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标题头条

分享到:

消费“马车”平稳发力
——青海经济形势半年报之六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解丽娜    发布时间: 2019-08-03 08:13    编辑: 童洋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今年上半年,青海“三驾马车”齐发力,拉动全省经济实现平稳运行。其中,消费“马车”对GDP贡献率不负众望。1至6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3.66亿元,同比增长6.5%。

  分析消费拉动的要素支撑,扎扎实实、多管齐下的促进工作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促消费始终离不开资金支持。上半年,为稳定消费增长,省商务厅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支持,下达各地促消费资金3300万元,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拉动社零增长贡献较大的限上企业加大支持力度,调动企业促消费积极性,扩大企业销售,有力拉动了全省消费增长。

  促消费亦得益于各类丰富活动的举办。我省商务部门积极组织开展“消费促进月”活动,内容涉及节假日促销活动、重大活动促销、大型商贸企业促消费活动、汽车促销活动、成品油促消费活动、中高端产品促销活动、网络促消费活动、送货下乡促销活动、美食节促消费活动、营造促消费浓厚氛围等十项主题。

  对农牧区4246名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式培训,覆盖面达90%以上,缓解牧区儿童“入园难”问题。

  “人才+特色产业”:把资源“魅力”转化为脱贫“实力”。积极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等输血扶贫方式,大力培养文旅人才,把青海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生物资源转变成助推精准脱贫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依托“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大力提供“订单式”培训服务,让更多的贫困户学会自力更生,由“蹲身拾柿子”转变为“跳起摘桃子”,培育自身“造血”能力。近三年来投入“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培训资金6609万元,举办培训班330期,培训县乡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员、农牧民文化技能技艺人才等27475人次,实现全省各县、乡文化人才培训全覆盖。

  聘请专家授课,举办唐卡、银铜器制作、和日石刻、泥塑、土族盘绣、湟中堆绣、贵南藏绣、果洛及玉树传统手工艺等项目培训31期,让贫困群众掌握脱贫技能,直接受益人群达12000人,全省各州均建成了以唐卡、泥塑、藏绣、堆绣、刺绣、藏毯、玉雕、石雕、手工艺品制作等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大量吸纳当地和周边群众就业,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全省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旅游产业的人员超过106万人,全省243个旅游扶贫村中的131个村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脱贫摘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已成为青海产业扶贫的新支撑,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服务业发展的新龙头,成为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

  依托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光谦院士领衔100多名专家团队,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增加“三区”农牧民收入。研发的系列春油菜品种已成为我国春油菜区主栽品种,在省内种植面积达10余万公顷,实现农民收入15.72亿元;马铃薯优质品种在省内推广面积2.67余万公顷,实现农民收入6.72亿元;推广青蚕系列蚕豆品种2.33余万公顷,实现农民收入5.64亿元。主导饲草品种推广面积5.67万公顷,年增收100元/亩,养殖技术推广覆盖牦牛40万头、生猪9万头,累计实现经济效益1252.8万元,显著增加了农牧民收入。由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支持培养的杰出人才、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舰带领的专家团队,开展马铃薯脱毒和育种研究,建立国内领先的马铃薯四级种薯生产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在全省累计推广种植脱毒马铃薯100余万公顷,青海省也成为全国四大育种基地之一,其中“青薯9号”,仅一个品种在全国推广总量达53.3万公顷,带动增收超过30亿元。

  “人才+健康保障”:严防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针对因病致贫返贫率高、群众疾病谱复杂、基层卫生人才匮乏实际,全省实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优先为深度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招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全科医生,逐步实现城市每万人口、农牧区每所乡镇卫生院配备2名以上全科医生的目标,依托骨干医生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等项目,每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300名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持续开展“健康扶贫冬季暖心服务活动”,2018年组建783支卫生计生人才工作队3600余人,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送政策”义诊活动,对因病致贫返贫户进行医疗规范指导、用药规范,对罹患大病的贫困人口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累计义诊和免费健康体检5万余人次,救治230名贫困大病患者,随访1.3万余名慢性病患者,开展宣传活动510场次,发放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册、健康知识宣传折页30余万份。

  依托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平台及青海大学双聘院士机制,建立“陈孝平院士工作站”和“董家鸿院士工作站”,组织专家深入农牧区实施“包虫病清零”救助活动,累计完成重点人群包虫病筛查约18000余人次,确诊包虫病患者约1900人,在基层医院开展属地规范化手术580余台,青海省包虫病人群平均患病率由2012年抽样调查的0.63%下降到目前普查的0.30%。采用“管理干部+技术人才”选派模式,安排12家省级公立医院150名专业技术人员支援青南地区14个县级公立医院,完成门急诊2.7万人次,抢救危重症病人57余人次,开展手术470例次,开展专题讲座35次,参与会诊520例次、疑难病例讨论400例次,开展教学查房2756次,推广新技术新业务27项,帮助受援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培训人员、开展新技术、学科建设。打造医联体人才共享模式,以人才共享、科研合作、多点执业等为纽带,创建省级公立医院与市县医院之间协同、科室与科室之间协作、医生与医生之间合作、医生与患者之间互动的新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基层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目前已建成医联体95个,覆盖339个乡镇以及社区医疗机构,下派医疗技术人才9671人次,帮助新成立专业科室144个,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554项,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