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日前,商务部公布了第二批186个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成功入选。
作为高原内陆省份,青海大部分县域属于高海拔地广人稀牧区、欠发达农村地区,县域商业发展基础与其他省份相比较为薄弱。那么,湟中区何以成为全国县域商业创新发展的典范?让我们一起跟随记者走进湟中区,找寻当地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翻看“湟中范本”在高原大地上写就的新篇章。
“一站式购物”——家门口就是“小商品城”
“现在,镇上开了大的商贸中心,不仅买东西方便,还就近解决了我的就业问题,真好!”10月23日,在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集贸中心东哥商贸城,赵娟一边梳理着当日的生鲜用品一边向记者说。
刚试营业一周的东哥商贸城宛如一座“小商品城”,从负一楼品类齐全的生鲜超市,到一楼货源充足的零售百货,再到二楼、三楼款式新颖的服装鞋帽及家电卖场,对于两头不接县城的田家寨镇来说,这里一站式的购物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极大便利。
2022年,财政部、商务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印发《关于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的通知》;2023年,商务部等9部门出台《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大力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青海省商务厅联合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出台工作方案和相关制度办法,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推动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让农牧区各族群众和广大商贸企业切实享受到国家政策红利。
“我以前是镇上的小个体户,两年前通过湟中区商务部门的扶持,扩大店面规模,建起了四层的东哥商贸城。目前,试营业期间每天的营业额达到1.8万元左右。商城是源头工厂进货,货源稳定、价格实惠,镇上和周边乡村的老乡都愿意来这里买东西。”东哥商贸城老板刘胜栋说。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全面促进农村消费的必然选择。在县域商业体系中,各类商超、百货、菜市场等是终端触角,和群众“零距离”接触,消费体验直接影响着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离东哥商贸城不远处,全新改造升级的田家寨镇特百惠购物广场也为镇上百姓购物带来不少便利。“我们联合多家超市建立联合采购联盟,不仅价格更优惠、质量有保证、种类也很丰富,老乡们日常所需都能在这里一站式购齐。”特百惠购物广场负责人吴三标向记者介绍。
新的商贸中心开业,老店加快升级改造“旧貌换新颜”。为升级乡镇商贸中心,湟中区按照“基础提升、下沉补足”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将人口集聚、区位优势明显的鲁沙尔镇、田家寨镇及多巴镇等乡镇作为补齐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短板,提振县域消费的重点,推进折扣仓、购物、餐饮等新业态融合,推动乡村“夫妻店”“家庭店”个转企、提档升级,打造高品质购物中心,目前已改造升级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1个,乡镇商贸中心及集贸中心6个,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经营主体多元化、规范化发展,带动创业就业60余人,平均助农增收300余元。
“标准化仓储”——商品配送服务“迭代升级”
走进位于湟中区甘河滩镇上营村邵祥商贸有限公司的仓储配送中心,整个仓储环境明亮宽敞,分区清晰,干净利落。钢制高位货架上速食区、饮品区、酒水区分门别类有序码放着各类食品百货,标准化托盘,停放有序的中型运输车,忙里忙外的货运叉车……从库房到院落,全新升级的仓库生动诠释着湟中区探索实践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大型流通企业下沉农村,强化保障的思路和举措。公司负责人李发霞说:“和过去环境差、管理落后的仓库相比,如今改造升级的标准化仓储不仅降低了经营损失,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农村消费市场因渠道不畅等因素导致的低质劣质商品在乡村盛行的问题。”
据李发霞介绍,以前货运都是人工,一车货物需要6个人6个小时卸运完,通过升级改造,现在搬运全部换成了叉车、托盘,3个人2个小时就能干完。去年,公司还新添置了配送车,配送效率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配送中心与品牌厂家签合同,由厂家直接发货,乡镇小超市95%以上的商品都能配齐,更好地保障了乡村市场的货源供应和商品品质。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邵祥商贸公司大力加强信息化服务。在手机微信端由邵祥商贸有限公司开发的小程序中,有4000多种商品,村里的店主们看图就可以下单,接到订单后仓储中心直接配货送货上门。目前,企业的配送体系已覆盖包括湟中区在内及周边的20多个乡村、1700多个网点。“在各级商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配送中心2023年营业额达到2000万元,希望今年做得比去年好。”公司总经理张生虎接受记者电话采访,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
为拓宽产品下行渠道,丰富乡镇超市品类,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湟中区引导本土民惠食品有限公司、邵祥商贸有限公司,依托自身多年扎根乡镇基层的经验,以镇、村两级为重点下沉供应链,建设区域中转仓、乡镇前置仓,为镇村零售点、个体商户提供集中采购、分拣装车、统一配送和库存管理等服务,目前,配送范围覆盖全区8镇76村。
同时,积极推动商品服务下沉,为每个乡镇不少于5个末端网点提供改善货架商品陈列、优化门头设置、独家品牌代销等服务,提升农村群众消费购物体验,实现农村地区网点提质扩容和刺激消费双赢。
“统仓共配”——打通三级物流“任督二脉”
物流是湟中区发展县域商业体系的一大难题,而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所倚靠的关键恰恰就是物流。
为健全物流配送体系,近两年,湟中区在省商务厅的指导下,积极推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引导邮政、供销、快递、商贸等物流主体加强市场化合作,发挥流通企业自建物流优势,开展日用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共同配送服务。
在位于湟中区多巴镇的青海博誉物流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的统仓共配中心,经过扫描仪器分拣的快递包裹根据不同的配送地址精准投入不同隔断,等待着快递员的装运配送。
“今天早上已经操作两个多小时了,有3万多件。”公司负责人李善繁介绍,“我们通过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项目共投资800多万元,政府补贴了300多万元,整合了中通、圆通、韵达、申通、极兔5家快递公司和邮政快递,建了这条自动分拣线,建设统仓共配中心。从资金、设备到具体运营车辆上,商务部门都给予了大量支持。”
目前,博誉物流的统仓共配中心已覆盖了湟中区约三分之二区域,包括10个乡镇和1个街道社区,服务于65个乡村网点。快递员一次将5家的快件共同配送,既提高了快递分拣和派送时效,又节约了物流成本。与改造前相比,升级改造后每天的快递增长了1万多件。同时,顾客取件也更加方便。
据湟中区商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解决农村物流配送问题,湟中区着重在“西”“南”两头发力,在区政府所在地鲁沙尔镇,采取政府主导模式,统一由邮政公司整合中通、申通、韵达、圆通、极兔等快递公司站点资源,统一进行分拣。
而多巴镇作为西宁城市副中心,寄递配送市场化程度高,因此,湟中区鼓励企业采取融合发展模式,由青海博誉物流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牵头,采取“N+1”共同出资成立快递联盟,以邻村站点整合、降本增效为出发点,实现多巴周边10个乡镇快递配送服务覆盖100%。
目前,湟中区整合县域快递物流资源达80%以上,实现了380个建制村快递到村率100%,县域寄递物流平均价格下降,配送时限大大缩短。同时,持续优化基层站点“一站多能”服务功能,为站点配齐了快递柜、货架、高拍仪等,在快递收发之余,为村民提供生活用品采购、费用代收代缴等多样化服务,推动农村寄递物流提质增效,努力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畅通物流“神经末梢”,升级县域商业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乡村物品供应链渠道……湟中区通过升级扩展多方配置,建设高效特色的县域商业体系样本,不断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激发县域消费潜能,成功打造了新时代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