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图片头条

分享到:

高原陶语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尼玛江才    发布时间: 2016-12-02 09:15    编辑: 范晓英

  高原陶器

  青藏高原,是一片辽阔而神奇的地方,也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高原陶器,就是高原民族从原始蒙昧走向文明曙光的见证物。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日常生活用具。在笔者的老家,陶器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通天河流域和澜沧江流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位于玉树市安冲乡境内的高达村是通天河流域制陶业比较典型的地区。当时全村约有30余户,160余人。除了少量农牧兼营的生产方式之外,全村各户绝大多数从事着制作陶器的行业,他们所制作的陶器一般是陶壶、陶罐、陶碗、陶盆、陶勺、陶盏等各类用于日常饮食起居的日用品。

  在高达村,制作陶器的用土,一般为青黑色的粘土,掺和一些石英及页岩。这种土质位于村庄的附近,长年来,由于历代村民挖掘取土,形成了深度约20米,且纵横交错的地下洞穴。

  取出来的粘土都是发潮的泥块,村民们首先要将其在阳光下翻晒几日,待全干后捣碎成土粉,再用纱网进行筛滤。之后将石质柔软的页岩也捣碎成粉状,与粘土拌和。拌和时的配比一般为两把粘土兑一把页岩粉。

  揉泥一般都是在不同大小的平整光洁的板石上进行,而塑形则需要在石板上再垫一块圆形木板,不断转动方向进行塑造。当泥巴揉和好之后,就要用一根粗短的石或木棒进行敲打,使其具有一定的韧性,并要将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

  接下来的工序便是将泥巴擀制成泥饼状,将陶底、陶身、陶口、陶把等逐一捏塑成形,并按顺序进行拼接贴敷。这时,根据制作陶器外壁、内壁、瓶颈、花纹等各种需要,人们所使用的一般都是各式各样的木器工具,刮、削、敷、勾样样俱全,得心应手。

  器具的装饰一般较为古朴典雅。当陶器处于半干状态时,人们就会在陶壁的四面印盖上一种圆形八思巴文装饰。这种模具是由大小不同的木刻章子所制。陶器上的其他大部分图案则都是用木器工具信手刻画。还有一些用于宗教仪式或大户人家所特定的陶壶装饰,这种装饰则为银饰。制陶匠人会先请银匠打制出银质的花纹,再将其镶嵌在壶嘴、壶盖、壶柄等处。

  制作成形的陶器一般都会放置在背阳处阴干些许时间。待到所制作的陶器有些数量存储之后,一并进行批量烧制。烧制陶器的地方设在东面村口露天的石堆地带,没有固定的烧窑,都是根据陶器的数量,临时用石堆搭建出有四面风口的窑进行焙烧。所使用的燃料叫“质巴”,那是一种被牲畜长年踩踏之后形成硬块的牛羊粪,具有火力强、燃时长的特点。

  露天烧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旦遇到雷雨天气,正在烧制的陶器便会开裂。即使临时用遮蔽物,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在当地烧窑之前观测天气显得尤为重要。倘若在雨水来临前火候已经达到极致,则认为少量的细雨对火中的陶器没有大的影响。

  陶器成品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村民们就会沿着通天河,将货物运往安冲上部、隆宝、哈秀、治多、曲麻莱、仲达、结古等各地进行销售。驮运陶器的牲畜为牛或马,性格必须温顺,否则会将陶器颠簸破损。遇到狭窄的山路,人们就要把货物从驮畜背上卸下,亲自扛到路途适宜的地方。由于质地是土,陶器的更新购买在玉树市场上较为频繁,因此基本没有销售不出去的现象。

  在玉树的很多地方,制陶的技艺一般都是在家庭作坊耳濡目染所学得的。除了制陶,家长们会给儿童捏制各种小动物或小土哨等童趣玩具。孩子们也会随手模仿制作,久而久之,手法越来越娴熟,最终便进入到了制陶者的行列。

  在高达村,日常的制陶过程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仪式介入其中。由于取土是一项力气活儿,因此一般由年纪稍微轻一些的人完成,期间也不会专门选择什么特定的日子或进行什么特殊的仪式,一切皆为自然而然的劳作。但是,在去往烧窑点的途中,如果路遇背着空桶或空袋子的人,则会被视为不祥之兆,认为此日的烧陶不能成器。反之,则认为是吉兆,烧陶必成器。也有些人会在烧制陶器或销售陶器的前夕,请高僧大德进行诵经煨桑,祈请周围的山神土主,保佑事如所愿。

  在玉树,澜沧江流域典型的制陶区分布在囊谦县和杂多县,所取土料大多为红黏土和黏土石。制陶的工序与前者大同小异,但囊谦县吉曲乡山荣村的黑陶则多出一道“封罐熏烟渗碳”工序。

  事实上,位于澜沧江流域的卡若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海拔最高、经度最西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遗址年代看,分为早晚两期,早期距今有4955年—4280年,晚期遗址距今有3930多年。据资料介绍,卡若出土的陶器均是夹砂陶,器类简单,由罐、盆、碗构成器形组合,以小口平底鼓腹且耳不发达为其主要特征,不见圜底器和三足器。陶系丰富,以灰陶和红陶为主,黄陶、黑陶次之,兼有少量彩陶。陶器均为手制,多采用泥条盘筑法制成,小器则直接用手捏成型,器表打磨不光滑且较粗糙,火候不高。陶器器表装饰纹饰繁缛,装饰手法以刻划为主,其次为抹刷、剔刺、附加堆、压印及彩绘,纹样多见绳纹、篮纹、平行线纹、菱形纹、三角形纹、连弧纹、叶纹、贝纹、方格纹等。

  这说明,在久远的年代里,澜沧江畔的卡若村,已经拥有了高超的制陶工艺,并使陶器成为了一种最常见的日常用具。且不说距今4000年的曲贡遗址中那些丰富多样的陶器文化,仅卡若出土的陶器就已经代表了藏族陶器文化的典范,这对于此后藏区各地,在陶器制作的主题和形制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影响。

  澜沧江边不只有卡若村,还有上游距今4000年的小恩达遗址。卡若陶器全为平底器,小恩达陶器不仅有平底器,还有圈足器,另外,还出现了陶质细密的磨光黑皮陶。陶器的形制到了小恩达,就显得开始丰富了起来。

  澜沧江边也不只有卡若和小恩达的陶土,还有上游吉曲河岸的囊谦黑陶。在从前,每逢达那寺一年一度的大法会时,囊谦各地的人都会来朝佛和赶集,届时,在热闹繁华的集市上,者雅陶、觉拉陶、娘拉陶、桑雄陶、威黑卡陶等等各乡各区的陶品琳琅满目地陈列在众人的面前,充分体现出了这片土地上各类陶器丰富悠久的历史。

  而土火结合的陶土器皿中,最为典型的代表算是黑陶了。据说当时的一个黑陶就可以换得一只绵羊,是王公贵族所青睐的日常用品。如今的黑陶传承人白玛群加说,黑陶制造工艺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今天,囊谦藏黑陶仍大多保持着传统手工工艺制作,原材料选用当地细腻的上等红黏土和黏土石,捣碎成末后,依次经过筛选、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纹等步骤,再运用独特的“封罐熏烟渗碳”法,经十余天的烧制后,才算是成品了。截止到目前,对囊谦黑陶的理解和记忆最为深刻的,还是年近古稀的扎旺老艺人,他便是白玛群加的师傅,只是这位老人从不愿迎合外界的嘈杂之声,一直深居在吉曲乡,那片在他双手间诞生过无数陶器的土地上。

  在藏区,黑陶技艺较为典型的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都吉古村的尼西黑陶;我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吉曲乡的囊谦黑陶;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的黑陶等。但是其他各种陶器的制作技艺却基本遍布藏区全境。

  藏族地区的制陶工艺由来已久。据藏文文献《青史》和《藏史纲要》中记载:大约在公元前1800年十二个诸侯国之后的一千多年里,由于当时人们生存的需要,雪域人逐渐掌握了剑、弓箭、抛石器等武器类;斧和刀等生产工具;陶器、石器等生活用具;马、牛、羊等驯养工具的制作技术;青稞、麦子等谷物的简单种植技术所需要的农具以及毡子和皮子的服装加工等技术。

  藏族传统制陶技术一般分为“手制法”“范制法”“轮制法”三种。其中,手制法又分为泥片贴筑法和泥条盘筑法。装饰方面一般有镶嵌式、包饰、捏塑式、勾勒式等几种。镶嵌式是在陶体尚未干时用瓷片或料珠进行镶嵌装饰。包饰是用银、铜、铝等材料进行局部包裹装饰。捏塑式是在陶体上进行图案纹路装饰,内容大多为各种云纹、瑞兽、宗教符号、吉祥图案等。

  藏族陶器的烧制工艺根据地域和生产方式不尽相同。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尼西、山南、墨竹工卡、日喀则、玉树、囊谦、称多、杂多等地的堆烧和四川道孚一带的坑烧。

  陶器制品在藏区可谓是源远流长了,沿着河岸江河而上,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制作陶器的久远历史,形制从罐、壶、盅、碗、盆、盂不等,色彩也分红、灰、黑、彩等等类型。它们携带着古老的图案和精美的造型一直走到了今天。

  不知是大江大河的流动留给了沿岸村庄关于陶火的启示,还是陶火寄予了人们关于古老村庄的记忆,想必后人在陶器中饮茶酿酒的那一刻,可以聆听到这些古老的民间工艺历久弥新的呢喃私语吧……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