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片头条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纪念“两路”通车70周年】
莫河驼场:驼铃声中的探路者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西藏日报青海日报青藏线联合报道组
发布时间:2024-11-07 08:51:27
编辑:张欣悦
俯瞰莫河骆驼场。吴占云 张多钧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离开格尔木后,车窗外的草地逐渐多了起来,路两边甚至出现了几头骆驼。8月24日,抵达茶卡镇休息一晚后,采访组便前往了此次目的地——莫河驼场。

  莫河骆驼场位于柴达木盆地东沿,茶卡镇以南约18公里处。这里,曾是驼铃声声、风沙漫天的古道,如今已发展成为集农牧业、工业、旅游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但驼场内历史陈列馆,散发着岁月气息的怀旧建筑,无一不在讲述着,这个在驼铃声声中,孕育无数探路者的摇篮,是如何在交通闭塞的年代闯出一片“天路”。

  探路者的使命:红色记忆中的莫河驼场

  “莫河”,蒙古语意为“圆弯角”,这片土地因水丰草茂、河流蜿蜒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曾是“茶卡骆驼选育场”,隶属于马步芳的一个骑兵营,主要用于驮运茶卡盐湖的青盐到西宁等地交易。

  1954年,“茶卡骆驼选育场”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国营青海省柴达木骆驼场,后演变为今天的青海省柴达木农垦集团莫河骆驼场。

  走进莫河驼场青藏驼队历史陈列馆,记者仿佛穿越回那段峥嵘岁月。馆内陈列着几十件国家级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驼工的艰辛与奉献。

  陈列馆馆长张存虎深情地讲述着驼工的故事:“1951年,577名驼工牵着1300峰骆驼,随十八军西北独立支队进藏,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完成进军西藏的伟大使命。”

  众多陈列实物中,记者看到一面保存完整的五星红旗。张存虎介绍,这是1951年8月,独立支队的战士和驼工一起横渡通天河、翻越唐古拉山,首次完成进藏运输任务时第一面挺进拉萨的五星红旗。

  经过近70年的发展,莫河驼场已从最初的物资运输总队,演变成为集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经济林开发利用、盐湖露天开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目前,驼场共有土地面积47.2万亩(3.15万公顷),盐湖面积3052.5亩(203.5公顷),是全国农垦百家良种企业之一,也是国家级青海骆驼和柴达木绒山羊保护场和原种场。

  探路者的延续:三代驼工的坚守铭记

  漫步莫河驼场,旧时的建筑依旧保留着,低矮的平房、充满怀旧气息的职工宿舍、食堂、电影院、礼堂、广场、学校……带领采访组参观驼场的是一位内向拘谨的小伙子——张尚云。

  张尚云是驼三代,自小在莫河驼场长大,长大后选择留在这里继续工作,和他一样选择留在驼场的驼三代并不多。

  张尚云的外公马维雄是甘肃民勤人,1952年来到莫河。1953年11月,跟随西藏运输总队执行运粮援藏任务,保障西藏军民物资供应。

  可惜的是,张尚云记事时,外公早已因工受伤退休,回了甘肃武威市民勤县,而张尚云跟随父母生活在莫河驼场。因此,关于驼队和外公的事儿,大部分是从老一辈驮工那里听来的。

  “听说当时驼队有个顺口溜:出谋定计孙兆存,胆大心细马维雄。”这段顺口溜和莫河驼场历史陈列馆展柜里外公的名字是他对于外公英雄岁月的全部了解。

  驼三代中,今年50多岁的张尚云算是年长的那一个,所以,他从老驼工那里听说的故事也较为全面深刻。

  在那个物资匮乏、通讯简陋的年代,驼工需要牵着骆驼,带着物资,闯戈壁、过草地、蹚沼泽地、翻越雪山,忍受寒风雪暴,还要时不时留意野兽。

  有个已经去世很多年的老驮工曾跟张尚云说过,那时每天早上醒来,队长都会清点一下人数,不是怕谁跑了,而是看谁牺牲了……

  出一次任务不亚于闯一趟鬼门关,每次出任务的驼工都会跟家里的妻儿仔细嘱咐,生怕这一别就是永别。

  探路者的信念:驼铃声中的敬仰与传承

  “我记得以前有位老驮工是专门负责‘善后’工作的,就是跟在队伍后面,安置牺牲的驮工。”张尚云面露感慨,回忆着老驮工的话。

  牺牲的驮工一部分能带回来,让家人处理后事,但很大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只能就地找个好地方安葬。

  他至今记得那名老驮工捶着胸口不住叹息,他那时看见路边的土堆都哀恸不已,生怕里面安葬着他的战友。

  那时的张尚云并不明白老驮工眼神中的哀伤,毕竟他也只是个在驼场子弟学校上学的孩子。

  但有些东西有些精神,其实并不需要理解。成年后的张尚云留在驼场成为一名驼场职工,问及缘由,张尚云只是说:有人需要记住,记住这个地方的渺小与伟大。

  采访的最后,张尚云带记者来到驼场,他看着一只前阵子刚出生的小骆驼,又望向远方一望无际的戈壁草原。

  “很难想象那些年,他们是怎么牵着骆驼,翻山越岭运送物资的。每当我想起那些故事,心中就充满了对先辈的敬仰。”张尚云的眼神变得深邃,仿佛穿越了岁月的长河。

  记者不由想象着那些画面:骆驼队在广袤的草原、荒芜的戈壁滩、素白的雪地、泥泞的沼泽中缓缓前行,驼铃声声,悠扬而深远,如同古老的诗篇,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传奇与沧桑。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拉长,与大地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壮丽而又艰辛的画面。

  【记者手记】

  在辽阔的柴达木盆地东沿,记者一行踏入了历史悠久的莫河驼场。这里曾是驼铃声声、风沙漫天的古道,如今已转型为集农牧业、工业、旅游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驼场内,历史陈列馆中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驼工们的艰辛与奉献,令人动容。张尚云,这位驼三代职工,深情地讲述着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他们曾牵着骆驼翻山越岭,完成进军西藏的伟大使命。行走在驼场,记者感受到岁月的痕迹与变迁。那些低矮的平房、怀旧的职工宿舍,无不诉说着往日的故事。看到新生的小骆驼在草地上嬉戏,记者的心中不禁涌起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敬意,这片承载了无数驼工梦想与牺牲的土地,如今正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德吉央宗 彭婧 张多钧 张晓明 黄志武 薛莹 吴占云 索朗多拉)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吴晓军:让脱贫成果成色更足 乡村振兴底色更亮
青海药监多重发力 药品安全形势再巩固再提升
青海省2024年“爱我国防”大学生主题演讲大赛举行
青海新闻网有限公司招聘总成绩及体检等事项通知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青海大通:“预警哨兵”上岗 守护群众出行安全
青海德令哈:“荒凉之城”逐绿前行
24H热点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希望...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让每一颗“红星”都闪光
【经济聚焦】解读“领跑”县域商业的“湟中范本”
【进博会青海进行时·图片看进博】“蓄”势待发,解...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纪念“两路”通车70周年】...
青海省大通县发现中国藓类植物新记录种
习近平在湖北考察调研
青海乐都: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班开班
青海西宁生物园区:助企帮销促发展 激发消费新活力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幕后之“音”,绘就民族...
热点图片
来沙索麻村感受碧水丹山
来沙索麻村感受碧水丹山
【进博会青海进行时·图片看进博】“青海省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装展区引无数参观者驻足
【进博会青海进行时·...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让每一颗“红星”都闪光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
【进博会青海进行时·图片看进博】“蓄”势待发,解码能源变革路
【进博会青海进行时·...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纪念“两路”通车70周年】藏青工业园:青藏高原的“生命中转站”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
青海省大通县发现中国藓类植物新记录种
青海省大通县发现中...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希望的田野上】看青海供销如何绘就“三农”新画卷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经济聚焦】解读“领跑”县域商业的“湟中范本”
【经济聚焦】解读“...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纪念“两路”通车70周年】
莫河驼场:驼铃声中的探路者

青海日报
2024-11-07 08:5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纪念“两路”通车70周年】
莫河驼场:驼铃声中的探路者

青海日报
2024-11-07 08:5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纪念“两路”通车70周年】
莫河驼场:驼铃声中的探路者

  • 2024-11-07 08:51:27
  • 来源:青海日报
俯瞰莫河骆驼场。吴占云 张多钧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离开格尔木后,车窗外的草地逐渐多了起来,路两边甚至出现了几头骆驼。8月24日,抵达茶卡镇休息一晚后,采访组便前往了此次目的地——莫河驼场。

  莫河骆驼场位于柴达木盆地东沿,茶卡镇以南约18公里处。这里,曾是驼铃声声、风沙漫天的古道,如今已发展成为集农牧业、工业、旅游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但驼场内历史陈列馆,散发着岁月气息的怀旧建筑,无一不在讲述着,这个在驼铃声声中,孕育无数探路者的摇篮,是如何在交通闭塞的年代闯出一片“天路”。

  探路者的使命:红色记忆中的莫河驼场

  “莫河”,蒙古语意为“圆弯角”,这片土地因水丰草茂、河流蜿蜒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曾是“茶卡骆驼选育场”,隶属于马步芳的一个骑兵营,主要用于驮运茶卡盐湖的青盐到西宁等地交易。

  1954年,“茶卡骆驼选育场”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国营青海省柴达木骆驼场,后演变为今天的青海省柴达木农垦集团莫河骆驼场。

  走进莫河驼场青藏驼队历史陈列馆,记者仿佛穿越回那段峥嵘岁月。馆内陈列着几十件国家级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驼工的艰辛与奉献。

  陈列馆馆长张存虎深情地讲述着驼工的故事:“1951年,577名驼工牵着1300峰骆驼,随十八军西北独立支队进藏,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完成进军西藏的伟大使命。”

  众多陈列实物中,记者看到一面保存完整的五星红旗。张存虎介绍,这是1951年8月,独立支队的战士和驼工一起横渡通天河、翻越唐古拉山,首次完成进藏运输任务时第一面挺进拉萨的五星红旗。

  经过近70年的发展,莫河驼场已从最初的物资运输总队,演变成为集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经济林开发利用、盐湖露天开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目前,驼场共有土地面积47.2万亩(3.15万公顷),盐湖面积3052.5亩(203.5公顷),是全国农垦百家良种企业之一,也是国家级青海骆驼和柴达木绒山羊保护场和原种场。

  探路者的延续:三代驼工的坚守铭记

  漫步莫河驼场,旧时的建筑依旧保留着,低矮的平房、充满怀旧气息的职工宿舍、食堂、电影院、礼堂、广场、学校……带领采访组参观驼场的是一位内向拘谨的小伙子——张尚云。

  张尚云是驼三代,自小在莫河驼场长大,长大后选择留在这里继续工作,和他一样选择留在驼场的驼三代并不多。

  张尚云的外公马维雄是甘肃民勤人,1952年来到莫河。1953年11月,跟随西藏运输总队执行运粮援藏任务,保障西藏军民物资供应。

  可惜的是,张尚云记事时,外公早已因工受伤退休,回了甘肃武威市民勤县,而张尚云跟随父母生活在莫河驼场。因此,关于驼队和外公的事儿,大部分是从老一辈驮工那里听来的。

  “听说当时驼队有个顺口溜:出谋定计孙兆存,胆大心细马维雄。”这段顺口溜和莫河驼场历史陈列馆展柜里外公的名字是他对于外公英雄岁月的全部了解。

  驼三代中,今年50多岁的张尚云算是年长的那一个,所以,他从老驼工那里听说的故事也较为全面深刻。

  在那个物资匮乏、通讯简陋的年代,驼工需要牵着骆驼,带着物资,闯戈壁、过草地、蹚沼泽地、翻越雪山,忍受寒风雪暴,还要时不时留意野兽。

  有个已经去世很多年的老驮工曾跟张尚云说过,那时每天早上醒来,队长都会清点一下人数,不是怕谁跑了,而是看谁牺牲了……

  出一次任务不亚于闯一趟鬼门关,每次出任务的驼工都会跟家里的妻儿仔细嘱咐,生怕这一别就是永别。

  探路者的信念:驼铃声中的敬仰与传承

  “我记得以前有位老驮工是专门负责‘善后’工作的,就是跟在队伍后面,安置牺牲的驮工。”张尚云面露感慨,回忆着老驮工的话。

  牺牲的驮工一部分能带回来,让家人处理后事,但很大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只能就地找个好地方安葬。

  他至今记得那名老驮工捶着胸口不住叹息,他那时看见路边的土堆都哀恸不已,生怕里面安葬着他的战友。

  那时的张尚云并不明白老驮工眼神中的哀伤,毕竟他也只是个在驼场子弟学校上学的孩子。

  但有些东西有些精神,其实并不需要理解。成年后的张尚云留在驼场成为一名驼场职工,问及缘由,张尚云只是说:有人需要记住,记住这个地方的渺小与伟大。

  采访的最后,张尚云带记者来到驼场,他看着一只前阵子刚出生的小骆驼,又望向远方一望无际的戈壁草原。

  “很难想象那些年,他们是怎么牵着骆驼,翻山越岭运送物资的。每当我想起那些故事,心中就充满了对先辈的敬仰。”张尚云的眼神变得深邃,仿佛穿越了岁月的长河。

  记者不由想象着那些画面:骆驼队在广袤的草原、荒芜的戈壁滩、素白的雪地、泥泞的沼泽中缓缓前行,驼铃声声,悠扬而深远,如同古老的诗篇,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传奇与沧桑。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拉长,与大地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壮丽而又艰辛的画面。

  【记者手记】

  在辽阔的柴达木盆地东沿,记者一行踏入了历史悠久的莫河驼场。这里曾是驼铃声声、风沙漫天的古道,如今已转型为集农牧业、工业、旅游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驼场内,历史陈列馆中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驼工们的艰辛与奉献,令人动容。张尚云,这位驼三代职工,深情地讲述着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他们曾牵着骆驼翻山越岭,完成进军西藏的伟大使命。行走在驼场,记者感受到岁月的痕迹与变迁。那些低矮的平房、怀旧的职工宿舍,无不诉说着往日的故事。看到新生的小骆驼在草地上嬉戏,记者的心中不禁涌起对这片土地深深的敬意,这片承载了无数驼工梦想与牺牲的土地,如今正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德吉央宗 彭婧 张多钧 张晓明 黄志武 薛莹 吴占云 索朗多拉)

作者 西藏日报青海日报青藏线联合报道组
编辑:张欣悦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