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图片头条

分享到:

黄南:扬帆起航再出发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刘伟 公保安加    发布时间: 2019-02-18 08:19    编辑: 易 娜

  青海新闻网讯 从西宁乘车驶向黄南藏族自治州,路过化隆与尖扎交界处,一座标志性景观建筑“海黄大桥”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这座总投资6亿元的跨黄河大桥是目前西北地区跨径最大的钢混斜拉桥,该桥自去年9月建成通车后,将西宁至黄南州的车程缩短至2小时。

  宏伟的桥身矗立于山峦之间,蔚为壮观。作为连接海东和黄南的重点工程,“牙同高速”结束了黄南州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而海黄大桥正是这条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改革开放四十年,黄南大地换新颜,每一个节点的细微变化,无不回响着黄南人民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

海黄大桥。

  今天的黄南,高楼林立,设施完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特色产业、文化旅游、有机畜牧业得到了质的飞跃,交通脉络和信息化实现全覆盖,生态保护、脱贫攻坚、教育、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从畜牧业发展看黄南

  黄南州草资源丰富、畜品种优良,全州草场面积16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5.06% ,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改革开放之初,黄南州畜牧业结构单一,牧民放牧仅为家庭生活所需,加上群众为了增收过度依赖草原,从而加剧了草场的退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就是要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循环发展。如何实现减畜不减收?这是黄南在改革进程中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2004年,黄南州率先在全省提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工作思路,此后,全州畜牧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迈向现代,发生了深刻的蜕变。

  位于九曲黄河第一弯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拥有60多万公顷的优质牧场,其草质优良,地势平缓,自古就有“香汤沐浴地”的美誉。然而草原优势并没有为河南县带来发展优势, 2016年以前还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县通过以草定畜、退耕还草、草原生态奖机制、游牧民定居工程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现已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

  走进距县城19公里处的赛尔龙乡兰龙村,成群的牦牛如黑珍珠般点缀在草原上。村二社社长叁智告诉记者,自2010年兰龙村成立畜牧业合作社以来,全村各类牲畜存栏发展到15341头(只), 2017年,合作社投资建起乳制品加工厂,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000万元。

  “以前过的是游牧生活,哪里有牧草哪里就是牧民的家,现在全村搬进了明亮的新房,牛羊交给合作社统一管理,不仅解放了劳动力,到了年底还有分红。”三智说道。

德吉村一隅。

  在泽库县,有机畜牧业发展同样如日中天。其中,拉格日畜牧业合作社从当初的36户人家,发展到全村100%牧户将草场、牲畜全部折价入股。合作社理事长俄多说, 2008年以前,拉格日村是全县64个牧业村中最贫困的村,畜牧业合作社成立后,草场没有增加一分,牧民的收入却翻了几番。

  这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畜牧业带来的新景象。如今,黄南州已建成规模养殖场200余家,行走于千里沃野,一个个畜牧业合作社无不涌动着蓬勃发展的生机。

  用“民生温度”感受黄南

  翻开《黄南州地方志》,不难从中找到流逝已久的“黄南印记”。

  改革开放前,黄南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农牧民生活十分贫困,群众吃水难、出行难、看病更难,全州没有一所像样的医院,医疗设备、人员力量尤为紧缺。

  40年来,黄南州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现已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5所,医疗技术人员1434名,其中, 8 家公立医院与11家省级医院开通了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形成了群众看病有补偿,基本医疗服务有保障的可喜局面。

  2018年10月31日,黄南州人民医院成功地为67岁的藏族老人完么才让实施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当内科主任李增志走出手术室时,老人的亲友们顿时围了过来,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院办主任吴琼介绍说,这是州人民医院自去年十月份以来成功实施的第二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藏区历来是冠心病高发区,这两次手术无疑开创了黄南州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先河,实现了州级医院诊疗技术的新突破。

  该医院的惠民创举不止这一件。吴琼说,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院党委决定从2018年10月10日起将住院患者门槛费从1500元降到600元,为此,医院每年要减少1300多万元收入。

  同时,患者可以在医院完成包括就诊、缴费、健康体检、大病救助、健康扶贫减免补助“一站式”结算等多个环节,不用多跑路,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对此,前来就诊的群众连连称赞。“现在小病去镇卫生院就可以看好,如果严重一点,拿着医保卡到县医院或到州医院住院治疗,不仅看病方便,自己花钱也不多。”家住隆务老街的藏族老人多杰说道。

  如果说改革开放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那么这种实惠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感知— —

  197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只有568万元,到2017年达到47.2亿元,增长了829倍,老百姓手里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改革开放以来,近8万名农牧民群众通过游牧民定居、党政军企共建、美丽乡村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定居房;

立仓村的青年们在村广场上表演鼓舞。

  此外,自从建立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区,黄南地区生态保护工作进入了历史上最重视、投入最大、保护与治理成效最明显的时期。

  不得不说,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迅速提高的40年。在这条岁月长河里,黄南州始终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不断释放出改革红利,全州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借文旅之路走进黄南

  丹霞地貌、隆务老城、热贡艺术、传统古村落,还有麦秀国家森林公园、辽阔的大草原……说起黄南,这一张张充满地域色彩的“黄南名片”让人浮想联翩。改革开放之初,黄南州旅游设施简陋,接待能力严重不足,很多景区景点“藏在深闺无人识”,旅游业几乎是空白。

  40年来,黄南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扩大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旅游业迎来大跨越、大发展。截至目前,黄南州已拥有旅游景点和文物保护单位287处,获得国家级文化旅游名称20个,成为西部地区拥有国家级文化旅游桂冠最多的地区之一。

  2014年,同仁县为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在“藏族画家之乡”隆务镇吾屯村启动了热贡文化艺术产业园区建设,项目规划总面积50.6公顷,总投资近8亿元。为此,吾屯村群众积极性高涨,于当年成立了文化旅游专业合作社,采取土地入股和投资入股的方式开发园区,入股资金达5000多万元。

  不经意间,旅游业开始成为黄南州带动多行业、多领域发展的新引擎,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黄南州招商局局长仁青卓玛说,近年来,黄南州以文化旅游招商为主线,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主动“走出去” “请进来”,加大项目资源的推介宣传力度,尤其是天津市对口帮扶黄南州以来,一大批好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投产。

  2011年,天津滨海聚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开发纯净水开发项目,多年来,该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还积极响应国家生态保护号召,建立了300平方公里专属水源保护区。

  仁青卓玛说,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全州上下活力动力竞相迸发,充满了创业兴业的浓厚氛围,在此过程中,政府坚决兑现对投资商的各项承诺,切实保障投资者的投资权益,做到招商、亲商、重商。

  津洽会、青洽会、藏毯展;北京、天津、杭州……随着一个个黄南特色产业招商推介会的举办,开放的黄南热忱迎接着八方来客。

  据悉,仅2017年,黄南州新建续建项目就达到801项,投资突破100亿元大关,创历年之最,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这是改革开放创造的奇迹。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回首40年,黄南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呈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站在新时代,黄南整装再出发,一路高歌猛进。

  视点短评:改革开放重在激发内生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前途命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就包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笔者认为,就黄南而言,目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莫过于脱贫攻坚,如何在此过程中提升内生动力是必须解决好的首要问题。

  首先,要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下决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重点培育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让社会潜能和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其次,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让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能够参与到改革中来,才能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

  近年来,黄南州全面梳理改革任务清单,通过加强政策支持,认真为市场主体开展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同时,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改善民生、脱贫攻坚的主要依托和核心动力,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

  结合“一村一产” “一户一品”多元化发展思路,着力扶持3.9万人实施有机畜牧业、饲草料加工、牛羊繁育、苗木栽培等到户扶贫产业项目,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全覆盖;

  通过给贫困村建设光伏扶贫项目,实施非贫困村集体经济项目,加快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全州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为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夯实了基础。

  此外,不断强化科技和产业创新活力,与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建立“地校合作”关系,实施省级科技项目、科技援青项目,全州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以上。当然,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热情和内生动力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正确的方式方法。

  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切实改变“等、靠、要,软、懒、散”等不良现象,还要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完善群众参与机制,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群众有信心、有干劲,有了积极性,改革开放成果才能得到巩固。

  过去取得的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社会发展仍要靠改革开放。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故事传真:东风拂来美梦圆

  在中国建设银行黄南州支行排起“长龙”等待办理业务的人群中,更藏措心中的焦急在她举手投足间表露无遗— —左手提皮包,右手捧着手机,侧着身伸长了脖子看着前面,期间还不忘接听手机……

  是的!更藏措很忙,尤其是自从姐妹们成立同仁巾帼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专业合作社以来,她便更加的忙碌起来了。

  更藏措出生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吾屯的一个“唐卡世家”。如今,身为“热贡民族文化妇女手工编织基地负责人”和“同仁巾帼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对于42岁的她来说,她的成长历程与热贡艺术产业的发展一样,写满了改革开放的深刻印记。

  “我是一个幸运儿。”更藏措依稀记得自己小时候母亲常用羡慕的眼神,教育贪玩的她: “遇到了这么好的时候,你要是再不努力,就太冤枉自己了!”

  即便是这样,遥想当年,对于那个平凡的家庭来说,由于孩子多,生活依然停留在温饱。因此,初中毕业的更藏措也不得不辍学回家充当劳力。

  吾屯被誉为“唐卡村”,热贡艺术的气息总是在这里最为浓郁。说起唐卡绘画,一如母亲当年羡慕她一样,更藏措也对今天手持画笔,将五颜六色的矿物颜料在洁净的画布上勾勒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艺术品的女孩们充满了羡慕。

  “我从小梦想着像哥哥们一样学习唐卡绘画,长大了当一名唐卡艺人,但那时候,作为一个女孩,这些想法也只能是梦想。”在耳濡目染中,出生在唐卡世家的更藏措,从小对画唐卡充满了兴趣。然而,那个年代热贡唐卡技艺传男不传女的严明“行规”,将充满朝气的更藏措拒之门外。

  等她长成了大人,老一辈唐卡艺人的这种“行规”和“讲究”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悄然发生了变化,很多女孩子都拿起了画笔,遗憾的是更藏措已经过了学习唐卡的黄金年龄。

  “这时候再拿起画笔从头学习唐卡技艺已经很难了,所以我常常拿起针线绣一些简单的刺绣或者偶尔帮家里人为正在制作中的唐卡上上色来过把瘾。”更藏措说,她从来也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能实现从事“热贡艺术”领域的夙愿。但在无形之中,这一变化为更藏措重新打开了一扇通往理想彼岸的大门。 2013年初,在黄南州妇联和天津援建指挥部的扶持下,热贡民族文化妇女手工编织基地项目在吾屯落了地,更藏措成为负责人。

  基地成立5年来,更藏措和村里的几十名妇女一起研究图纸,一起飞针走线,绣出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绣出了属于她们的幸福生活,也为自己圆了从小的艺术梦,亦如唐卡画师们用画笔书写辉煌。 “姐妹们学会了技艺,挣了钱,都扬眉吐气了!”更藏措说。

  去年,更藏措又多了一个“身份” — —同仁巾帼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的成立使妇女们的业务从单一的手工编织拓宽至“热贡艺术”的更多门类,她们在这一年拥有了一个更大的人生舞台。

  “其实,卸掉‘热贡民族文化妇女手工编织基地负责人’和‘同仁巾帼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担子,我也就是个普通的农民,与姐妹们也一样。所以,是时代造就了我和姐妹们及我们的文化产业。”更藏措微笑着说。

  “春风”再度金色谷地,在同仁县热贡唐卡风情小镇的项目规划中,吾屯盘踞唐卡中心地带,将成为热贡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新型渡口,这又将为更藏措和她的姐妹们带来怎样的舞台呢?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