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图片头条

分享到:

一张来自雪山脚下的答卷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咸文静    发布时间: 2018-12-14 08:29    编辑: 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讯

  1993年,周毛措走进了玛沁县第一民族小学的校门,几排瓦房,一个土操场,学校的设施单一而又简陋。

  2016年,周毛措将女儿送进了玛沁县第一民族小学的校门,一座座现代化的教学楼,标准化的操场。走进教室,孩子们看着课件上的内容,表情专注而又认真……

  历史总是有着这样的巧合。

  从硬件设施全面提升,到软件实力逐年增强,在改革开放这40年的岁月中,伴随着激情澎湃的时代大潮,这所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它前行的每一步,都在丈量着时代变迁的年轮。

四十年的巨变,让牧区的孩子们享受到了更加优质的教育。

  从无到有,让孩子们知道上学好

  对于玛沁人来说,玛沁县第一民族小学承载了太多的记忆。记忆的开端,源于“零的突破”。

  1959年,原名为红卫小学的玛沁县第一民族小学正式建校,成为县上第一所小学。几间土房,一片空地,便是这所学校全貌。两年后的那个9月,学校搬迁至大武镇,几十个学生,三四个老师,每天清晨,总有琅琅的读书声从这里传出。

  房顶漏了补一补,大门坏了修一修。有学生毕业,有新生入学。寒来暑往,这所学校似乎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可无数个孩子的上学梦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一个个实现。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

  知识改变命运。那深埋在牧民心中的渴望就这样被点燃。

  1983年,家住离县城50公里外的加周和丈夫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们离开世代居住的那片草原,带着3个孩子搬到大武镇。

  为了到县城务工?不!

  为了改善生活?不!

  为了让孩子上学!

  “这家的娃娃找了个好工作,那家的娃娃有了个好前途,说来说去,都是因为念了书。我们放了一辈子羊,不能让孩子们再当放羊娃!”回想起当年的那个决定,64岁的加周脸上依旧写满坚定。

  就这样,三个孩子陆陆续续都被送到了学校。

  此时,对于这所县城的小学来说,基础设施依旧落后。

  土院子,土房子,里面坐着土孩子。所谓的黑板,也只是拿墨汁在墙壁刷出一块而已。为了常用常新,每个周末,老师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要把黑板重新刷好。

  “1993年,我就是在这读的小学,几间教室,一个土操场。如今再回到这儿,竟然有些认不出来。”说起母校的变化,在州上工作的周毛措有些激动。

  时隔多年,在她的脑海中,有一件事情难以忘怀。

  “当年,学校一直想把校园内的路面铺一下,却缺少资金。正好赶上县上铺设新的人行道,当时的学校领导多方协调,将原本铺在路上的旧砖要了回来。在那个周末,校园里上演了一场大会战— —全校老师和年龄大一些的学生齐上阵,将运回来的旧砖铺在自己班级的门前,这样一来,每个班都有了一块自己的活动场所。”周毛措说,学校的老师还将废弃的砖块抬到学校的操场上铺成了一条跑道,这样一来,他们在体育课上跑步时,比以前方便多了。 

  2000年,中专毕业后的花毛措走上了讲台,成为了一小的一名老师。

  “还是一排排的平房,一个土操场。”在花毛措的回忆中,这段历史渐渐立体起来。虽然已经有了200多个学生,十几名老师。可学校的条件,依旧艰苦。

  “教室的门窗关不严实,早上一看,桌凳上一层土。取暖都是在教室里生个炉子,有时候没有煤,周末就一起去草原上捡牛粪。最怕的还是雨雪天气,老师学生个个一身泥。”

  来之不易才备感珍惜。正是因为一路走来经历了风风雨雨,所以,当第一栋教学楼拔地而起时,所有人无不欢呼雀跃。 

  紧接着,接二连三的变化在这里发生了。

  综合楼、图书馆、实验楼、操场、风雨操场……一个个项目相继落地实施,人们印象中的那个一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年后再回首,体育老师阿芳依旧充满着感慨:“我以前总开玩笑说,要是能在退休前带着学生在塑胶操场上一堂体育课,我这一辈子也就没什么遗憾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梦想成真了!”

  两年前,周毛措和女儿成为了校友。当她牵着多杰措毛的手走进校园时,不禁为眼前看到的一切感到震撼。“每天接她们放学,走在这校园里,看着教学楼和操场,听着我女儿说起她在学校发生的故事,我心里都抑制不住兴奋。母校变得越来越好了!”

  正如周毛措所说的那样,当这所焕然一新的学校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视野当中时,犹如海绵一般,将大家的目光吸聚过来,同时又推动了它自身由硬件加强到软件提升的转变。

  从有到优,让孩子们能够上好学

  “2002年,县上实行教改。作为全州的示范点,我们率先拿到了新教材。”从1996年到学校教书,到如今成为一校之长,扎西措一直没有忘记当年“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

  “教材变了,教法也就变了,学生的学法也得跟着改变。”

  没有经验,老师们聚在一起出谋划策;担心效果,上课前,总是先给同事讲上几回。

  2004年,玛沁一小迎来一位年轻的教师。李丙伟从千里之外的河南再次回到这里,站上了他母亲上了一辈子课的讲台。

  “我算是个‘果二代’。”原来,当年李老师的父亲在果洛州财政局上班,他的母亲师范学院毕业后,到一小任教。所以,即便不是在玛沁县长大,但每年李丙伟都会到玛沁县好几次,一小对他来说,并不陌生。

  “印象中,这些年学校变化不大。等我站上讲台,我发现最大的差别还是在教学方面。无论是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习惯,跟内地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李丙伟此言非虚。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所探讨的问题。

  变则通。2005年,一小在全州第一个提出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一名教师优秀与否,有了更多的考核指标,考勤、成绩、工作量、师德师风、公开课……在一切标准更加清晰和公开后,教师们的工作热情也被迅速激发。

  “这样一来,就不再是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在这样一种机制下,你的每一份付出,都有回报。”李丙伟顿了顿,接着说, “还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培训多了。刚到学校那几年,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并不多,可渐渐地,通过国培、省培、对口支援等平台,一系列针对教师的培训渐渐多了起来。外出学习培训让我们能较快地掌握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009年,新一任的校长贡保才旦从上一任老校长手里接过了接力棒,正式担任校长一职。上任之初,他就将提升教师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摆在了第一位。

  “以前教学,一张嘴、一根粉笔,就是一堂课。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坐在底下听。”第一步改变,就是让学生讲,老师听,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这样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白板、课件、电脑、多媒体……新东西接踵而来,让老师们有些应接不暇。

  “没办法,想把学生教好,你自己就得学习,就得进步!”对于贡保才旦这个一直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来说,学校的变化,不能只是从平房到楼房、从土路到水泥路这么简单,更多地,应该是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理念的转变。

  出于这种目的,一场针对老师们的大考缓缓拉开序幕。

  “相比个人,我们更加看到团队的力量。集体备课,彼此出谋划策;相互听课,彼此查漏补缺。特别是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老师们出去学习了很多次。回来后,开展模拟课堂、优质课、诊断课,让老师们迅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李丙伟补充道。

  与此同时,教师队伍的构成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以前不少老师是中专、大专毕业,现在以本科生、研究生为主力。现在学校的老师平均年龄都在35岁左右。年轻化的队伍更加充满活力和激情,但我们也必须从培训、学习等方面入手,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贡保才旦介绍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牧民将孩子送到学校,那个曾经只有几百人的学校,一下子学生人数近千人。想要让这些孩子“上好学”,一方面是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是学校制度的持续完善。对于牧区的学生来说,虫草假由来已久,但随之产生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来,虫草假一放完,孩子们就该回来上学了,可其他学校都在暑假,新课本根本到不了;二来,没有虫草假的普通班学生需要正常上课,一个学校两套制度,管理起来十分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贡保才旦脑海中萌生——取消虫草假。

  事情的进展正如他预想中那般艰难。得知消息后,有近40%的家长反对这个提议。于是,贡保才旦发放调查报告寻找原因,写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引导他们改变想法,在学校召开动员大会进行说明。终于,表示支持的学生家长超过九成。 2014年开始,这个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真的是质的飞跃!我们都赶上了好时代!”贡保才旦说:“这么漂亮的校园,这么现代化的教具,只要我们将教学质量稳稳抓好,我们的学生,一点都不比城里的孩子逊色。”

  从教书到育人,让孩子们变得好上学

  今年38岁的万春香是学校的“人气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和学校的大队辅导员,除了“教书”,她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育人”。

  “我一直把德育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万春香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每周一早晨的举行完升旗仪式后的国旗下讲话,主持、演讲、发红旗,她让学生自主完成整套流程;学校的日常卫生检查等工作,她让学生建立监督岗,进行自查。

  把更多的“权利”留给学生,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然,这所学校最为人称道的特色还属每周五下午的“第二课堂”。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万春香调侃道:“我们的兴趣班规模不大,但课程设置可不少,美术、剪纸、合唱、手工制作……从2003年正式开设到如今,内容已经由原来的4项增加到如今的24项。”

  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学校老师准时走进教室。此时,他们面对的不再是自己班上的学生,而是兴趣小组的学员,他们的身份也转变为泥塑课的指导教师。从2003年在全县率先开展“第二课堂”,如今这堂特色课已经成为玛沁县第一民族小学一张金名片。

  “除了学习,我们还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就拿手工制作来说,几个塑料瓶盖拼在一起,就能完成一幅作品,让孩子们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而小组合作,加强他们直接的沟通与交流,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

  从看成绩到看素质,这种转变在学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孩子一直比较腼腆。今年家族聚餐,我们几个大人起哄让孩子出节目,没想到她站在我们面前又唱又跳还当起了主持人,看着她自信的样子,你不知道我这心里有多高兴。”学生家长扎西吉感慨地说。 

  以素质教育为本,以少先队工作为特色,凭借这一优势,多年来,一小在社会上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1981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红花集体”,201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大队,这也让一小成为玛沁县唯一一所先后两次获得全国性表彰的学校。

  “以前工作忙,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因为平时见面的次数不多,孩子和我并不亲密,但我发现她回家后,和我父母也没有太多的交流。开家长会时,老师也反映多杰措毛性格内向,不太愿意跟同学交流。”2016年,周毛措将女儿多杰措毛转学到一小。虽然也有着诸多顾虑,可不到一个学期,多杰措毛的表现就让她出乎意料。不仅迅速适应了学校的环境,还跟同学一起报了兴趣班。周五晚上周毛措去接她时,人还没有走近,就已经把自己的作品拿了出来。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咱们牧区的学校,素质教育似乎是一个短板。但现在,我已经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周毛措兴奋地说。

  回望历史,59年前,这所学校拉开了教书育人的大幕,一路走来,艰辛却又充满收获。感受当下,这里书声琅琅,成为草原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展望未来,这里必将谱写新的篇章。

  “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结点,凝视玛沁县第一民族小学——这张来自雪山脚下的答卷,让扎西措心潮激荡。

孩子们正在上音乐课。
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基础设施、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孩子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摄影:黄灵燕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