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片头条
万分之一概率 续写生命奇迹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徐变银 张静
发布时间:2024-03-25 09:04:29
编辑:张欣悦
screenshot-1711319097421

出仓后,医生叮嘱患者注意事项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她自己走出来了!”3月23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病科,患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丽丽(化名)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顺利出仓。这是我省首例由中华骨髓库配型成功的成人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让一个19岁的年轻生命得以延续。

  病魔来袭

  “真的非常感谢你们,给患者带来希望。”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耿惠一见到运送造血干细胞的专员,再次表示了感谢。

  3月7日21时15分,中华骨髓库配型成功的造血干细胞,由专员连夜从河南送至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接到这份救命的造血干细胞后,立即进行了移植手术。

  按照骨髓库捐献“双盲原则”要求,非亲缘供者和受捐者之间身份信息是互相保密的。对于患者及家属来说,能够通过中华骨髓库成功匹配到全相合的造血干细胞供者,何其幸运。

  丽丽是一名高三学生,3年前因晕厥、耳鸣、全身乏力、月经量明显增多等症状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面对病魔,丽丽开始了漫长的治疗之路。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医生尹启超介绍,年龄小于40岁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首选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无HLA相合同胞供者首选免疫抑制治疗联合促造血治疗。

  由于丽丽没有直系亲属,只能进行免疫抑制治疗。遗憾的是,前期经过治疗,丽丽的病情并没有好转。且反复输血导致她体内铁负荷超载,对心脏及其他脏器带来一定损伤。到处奔波就医的经济压力让丽丽的家庭不堪重负,也让她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

  万分之一

  2023年7月,丽丽的家人得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曹易耕博士来青海开展工作,帮助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成功完成多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1例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便立即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求医。

  曹易耕是中组部、团中央第23批来青博士服务团成员,目前挂职期虽已满,但她仍关心着青海医疗事业的发展。得知丽丽的情况后,曹易耕经过检查预评估,建议患者进行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告诉患者家属可以考虑在青海省内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能在家门口完成移植,对丽丽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这将会减少一大笔就医费用。在医院的帮助下,丽丽家人立即向中华骨髓库提交了造血干细胞配型的申请。

  “要获得中华骨髓库的配型捐献,医院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而非血缘匹配成功的概率很低,大概是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曹易耕说。

  2023年10月,曹易耕与血液科主任耿惠沟通后,将患者收住入院进行移植前评估,专家团队经过多次反复沟通后制定了详细周密的移植计划。为确保成功开展移植手术,医院药学科、输血科、检验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学科均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

  幸运的是,医院很快收到了丽丽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消息。与中华骨髓库确定干细胞回输的时间后,耿惠按照计划如期进行移植前预处理。

  一波三折

  就在预处理的最后一天,医院接到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来电告知,供者在干细胞动员(为满足移植需求,需要通过注射药物来加速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将其释放到外周血中)过程中,出现了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很有可能无法进行干细胞采集。

  此时,丽丽在接受了全程预处理药物后,骨髓已是清空状态,几乎没有免疫功能。收到消息后,耿惠第一时间联系了曹易耕,启动了应急预案,立即和多家脐血库联系配型。同时,中华骨髓库争分夺秒和全国多个分库紧急配型。

  就在大家万分紧张的时候,第二天一早,中华骨髓库的工作人员传来好消息,供者的情况好转了,并坚决要求动员和采集干细胞。3月7日晚,接到中华骨髓库专员送来的造血干细胞后,这份“生命种子”随即被注入到丽丽体内。

  “接下来就是等待供者的干细胞在患者骨髓腔内生根发芽,同时要积极应对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感染等并发症。”曹易耕叮嘱耿惠,在这期间患者发生腹泻、皮肤软组织感染、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都要在第一时间处理。

  迎来“重生”

  “姐姐,我的细胞开始生长了!”……3月18日,在输注干细胞后的第11天,丽丽的血常规中白细胞开始逐渐上升,一见到护士陈丰香,丽丽开心地分享这份喜悦。

  “我也看到了,医生说你很快就能出仓了,加油!”陈丰香说,丽丽是个非常乐观的女孩,即使身体出现不良反应,特别难受的时候,也非常配合治疗。身体状况好的时候,她还会通过听音乐、唱歌让自己放松,大家都为她鼓劲加油。

  在血液科诊疗中心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照护下,丽丽渡过了一道道难关,身体各项指标逐渐好转,3月23日顺利出仓,她也迎来了“重生”。

  “我答应过你,一定会让你康复后参加高考,今天你出仓,我特意从天津飞回青海来看你。出仓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后面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遇到不舒服,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医护人员……”曹易耕反复叮嘱丽丽。

  耿惠介绍,此次成人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成功,填补了我省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意味着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又跃上新台阶,对科室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让全省及周边地区的血液病患者多了一份治愈的希望。

推荐阅读
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陈刚主持
便民“集市”进社区 服务“便”民心
青海省市场监管部门“铁拳”行动见成效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拟聘任省委法律顾问公示
关于第三十四届青海新闻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青海乌兰:为全年粮食生产夯实根基
西宁城中区:共建服务 扩大百姓“幸福圈”
24H热点
3月23日青海新闻联播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风采】他,从军营迈着“正步”...
【一学三促·万名干部下乡】兜出满满“干货” 留住...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尽显奇思妙想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尽显奇思妙想
黄南州成功打造7个省级“红色共享阵地”
一条人气街,升腾起百年韵味烟火气——聚焦“下南...
愿以深爱 守护“星星”——记2023年“青海好人”王静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文旅赋...
【祖国好 家乡美】只为家园更美丽——“春访祁连山...
热点图片
同赛高速建设加快推进
同赛高速建设加快推进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风采】他,从军营迈着“正步”走进群众心房——记果洛州甘德县岗龙乡龙木且村第一书记潘敬浩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
【一学三促·万名干部下乡】兜出满满“干货” 留住“稳稳”信心
【一学三促·万名干部...
西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精彩举行
西宁:青少年科技创...
海东:提升全民节水意识
海东:提升全民节水意识
青海乐都:马铃薯种植实现全程机械化
青海乐都:马铃薯种...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尽显奇思妙想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心动西宁·商爆全城”消费主题活动再升级
“心动西宁·商爆全城...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万分之一概率 续写生命奇迹

西海都市报
2024-03-25 09:0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万分之一概率 续写生命奇迹

西海都市报
2024-03-25 09:0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万分之一概率 续写生命奇迹

  • 2024-03-25 09:04:29
  • 来源:西海都市报
screenshot-1711319097421

出仓后,医生叮嘱患者注意事项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她自己走出来了!”3月23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病科,患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丽丽(化名)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顺利出仓。这是我省首例由中华骨髓库配型成功的成人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让一个19岁的年轻生命得以延续。

  病魔来袭

  “真的非常感谢你们,给患者带来希望。”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耿惠一见到运送造血干细胞的专员,再次表示了感谢。

  3月7日21时15分,中华骨髓库配型成功的造血干细胞,由专员连夜从河南送至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接到这份救命的造血干细胞后,立即进行了移植手术。

  按照骨髓库捐献“双盲原则”要求,非亲缘供者和受捐者之间身份信息是互相保密的。对于患者及家属来说,能够通过中华骨髓库成功匹配到全相合的造血干细胞供者,何其幸运。

  丽丽是一名高三学生,3年前因晕厥、耳鸣、全身乏力、月经量明显增多等症状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面对病魔,丽丽开始了漫长的治疗之路。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医生尹启超介绍,年龄小于40岁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首选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无HLA相合同胞供者首选免疫抑制治疗联合促造血治疗。

  由于丽丽没有直系亲属,只能进行免疫抑制治疗。遗憾的是,前期经过治疗,丽丽的病情并没有好转。且反复输血导致她体内铁负荷超载,对心脏及其他脏器带来一定损伤。到处奔波就医的经济压力让丽丽的家庭不堪重负,也让她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

  万分之一

  2023年7月,丽丽的家人得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曹易耕博士来青海开展工作,帮助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成功完成多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1例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便立即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求医。

  曹易耕是中组部、团中央第23批来青博士服务团成员,目前挂职期虽已满,但她仍关心着青海医疗事业的发展。得知丽丽的情况后,曹易耕经过检查预评估,建议患者进行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告诉患者家属可以考虑在青海省内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能在家门口完成移植,对丽丽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这将会减少一大笔就医费用。在医院的帮助下,丽丽家人立即向中华骨髓库提交了造血干细胞配型的申请。

  “要获得中华骨髓库的配型捐献,医院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而非血缘匹配成功的概率很低,大概是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曹易耕说。

  2023年10月,曹易耕与血液科主任耿惠沟通后,将患者收住入院进行移植前评估,专家团队经过多次反复沟通后制定了详细周密的移植计划。为确保成功开展移植手术,医院药学科、输血科、检验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学科均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

  幸运的是,医院很快收到了丽丽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消息。与中华骨髓库确定干细胞回输的时间后,耿惠按照计划如期进行移植前预处理。

  一波三折

  就在预处理的最后一天,医院接到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来电告知,供者在干细胞动员(为满足移植需求,需要通过注射药物来加速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将其释放到外周血中)过程中,出现了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很有可能无法进行干细胞采集。

  此时,丽丽在接受了全程预处理药物后,骨髓已是清空状态,几乎没有免疫功能。收到消息后,耿惠第一时间联系了曹易耕,启动了应急预案,立即和多家脐血库联系配型。同时,中华骨髓库争分夺秒和全国多个分库紧急配型。

  就在大家万分紧张的时候,第二天一早,中华骨髓库的工作人员传来好消息,供者的情况好转了,并坚决要求动员和采集干细胞。3月7日晚,接到中华骨髓库专员送来的造血干细胞后,这份“生命种子”随即被注入到丽丽体内。

  “接下来就是等待供者的干细胞在患者骨髓腔内生根发芽,同时要积极应对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感染等并发症。”曹易耕叮嘱耿惠,在这期间患者发生腹泻、皮肤软组织感染、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都要在第一时间处理。

  迎来“重生”

  “姐姐,我的细胞开始生长了!”……3月18日,在输注干细胞后的第11天,丽丽的血常规中白细胞开始逐渐上升,一见到护士陈丰香,丽丽开心地分享这份喜悦。

  “我也看到了,医生说你很快就能出仓了,加油!”陈丰香说,丽丽是个非常乐观的女孩,即使身体出现不良反应,特别难受的时候,也非常配合治疗。身体状况好的时候,她还会通过听音乐、唱歌让自己放松,大家都为她鼓劲加油。

  在血液科诊疗中心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照护下,丽丽渡过了一道道难关,身体各项指标逐渐好转,3月23日顺利出仓,她也迎来了“重生”。

  “我答应过你,一定会让你康复后参加高考,今天你出仓,我特意从天津飞回青海来看你。出仓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后面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遇到不舒服,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医护人员……”曹易耕反复叮嘱丽丽。

  耿惠介绍,此次成人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成功,填补了我省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意味着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又跃上新台阶,对科室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让全省及周边地区的血液病患者多了一份治愈的希望。

作者 徐变银 张静
编辑:张欣悦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