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为进一步讲好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全面报道我省牢记“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改善民生福祉、推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和丰硕成果,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一线用心用情采访,用群众的语言、身边的变化,真切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大地的生动实践,反映干部群众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牢记嘱托、真抓实干,奋力建设现代化新青海的精彩故事。即日起开设“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专栏,刊发记者采写的报道,敬请关注。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光伏羊”让牧民增收“喜洋洋”。
高原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看着眼前“光伏羊”的膘情,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盖乡哈汗土亥村的马生兴真切感受到,光伏发展带来的好处太多了。
都说,在海南有“两片海”,一片是蓝色的碧波荡漾的青海湖,另一片就是在塔拉滩上用光伏板种下的“蓝色海洋”。
9月5日,记者登上海南州绿色发展园区观光台,昔日“不毛之地”的塔拉滩不再是荒凉、干旱,取而代之的是排列整齐、一眼望不到头的光伏板,绵延到天际线。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擘画的宏伟蓝图。海南藏族自治州紧紧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建成集光伏、光热、风电、装备制造、电力基础设施智能化运维为一体的全球最大的集中连片、统一开发综合示范园区,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清洁能源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光伏风机调试。记者 洪玉杰 摄
截至目前,已建和在建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4314万千瓦,并网装机容量2094万千瓦,在建和新增核准清洁能源项目2220万千瓦,占全省52%。全国乃至世界首条100%清洁能源特高压输电线路“青豫直流”累计输送电量超300亿千瓦时,大力提升了海南清洁能源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最贫瘠恶劣的地方,往往开出最惊艳的鲜花。用“光伏+”作文章,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美好愿景。曾经一片荒漠的塔拉滩一步步成为太阳能光伏板的“蓝海”,在光伏板的“庇护”下,昔日的茫茫戈壁“变身”为草原牧场,而周边牧民也在光伏园区内修羊圈供农牧民饲养“光伏羊”。
“我们家300只羊全在光伏园区里放养,不仅吃得好,还能卖上好价钱,有时我们还在园区打打零工,一天能赚百十块钱。”共和县铁盖乡牧民向占奎挥动牧鞭,言语间满是自信。
在向占奎的记忆中,10多年前的塔拉滩,种田,没水;放牧,没草。而如今成批量光伏板的遮挡,不仅能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而且清洗光伏板的水,更是给这里的植物来了一场定期“补水”。据统计,园区内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覆盖度恢复到80%,水源涵养量大大增加,沙化土地恢复1.49万公顷,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呈现出“双下降”趋势。昔日飞沙走石,如今旧貌换新颜,焕发出勃勃生机,“光伏羊”已然成为海南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的新名片。
借光行风,“风光”生金,当光伏与黄沙相遇,碰撞出的火花还不止如此热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光伏+扶贫”绝对算得上是最亮眼的点。据海南州乡村振兴局局长关却杰介绍,海南州整合3.43亿元扶贫资金,建成总装机容量50.5兆瓦海南州光伏扶贫电站,带动全州173个贫困村72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设置公益性岗位3349个,临时务工累计达2万余人次,有效破解企业招工和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双向难题”。
同时探索实施“光伏生态牧场”试点项目,扩大“光伏羊”养殖规模,培育“绿色光伏羊”品牌,40个光伏电站养殖“光伏羊”2.2万余只,成为群众增收重要渠道。
原本在当地群众眼中的劣势,在清洁能源发展中,变为不可多得的优势,而这优势在实践中不断被事实加以科学证明:
曾经,漫漫黄沙,阻隔了阳光和希望;如今,悠悠绿草,带来了低碳与高质量发展。当光伏与黄沙相遇,变身成为科技感十足的“蓝海”,海南州提出“把光伏发电园区打造成一片生态绿洲”,开始实施塔拉滩生态光伏园区造林绿化工作,每年投资上千万元修建防风固沙及道路景观林、道路绿化、节点景观绿化等工程,聚力建设“生态海南”,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正如海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邱元林所说,“绿色发展是世界潮流,也是海南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必由之路。”海南州清洁能源建设已迈开实质步伐,在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中走在全省前列,已成为海南最亮眼的“金名片”,新能源投资一度成为全州投资的主要拉动力,撬起海南州绿色经济发展“新支点”。
日光灼灼、水势滔滔、风车飞转……绿水青山是生态优势,清洁能源则是发展骄傲,从筚路蓝缕的艰难奋进中走进高质量发展“丰收季”,在塔拉滩上种下“蓝海”之路正越走越宽、越走越快、越走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