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标题头条

让“中华水塔”坚固又丰沛——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综述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张海虎    发布时间: 2015-03-22 08:21    编辑: 雪念心珠

  青海新闻网讯 三江源,地处青海省南部,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千百年来,这里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素有“中华水塔”、“地球之肾”之称。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三江源地区的雪线、冰川逐年萎缩,高原湖泊和湿地补给受到影响,草原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减弱,部分地区河流、河道径流逐年减少,众多湖泊干枯,雪线上升,湿地萎缩……严峻的生态现状,对中国甚至是对人类发出频频警示。

  为了让“中华水塔”巍然屹立,母亲河水源远流长,党中央、国务院基于全局高度做出战略决策: 2005年1月,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同年8月,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一项举世瞩目的生态保护大工程,就此拉开帷幕。

  (一)

  在国家的顶层设计下,我省坚定地把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对国家承担的重大历史责任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列其为全省生态保护的“一号工程”,项目各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和项目实施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各族群众,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不断开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新局面。

  目前,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重点保护和建设任务已经全面完成,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局部改善,草地退化趋势初步遏制,草畜矛盾趋缓,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提高,湖泊水域面积明显扩大,流域供水能力明显增强,严重退化区植被覆盖率明显提升,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好转。主要表现在——

  水源涵养能力整体提高,增水效果明显。2005年至今系列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512.7亿立方米,与多年平均相比,整个三江源区地表水增加82.9亿立方米,其中黄河源区增加24.4亿立方米,长江源区增加45.8亿立方米,澜沧江源区增加12.7亿立方米;主要湖泊净增加760平方公里,黄河源头“千湖”湿地整体恢复。

  草地退化趋势初步遏制,增草效果凸显。2002年至今三江源地区中等覆盖度草地面积持续呈稳定趋势,高覆盖度草地以每年230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增加到80%以上。2005年至今草地平均产草量(干重)每亩45公斤,比1998-2004年平均产量增加9.5公斤。

  森林资源得到封育管护,生态功能恢复。与2005年相比,森林面积净增加150平方公里,8年间森林郁闭度平均增长为0.0068,乔木标准木蓄积量增长0.012立方米,工程站点灌木林盖度年平均增长1.8%,高度平均增长2.48厘米。

  生态系统结构改善,荒漠化面积减少。各河流控制站年均含沙量每立方米在0.046公斤至4.3公斤之间,与多年平均值相比,直门达站、新寨站、同仁站分别减少了11.4%、60.3%、16.3%。荒漠面积净减95平方公里,项目区沙化防治点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到15%增加到38.2%。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鸟类种群数量由原先的31种增加到61种,黑颈鹤由20多只增加到200多只,斑头雁由800多只恢复到1万多只,“高原精灵”藏羚羊则由2万多只恢复到至少7万只左右。

  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增收渠道不断拓宽。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等多措并举,三江源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发生重大变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二)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是我国在高寒、高海拔、全区域集中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性工程,在国内尚属首次。在这项旷世工程的实施中,我省按照先行先试的原则,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边实践、边推进、边完善、边总结、边提高,有效地推进了工程建设和保护措施的落实。

  这些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是示范更是引领,尤为值得一提。

  规划引领是前提。在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省依靠省内专家编制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一期规划),确定了三大类22个项目,突出了生态保护这一核心,又兼顾了民生改善和区域发展。全省上下也由此牢固树立保护生态“一盘棋”思想,恪尽职守,齐心协力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了“全天候”、“常态化”的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

  政府主导是核心。在生态立省战略下,我省把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作为重要抓手,成立了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省、州、县也都成立了三江源保护与建设的实施工作小组,项目区各级领导实现县、乡、村、户分级保护责任制,取消了对三江源地区GDP的考核,强化了对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评价,保障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制度保障是基础。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关于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确定了11项生态补偿政策。同时设立三江源生态保护后续产业发展基金。省三江源办和有关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了三江源项目档案管理规范等八个办法和细则,以及封山育林作业设计编写规范和生态监测技术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得工程建设在制度化、规范化方面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

  强化投入是保障。在一期工程中,除了国家确立的75亿元静态投资外,我省对三江源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也持续加大投入,实现了多渠道投入、多元化融资的新格局。

  各界支持,热情帮助,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使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中的科技支撑。多年来,200多名国内外生态领域的专家学者成为三江源生态保护的“千里眼”,除提出上百条建议外,还完成14项生态保护攻关课题,推广应用了96项科研成果,举办了2.4万人次的科技培训。其中“三江源湿地变化与修复技术研究”和“三江源地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三江源生态监测和评估体系成为青藏高原生态监测的典型示范。

  (三)

  2014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以下简称《二期规划》),标志着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踏上了新的征程。

  二期工程估算总投资近160.6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0.83亿元,财政资金79.74亿元。《二期规划》范围确定涵盖整个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包括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全部行政区域的21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共158个乡镇,行政村(含社区)1214个。总面积为39.5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4.6%。据省三江源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二期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4亿元,草原有害生物防控、人工造林、农村能源、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培训、宣传教育等项目正在深入实施中。

  作为一期工程的延续、拓展和战略提升,随着二期工程的逐步推进,一场更加艰苦、更加严峻的挑战,又一次摆在青海人民面前。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海各族人民正以更强的使命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努力将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成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