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标题头条
【迎接全省两会】牢记嘱托,高地打造展现新作为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宋明慧
发布时间:2024-01-14 07:54:40
编辑:包拓业

    【编者按】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省两会即将召开之际,青海日报今起推出“迎接全省两会”专题报道,充分报道青海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取得的新成就,立体展现青海大地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新气象,为全省两会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敬请关注。

绿水青山带笑颜,万物共生和谐美。焦生福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青海作为青藏高原重要核心区域,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生态责任重大而艰巨。青海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抢抓机遇、实干为要,始终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以更大决心筑就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坚固生态安全屏障。

  今天,生态成为青海的“关键词”,被赋予更深更广的内涵。在孕育壮阔三江的雪域大地上,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成就,绿色发展、生态友好现代化新青海正进阶而上,“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成为青海以绿色作答,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生动写照。

  牢记嘱托

  打造生态文明新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青海考察,两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指明方向路径、擘画奋进蓝图。

  青海以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奋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绿色发展、国家公园示范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七个新高地”,全方位推动更有力度、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

  在全国率先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这是青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积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被不断拓展延伸。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中华水塔”和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构建“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显著改善。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以上,三大江河出省境断面水质优良率持续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连续两年达到100%,年均出境清洁水量在600亿立方米以上,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

  一组组数据印证着青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之树缔结硕果。湿地面积排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7.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7.9%,青海湖裸鲤从保护初期的2600吨恢复到11.4万吨,藏羚羊由最少时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

  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当绿水青山颜值与金山银山价值契合出最大“公约数”,良好生态环境已然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保护生态成为了大家的一致共识和行动。

  打造样板

  国家公园成亮丽“名片”

  建设好国家公园示范省,把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最好样板,协同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全面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加快推进昆仑山国家公园创建申报工作,高标准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国家公园已成大美青海的亮丽名片。

  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全国首属开启了中国国家公园的先河。敢为人先、革新理念、积极求索,青海在一系列体制创新、原创改革的探索中,破解“九龙治水”,打破执法监管“碎片化”,实现生态管护“一户一岗”……历经艰辛付出,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全国首批、排在首位、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公园,面积增加到19.07万平方公里,重要生态区位完整纳入国家公园范围。

  作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之一,体制试点任务圆满完成,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数据平台以及州县分控中心,高质量建成40个标准化管护站,“村两委+”机制持续优化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与此同时,全力以赴高标准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各项创建任务基本完成,初步划定拟建范围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国家公园前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具有青海特色的国家公园群基本成型,为推动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打下了良好基础。

  立足江源、放眼中国,在无中创有、有中争优,一路筚路蓝缕,成就了今天以生态为大的青海。

  坚持建立国家公园统一规范的管理体制,建立了权责边界清晰、所有权和监管权分离、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相向而行、良性互动、有效融合的新型保护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成型。

  逐绿而行

  生态潜力持续释能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生态保护作为优先战略,持续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产业“四地”,今天的青海,保持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定力,稳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各行各业正在向绿而生、逐绿而行,自然禀赋正转化为发展优势。

  水丰、光富、风好、地广的自然禀赋愈加凸显,昔日的发展劣势已经成为青海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抓住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依托资源禀赋,聚焦“双碳”目标,青海持续扩大基地规模、补齐电网短板、突破调储瓶颈、加快电能替代、提升消纳能力,清洁能源迈入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新阶段,产业正借“风光”竞逐发展“新”赛道。

  “青海绿电”实践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印证着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双优势;青豫特高压成为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外送通道,把源源不断的电能转化为经济动能,杭州亚运会用上青海“绿电”;青海高景、阿特斯、天合等企业落户青海,从上游原材料、组件加工生产到下游的并网发电再输送,产业链条的延伸延展;加快推动零碳产业园区先行示范,“绿电”优势吸引一批技术先进、绿色低碳、具备产业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项目落地园区。

  不断加快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青海省6万千瓦/60万千瓦时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哇让、同德、南山口等3个项目取得核准,实现了青海抽水蓄能项目核准零的突破。

  致力于“双碳”目标实现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清洁取暖步伐加快,目前已重点实施了玛多、兴海、共和、同德、贵南、河南等县清洁取暖示范县建设,并积极推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西宁市相继纳入国家试点范围。

  如今,光伏已经不单单是产业发展,更是光伏“+”效益的不断凸显,以光伏项目建设驱动生态治理,光伏园区内平均风速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植被覆盖度提高,并积极推进“光伏生态牧场”试点项目建设,扩大光伏羊养殖规模,培育绿色光伏羊品牌,直接或间接带动群众稳定创收。

  以生态立、凭生态进、借生态兴,在保护生态的定量中拓展高质量发展的增量,生态保护成果惠及民生改善,也辐射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奋楫笃行再启航,牢记“国之大者”,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为抓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努力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青海实践,绿水青山定将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推荐阅读
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体会议召开
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
青海省体育系统“大充电”促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青海21个品种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拟入选名单
青海青新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青海西宁:全面完成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青海西宁:78个服务站点温暖户外劳动者
24H热点
【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在推动高...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
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
黄晓薇在青海甘肃调研时强调 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陈刚在参加指导同仁市委常委会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
【央媒看青海】青海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2023,我们这样走过】绘绿色生态画卷 让山川湖海...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工作推进会召开 陈刚讲...
陈刚吴晓军在民和县调研时强调 扎实有效推进灾后恢...
热点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河湟谷地唱响全域旅游“四季歌”——走进海东看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2023,我们这样走过】青海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湿地资源管护工作 玉树隆宝滩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新增3处国家重要湿地
【2023,我们这样走...
近距离感受“龙凤呈祥”智能动车组列车
近距离感受“龙凤呈...
【回眸2023】修路建馆,脑山村里喜事多
【回眸2023】修路建...
“石榴籽”步行街 升腾浓浓烟火气
“石榴籽”步行街 升...
再现明清壁画的高光时刻——记归国返乡临摹补绘瞿昙寺壁画的刘觖
再现明清壁画的高光...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2023年1月至11月青海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9.6亿元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省城东区:冬日惠农暖民心 乡村振兴添活力
省城东区:冬日惠农...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迎接全省两会】牢记嘱托,高地打造展现新作为

青海日报
2024-01-14 07:5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迎接全省两会】牢记嘱托,高地打造展现新作为

青海日报
2024-01-14 07:5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迎接全省两会】牢记嘱托,高地打造展现新作为

  • 2024-01-14 07:54:40
  • 来源:青海日报

    【编者按】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省两会即将召开之际,青海日报今起推出“迎接全省两会”专题报道,充分报道青海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取得的新成就,立体展现青海大地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新气象,为全省两会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敬请关注。

绿水青山带笑颜,万物共生和谐美。焦生福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青海作为青藏高原重要核心区域,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生态责任重大而艰巨。青海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抢抓机遇、实干为要,始终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以更大决心筑就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坚固生态安全屏障。

  今天,生态成为青海的“关键词”,被赋予更深更广的内涵。在孕育壮阔三江的雪域大地上,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成就,绿色发展、生态友好现代化新青海正进阶而上,“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成为青海以绿色作答,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生动写照。

  牢记嘱托

  打造生态文明新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青海考察,两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指明方向路径、擘画奋进蓝图。

  青海以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奋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绿色发展、国家公园示范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七个新高地”,全方位推动更有力度、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

  在全国率先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这是青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积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被不断拓展延伸。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中华水塔”和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构建“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显著改善。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以上,三大江河出省境断面水质优良率持续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连续两年达到100%,年均出境清洁水量在600亿立方米以上,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

  一组组数据印证着青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之树缔结硕果。湿地面积排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7.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7.9%,青海湖裸鲤从保护初期的2600吨恢复到11.4万吨,藏羚羊由最少时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

  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当绿水青山颜值与金山银山价值契合出最大“公约数”,良好生态环境已然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保护生态成为了大家的一致共识和行动。

  打造样板

  国家公园成亮丽“名片”

  建设好国家公园示范省,把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最好样板,协同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全面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加快推进昆仑山国家公园创建申报工作,高标准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国家公园已成大美青海的亮丽名片。

  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全国首属开启了中国国家公园的先河。敢为人先、革新理念、积极求索,青海在一系列体制创新、原创改革的探索中,破解“九龙治水”,打破执法监管“碎片化”,实现生态管护“一户一岗”……历经艰辛付出,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全国首批、排在首位、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公园,面积增加到19.07万平方公里,重要生态区位完整纳入国家公园范围。

  作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之一,体制试点任务圆满完成,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数据平台以及州县分控中心,高质量建成40个标准化管护站,“村两委+”机制持续优化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与此同时,全力以赴高标准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各项创建任务基本完成,初步划定拟建范围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国家公园前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具有青海特色的国家公园群基本成型,为推动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打下了良好基础。

  立足江源、放眼中国,在无中创有、有中争优,一路筚路蓝缕,成就了今天以生态为大的青海。

  坚持建立国家公园统一规范的管理体制,建立了权责边界清晰、所有权和监管权分离、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相向而行、良性互动、有效融合的新型保护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成型。

  逐绿而行

  生态潜力持续释能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生态保护作为优先战略,持续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产业“四地”,今天的青海,保持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定力,稳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各行各业正在向绿而生、逐绿而行,自然禀赋正转化为发展优势。

  水丰、光富、风好、地广的自然禀赋愈加凸显,昔日的发展劣势已经成为青海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抓住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依托资源禀赋,聚焦“双碳”目标,青海持续扩大基地规模、补齐电网短板、突破调储瓶颈、加快电能替代、提升消纳能力,清洁能源迈入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新阶段,产业正借“风光”竞逐发展“新”赛道。

  “青海绿电”实践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印证着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双优势;青豫特高压成为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外送通道,把源源不断的电能转化为经济动能,杭州亚运会用上青海“绿电”;青海高景、阿特斯、天合等企业落户青海,从上游原材料、组件加工生产到下游的并网发电再输送,产业链条的延伸延展;加快推动零碳产业园区先行示范,“绿电”优势吸引一批技术先进、绿色低碳、具备产业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项目落地园区。

  不断加快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青海省6万千瓦/60万千瓦时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哇让、同德、南山口等3个项目取得核准,实现了青海抽水蓄能项目核准零的突破。

  致力于“双碳”目标实现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清洁取暖步伐加快,目前已重点实施了玛多、兴海、共和、同德、贵南、河南等县清洁取暖示范县建设,并积极推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西宁市相继纳入国家试点范围。

  如今,光伏已经不单单是产业发展,更是光伏“+”效益的不断凸显,以光伏项目建设驱动生态治理,光伏园区内平均风速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植被覆盖度提高,并积极推进“光伏生态牧场”试点项目建设,扩大光伏羊养殖规模,培育绿色光伏羊品牌,直接或间接带动群众稳定创收。

  以生态立、凭生态进、借生态兴,在保护生态的定量中拓展高质量发展的增量,生态保护成果惠及民生改善,也辐射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奋楫笃行再启航,牢记“国之大者”,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为抓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努力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青海实践,绿水青山定将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作者 宋明慧
编辑:包拓业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