现实性的领域积极探索。

  今年年初,我省成为西部地区唯一入选全国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的省份。经过5个多月的深入调研,我省制定的《青海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得到中央的高度评价,认为方案“全面、科学、成熟,体现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甚至给出了“要想学习和借鉴,西部省份看青海”的建议。

  对先行先试、肩负重任的我省而言,这是肯定,也是鞭策,更是莫大的鼓舞。

  站在司法体制改革的最前沿,我省迎来的是机遇,也是挑战。

  和其他试点省市相比,我省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所有特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多、更突出、更复杂。针对这些重点难点问题,省委政法委采取登门协商、开会研讨、反复沟通、广泛征求意见,将改革试点任务细化分解成15项具体工作,逐项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时间进度。

  11月27日,省委召开全省司法体制改革先行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在2个市州、4个县市区法院、检察院正式启动为期半年的先行试点工作。

  事实上,今年以来,我省在司法改革探索之路上从未停歇——

  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实施意见》,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处理依法纳入法治化轨道,实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司法权威的统一;

  出台《青海省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建立了对因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害,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予以国家司法救助的制度;

  省高级人民法院全面推行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司法公开平台建设;省人民检察院积极推进建立案件程序信息查询、法律文书说理和公平、重要案件信息网上发布、案件公开审查和公开听证等制度的改革试点工作,大力推进司法公开,不断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

  ……

  多方共同努力持续推进,让试点变为了我省改革的特色亮点之一,同时也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自己身边。

  随着我省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省委在深入分析研究,仔细筛选比对的基础上,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注意形成特色和亮点的要求,进一步确定把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农牧业科技服务体制改革试点、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绩效管理试点、深化民族地区教育改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加强“三基”建设提升执政水平等10个方面改革事项,作为全省改革特色亮点,重点部署,重点推进,重点督办。

  在我省众多改革特色亮点中,首屈一指的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其作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能够形成特色、打造亮点的重点领域进行了总体部署、系统谋划、整体设计。

  今年2月初,骆惠宁、郝鹏专门在北京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我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了高层次研讨,对主体功能区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国家公园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等六个重点领域建设内容达成了基本共识。随后骆惠宁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作了发言,表示为使青海进一步承担起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历史责任,决心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探索。

  以此为节点,我省生态领域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形成。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我省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政治和党建五大领域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形成特色的重点领域,由省长担任生态领域改革专项小组组长。

  省委省政府高屋建瓴,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必须要始终秉持国家顶层设计和地方积极探索的思路,着重处理好统筹谋划与重点突破相互结合,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与体制机制创新协调推进,生态制度建设改革与综合试点有机结合等的关系。突出重点,先行取得突破,并以此为牵引,整体带动相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指导下,生态领域改革专项小组起草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5月23日,经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由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方案》出台标志着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里程,步入快车道。

  至此,我省生态领域改革“设计总图”正式出炉。

  《总体方案》明确了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强化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建立国家公园制度、建立生态文明评价和考核机制6个重点领域、19项主要改革举措、30项具体工作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生态领域改革专项小组制定了30项改革任务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还出台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具体任务工作台账》。各牵头单位明确了每项具体任务的改革重点工作、主要改革内容、进度安排以及工作成果……青海省主体功能区建设、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也在有力有序快速向前推进。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青海要保护好生态的重要指示精神,吹响了强化问题导向,坚持与时俱进,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角”。

  当前,不断向前推进的我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彰显出浓郁的青海特色,各项生态领域改革“作业”,也正在聚智聚力中,一一作答。

  一系列改革“组合拳”,让人们看到了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坚定的决心和勇气。

  ——《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

  ——《青海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青海省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

  ——《青海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

  一项项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一批批改革成果接连涌现。

  全面深化改革正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和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突破前行,蹄疾而步稳。

  始终以逢山开路的闯劲,甩开膀子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勇毅笃行的稳劲,众人拾柴的心劲,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挥汗如雨,以抓住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导向,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期盼解决的问题,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敢于触动“奶酪”,突破利益藩篱。

  一系列务实的举措,犹如阵阵新风吹拂青海大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活力。

  温暖的指向与美好的希冀

  ——增进人民福祉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强有力的落实不断深化改革

  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和力量智慧的源泉。

  翻开35年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大写的“人民”二字跃然纸上——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和政府更是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东乡卫生院,正在输液的闫维邦说:“有病先到卫生院看,不用跑县医院,自己花不了几个钱。”

  去年10月起,在全省推行的分级诊疗,通过制度设计,让“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不出省”。10个多月来,分级诊疗初显成效,呈现“两降两升”:三级医疗机构住院人次和医保基金支出比例分别下降3.5%和2.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别上升10%和6.5%。

  骆惠宁说,医改关系到千家万户,成功的医改能提升百姓幸福指数。青海经济总量低,但幸福指数不能低。“小财政”要办好“大民生”,结合青海特殊省情,找准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啃“硬骨头”、蹚“深水区”。

  5年新医改,青海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分级诊疗,青海仍是先行一步。从百姓最切身的利益改起来,朝群众最认可的方向改下去,我省闯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医改新路。

  改革总是以问题为导向,在把握好中央顶层设计方向与“摸石头过河”有机结合的探索中,不断前行。

  7月夏日炎炎,在省政府行政服务大厅里,海东市乐都区前来办事的基层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过去跑一个项目审批最快也要两三个月,现在通过行政服务大厅的办事窗口和网上点对点服务,只用了15天,项目就开工了,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工作作风真的变了。”

  简政放权是深化政府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之举,1年多来,省政府取消下放423项、优化调整79项行政审批事项,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在2015年底前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的目标任务。

  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通知》要求,省政府对涉及行政审批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的文件、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了专项清理,共审核2132件。在此基础上,突出政府职能转变,在今年省政府部门机构改革中,对取消下放、承接调整的共计480项职能转变事项在42个部门中作了重新梳理和明确。对省级保留的464项审批事项形成汇总清单后,在省政府门户网站和《青海日报》上进行了公开,在网上设置了在线意见提交功能,截至目前点击率为11018次。与此同时,全省各地区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权晒权工作,目前,全省5个市州、22个县区先后公布了行政审批汇总清单。

  改革总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着力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办学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使我省教育改革稳步推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保障人群不断扩大。

  《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有效解决了新农保与城居保分别实施,政策不一致,缴费标准不同、激励机制不强的问题,使参保群众从制度体系的优化完善中获得更大收益。

  随着建立城乡统一居民户口登记制度,大幅放宽城市城镇落户政策,明确了转户农牧民进入城镇后,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优抚保障7项权益保障到位等一系列政策稳步实施,打开了农牧民进城的大门,解决了农牧民进城的后顾之忧。

  ……

  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正起,按照省委确定的14个方面57条重要举措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政治和党的建设领域改革,都在全面推进稳步前行。

  轰轰烈烈、大刀阔斧甚至不留情面的改革背后,有一个温暖的指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人民群众,既是改革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改革的积极推动者。现在,人们的改革期待涉及各个领域,人们的改革热情浸透方方面面。

  随着一批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举措不断推出,人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紧相连,人们越来越欣喜地感受到每一场变革都与自己息息相关,人民群众正在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行百里者半九十。让改革落地,必须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

  用行动说话,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鲜明品格。一直以来,我省改革坚持抓部署与抓督办并重,抓方案质量与抓方案落地并举,通过实地查看、座谈、走访、查阅资料等,了解改革进程、查看问题、听取意见、评估效果,推动各项改革工作。在严格的督查督办下,以改革任务书、施工图、日程表为基准,以《台账》为依据进行对账,对完成的整改任务才能进行销号,对不能完成的,查明原因,分清责任。

  脚踏实地,善作善成。改革在抓落实中稳步推开,成效在抓落实中逐步显现。

  ——出台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改革工商登记制度促进全省市场主体发展的意见》、《青海省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推动金融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财政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工作的意见》、《大力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指导意见》等一批政策措施,制定了《省属国资企业改制重组工作程序》、《省级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管理办法》、《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实施办法》、《青海省市州、省政府部门和重点工业园区绩效考核办法》、《保障性住房准入分配退出和运营管理细则》等一大批配套措施,启动了土地(草原)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资金与保护责任及保护效果挂钩等试点,行政审批制度、国资国企、工商登记制度、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民间投融资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一系列经济领域重点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成效初步显现。

  ——医药卫生体制、户籍制度、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试点、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等重点改革扎实推进;《青海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获中央政法委批准实施,审务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青海省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上报国家卫计委和国务院医改办,相关工作正在跟进……社会领域改革让广大群众共享成果。

  ——《青海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省委、省政府两办名义印发;省文化馆、互助县文化馆组建理事会试点完成调研,正在修改完善实施方案;积极推动青海日报社经营运行机制改革,《青海日报发行改革方案》修改完善后即将实施;省互联网信息导控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已投入使用。与此同时,转企改制的文化单位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弘扬成效明显,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彩……文化领域改革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

  ——《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等重点方案、规划出台;制定了尖扎、互助、海晏、玛沁、都兰5县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方案,在互助、都兰、海晏3县开展“多规合一”试点;《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批准;提出了全省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建议方案,正抓紧与国家进行衔接;制定了《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方案》,启动建立各级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工作;印发《全省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青海省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大通、平安2县县级林权管理服务及交易平台建立并开展相关业务;出台《青海省国有管护单位考核评比奖补办法(试行)》,在全省102个国有林场和海东市、黄南州乡镇开展国有、集体和个人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奖补考核试点;《青海三江源综合试验区生态公益管护员设置及管理实施意见》经省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三江源生态保护条例》正在按程序报批;三江源区生态资产评估与价值核算研究报告、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价值评估研究报告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进行了评审论证;《三江源水生态补偿机制及政策研究》报告完成评审;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委将青海列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玛多黄河源区、治多长江源区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试点总体方案完成省内3轮专题讨论,12月上旬在北京召开了咨询会,目前正抓紧编制两个国家公园建设和发展规划;印发《青海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青海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实施方案》,完成3次主要污染物排污权竞买交易会,总成交额达2237万元;完成首批12家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扩大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覆盖面;全面建立省、市州、县三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出台了我省经营性建设用地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有偿使用相关政策;制定了《青海省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奖励办法》,完成青海省重点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实时发布系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随着《关于加强“三基”建设提升执政水平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暂行规定》、《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省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办法》、《关于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的意见》、《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办法(试行)》、《关于深入开展立法协商的实施意见》等意见办法的出台;《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即将印发实施;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修订完善了《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等制度文件;印发《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专项行动的通知》,全年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471个;在湟中县、班玛县开展处置不合格党员试点,共处置不合格党员293名……政治和党的建设领域改革正加快推进。

  放眼青海大地,改革风云再次激荡。

  我省8个市州都已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先行一步的西宁市,提出了7个方面28项改革任务,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73项,通过政府网站公布了35个部门的265项“权力清单”。

  着力建设改革高地的海东市提出了14个方面47项改革任务分工,各项工作稳步向前。

  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力争医改后来居上、推行网格化社会治理试点……在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之后,玉树藏族自治州把改革开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作为全省循环经济先行区建设的主战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精心制定《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和《专项小组工作制度》,提出《改革工作要点》,全面部署16个方面改革任务,并纳入目标考核。

  落实才是硬道理,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也紧跟全省的改革步伐,坚定向前。

  聚焦聚神聚力抓好落实的背后,是扎扎实实作风的体现。

  建立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里程碑上烙下的鲜明时代印记。

  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清理“车轮上的腐败”;从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到狠刹节日里的不正之风;从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到下发青海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办法……省委省政府言必信、行必果,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磅礴之力。

  在时代跳跃的脉搏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浪潮中,一股改革的蓬勃之力正源源集聚,一份改革的壮丽画卷正徐徐铺展,这场变革正带给青海各族儿女前所未有的期许,也正在奏响改革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