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片头条
【“健康现代幸福”新玉树】系列报道之四
长江源头添新绿——聚焦巴塘河流域水源涵养工程
来源:青海新闻网
作者:张小千
发布时间:2025-04-14 09:05:11
编辑:赵婕
02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张小千 摄影报道)作为“长江第一市”,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水源涵养能力,玉树市启动实施了南北山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该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27亿元,在巴塘河流域新建水源涵养林9,300亩,栽植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适生乡土树种206.46万株,配套建设智能灌溉管网33.8公里,有效提升了长江源区的水源涵养能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科学规划强保障 创新技术护生态 

  该项目作为玉树州重点生态工程,采用EPC总承包模式,由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整体实施。在建设过程中,针对高海拔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工程团队创新采用了多项技术措施:在海拔4,000多米的北山片区,专门投入180余万元定制3套货运索道吊装设备,用于管道、混凝土等建材运输,既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在灌溉系统设计上,根据地形特点采用“滴灌+喷灌”相结合的智能灌溉模式,确保水资源高效利用;在树种选择上,全部采用适应当地气候的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乡土树种,苗木成活率连续三年保持在85%以上,超过国家标准。

01

  精细管护保成效 生态效益惠民生

  据测算,工程实施后每年可涵养水源114万立方米,减少水土流失2.35万吨,固定各类营养物质超过40万吨。在固碳释氧方面,年均可实现植物固碳2,284吨、土壤固碳731吨,释放氧气6,111吨,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项目的实施还显著提升了流域污染物拦截功能,改善了区域小气候,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

  玉树州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有效改善了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也为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生态修复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后期管护,确保工程效益持续发挥,同时将总结经验做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更大贡献。

推荐阅读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2025年义务植树活动举行 吴晓军罗东川参加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青海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拟入选名单的公示
青海西宁:工伤保险待遇“直达快享”
青海海西:沙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4H热点
大河滩水库工程顺利下闸蓄水
湟中露地冷凉蔬菜开种 预计今年种植面积将达到12万...
探访减重管理门诊:科学减肥 各有妙招
青海“春日经济”持续升温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生态管护员】绿色情怀汇成诗...
2025年义务植树(种草)活动举行 吴晓军罗东川参加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生态管护员】34年,用青春交...
【乡村振兴在青海】畅连幸福“线”——“巩固拓展...
揭秘青海菌类王国 解锁高原生态密码
【经济聚焦】这座青海职校何以成为海尔伙伴
热点图片
青海互助:小湿地背后的温馨守护
青海互助:小湿地背...
守护生物安全 人人都是主角
守护生物安全 人人都...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川青铁路青海境内首个特大桥高位落梁完成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青海西宁:沈家寨学校科技嘉年华燃起来
青海西宁:沈家寨学...
进北京 近世界——2025“美美与共”拉面访谈暨(美心)青海“家宴”菜品北京首发活动侧记
进北京 近世界——20...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绿添彩】尖扎:全民植树正当时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寻找水獭的踪迹就是寻找我们的幸福”——“走进新玉树”系列报道①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正式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也是青海第7处拥有“世界级”称号的自然保护地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健康现代幸福”新玉树】系列报道之四
长江源头添新绿——聚焦巴塘河流域水源涵养工程

青海新闻网
2025-04-14 09:0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健康现代幸福”新玉树】系列报道之四
长江源头添新绿——聚焦巴塘河流域水源涵养工程

青海新闻网
2025-04-14 09:0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健康现代幸福”新玉树】系列报道之四
长江源头添新绿——聚焦巴塘河流域水源涵养工程

  • 2025-04-14 09:05:11
  • 来源:青海新闻网
02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张小千 摄影报道)作为“长江第一市”,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水源涵养能力,玉树市启动实施了南北山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该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27亿元,在巴塘河流域新建水源涵养林9,300亩,栽植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适生乡土树种206.46万株,配套建设智能灌溉管网33.8公里,有效提升了长江源区的水源涵养能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科学规划强保障 创新技术护生态 

  该项目作为玉树州重点生态工程,采用EPC总承包模式,由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整体实施。在建设过程中,针对高海拔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工程团队创新采用了多项技术措施:在海拔4,000多米的北山片区,专门投入180余万元定制3套货运索道吊装设备,用于管道、混凝土等建材运输,既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在灌溉系统设计上,根据地形特点采用“滴灌+喷灌”相结合的智能灌溉模式,确保水资源高效利用;在树种选择上,全部采用适应当地气候的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乡土树种,苗木成活率连续三年保持在85%以上,超过国家标准。

01

  精细管护保成效 生态效益惠民生

  据测算,工程实施后每年可涵养水源114万立方米,减少水土流失2.35万吨,固定各类营养物质超过40万吨。在固碳释氧方面,年均可实现植物固碳2,284吨、土壤固碳731吨,释放氧气6,111吨,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项目的实施还显著提升了流域污染物拦截功能,改善了区域小气候,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

  玉树州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有效改善了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也为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生态修复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后期管护,确保工程效益持续发挥,同时将总结经验做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 张小千
编辑:赵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