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分享到:

【法制日报】着力打造“平安海东”建设升级版

来源: 法制日报    作者: 韩萍 麻明    发布时间: 2018-01-06 09:46    编辑: 马振龙

青海海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社会治理组织架构

着力打造“平安海东”建设升级版

  连续五年获得“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今年又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13年以来,青海省海东市综治平安建设工作收获满满。

  2013年以来,海东市始终从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审视和谋划平安海东建设,着力打造平安海东建设的“升级版”,以创建平安建设品牌为抓手,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的社会治理组织架构,因地制宜创造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工作经验,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平安海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构建多元机制确保矛盾不上交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是海东市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民和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贺宏伟介绍,2013年以来,川口镇司法所把普法依法治理、人民调解、重点人员的依法管理和法律服务作为平安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切入点,成立由党委书记为主任,司法所所长为副主任,镇综治办、派出所、法庭、信访办负责人为成员的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在下辖的13个村、8个社区、5个中心寺院成立调委会,每个调委会设专门调解室;每个社设调解小组和调解员、纠纷信息员、法制宣传员,形成了相互联系沟通协调的四级调解网络,全面构建起了大调解网络。

  五年来,海东市坚持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一项基础性和根本性工作,以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为主线,着眼基层源头、突出重点难点,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机制,创新方法,打造了民和县川口镇4级人民调解组织,乐都县瞿昙镇“民情沟通日”、城台乡“群众说事点”,化隆县“和谐促进会”,循化县“18人”民间调解小组,互助“全科干部”等一批基层典型;建立各类调解组织1830个,发展调解员6659名;在劳动争议、医患纠纷、消费者维权、房产物业纠纷、金融纠纷等重点领域建立专业性调委会29个;构建了矛盾双方沟通的“连心桥”和政府群众互动的“缓冲带”,形成了以源头预防为基础,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格局;相继建立矛盾纠纷协调会议制度、三级(市、县/区、乡/镇)矛盾纠纷协调会议月报制度,坚持每月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对重大矛盾纠纷逐一制定化解方案,落实化解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努力使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矛盾不上交、不激化,全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年间,海东市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34845多件,化解32154,化解率达92.3%。2016年以来,全市信访呈现总量、来访数量、集体访数量下降和信访秩序明显好转的“三降一好转”良好局面。

  加强综治中心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把加强综治中心建设、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新形势下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抓手。五年来,海东市各地各部门立足本地实际,建立了乡(镇)、村两级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达到了全覆盖。

  海东市平安区高铁新区是目前青海省最大的搬迁新区之一。平安区委政法委综治办主任宋生钢说,高铁新区综治服务中心作为全市加强综治中心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先后投资360万元完成集基础信息管理、综治维稳、民生服务、事件处理分析、党建管理、视频监控等信息管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成“地上有格、掌上有宝、中间有网、天上有云”的立体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实现了新区社会治理的标准化、信息化。同时,为提升高铁新区社会治理管理和服务水平,中心创新人、地、事、物、情、组织“六位一体”基础数据可持续更新模式,构建了“人房关联”的重点人群动态管控和特殊人群关爱服务模式,实现量化考评、公众监督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长效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治理各项专题应用,实现了高铁新区治理网格化、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

  目前,海东市共建成市级综治中心1个,县区级综治中心6个,乡镇94个,村、社区1649个,初步搭建了有地方办事、有人干事的工作平台,相继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引领示范作用的典型经验做法,综治(平安建设)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完善技防建设提升群众安全感

  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路,海东市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水平。

  海东市在广大农村推行造价低、较实用、能兼容的技防设施,推动视频监控向基层延伸、向盲区覆盖。截止到目前,全市投入建设资金3.5亿元,建设技防村944个,农村覆盖率达60%,建设视频监控平台1202个,安装各类视频监控探头33100余个,与公安机关联网高清探头1100余个,基本形成了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监控网络。

  海东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徐喜明告诉记者,目前,全市已建设各类视频监控点的摄像机44300余台,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具备联网条件的有29000余个,覆盖面达到75%,以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已经形成,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掌控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切实得到提升,刑事案件发案率、生产安全事故、信访总量持续下降,群众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创建平安细胞筑牢第一道防线

  平安的基础在社区、在乡镇。五年来,海东市以创建平安建设品牌为抓手,推进平安细胞、群防群治建设,以“双十星”创建、“五星级文明户”和“美丽乡镇(村)”评选为载体,巩固深化平安社区(村)、平安乡镇等创建活动。全市命名“平安乡镇”91个,“十星级平安社区(村)”52个,“平安家庭”32.7万户,评选“五星级文明户”6424户。

  近年来,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镇乐都路社区不断加大“平安社区”创建力度。乐都路社区主任张珍介绍,为了创建“平安社区”,专门成立了由镇司法所、社区工作人员和辖区离退休法律工作者组成的法律服务团队,通过不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代写诉状,并协助社区调委会调处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居民区、大事不出社区”。

  目前,海东市创建省级平安建设示范点7个、市级平安建设示范点16个、县级平安建设示范点78个,进一步巩固了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徐喜明说,2013年以来,全市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从80.78%逐年提升至87.39%,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从80.52%提高到了84.05%。全市综治平安建设工作不仅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也得到了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认可。下一步将进一步补齐短板,发挥长处,努力把新时期综治平安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海东市的和谐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