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片头条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天眼”+铁脚板 守护生态“双保险”
——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③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张多钧 杨红霞 才贡加
发布时间:2025-05-18 09:17:48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5月14日午后,站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大拉洞管护站的院子里,正对面就是牛心山。牛心山顶的白雪在烈日下泛着银光,与山脚墨绿的祁连圆柏林形成强烈反差。

  “今天下午我们去大拉洞峡巡护,先开车走,没路了再徒步一段。无法达到的区域,就交给我们的‘飞手’。”大拉洞管护站站长德康安排巡护任务,管护员们着手准备巡护装备。

  大拉洞管护站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卡力岗村大拉洞峡口处,负责巡护区域涵盖八宝镇5个行政村,核心区面积达9000多公顷。

  “相对于其他管护站而言,我们管护站最明显的特征是山架较大,巡护难度高,光靠人力很难到达,尤其核心区是无人区,一般控制区边缘仅有8户牧民。”德康告诉记者,大拉洞管护站巡护压力大,从管护站出发,皮卡车拉着摩托车走十几公里,没路后骑摩托车再走个把小时,期间还要徒步,冬季如果要进入核心区巡护,几乎不可能实现。

  大拉洞管护站所负责的巡护区域内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林,也是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生物多样性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有雪豹、猞猁、荒漠猫、豹猫等诸多“明星动物”。

  巡护难度虽大,但野生动物疫病和林木病虫监测不能松懈。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助力下,“天眼”巡护应运而生。

  当天,记者跟随管护队员前往大拉洞峡深处开展巡护任务,车开出没一会儿就停下来了,来自卡力岗村的巡护员马成钧指着路边的河滩自豪地说:“去年7月,我巡护回来后,就是在这里拍到了雪豹‘失足’的画面。雪豹突然跳出来,还吓了我一跳。”

蓝马鸡昂首挺胸。记者 张多钧 杨红霞 才贡加 摄

  说话间,马成钧掏出手机,找出那段至今仍让他兴奋的视频,画面中一只雪豹穿过河滩,跳过河流,跳到悬崖上,没想到雪豹没站稳,脚一滑又掉进河里,甚是滑稽。紧接着,雪豹又纵身一跃,跳上悬崖,抖了抖身上河水,跑进茂密的树林。

  巡护任务还在继续,车到断头路就是开始徒步,山坡并不算陡峭,阳面是高耸的石山,阴面是茂密的灌木林,马成钧说:“如果早来几天,这片灌木林中能见到成群的蓝马鸡。”

  话音未落,一声鸣叫传入耳中,“蓝马鸡,快找!”

  大家屏气凝神,死死地盯着远处的灌木林。等待许久后,一道藏蓝色的身影在灌木林悠闲漫步,头顶两撮白毛朝天,鲜红的眼袋格外鲜艳。

  “没错,就是蓝马鸡。”

  只见蓝马鸡慢悠悠地来到一处凸出的石崖上,昂首挺胸,不时朝天高鸣。

  “这几天的蓝马鸡正在抱窝,都是成双成对的出现,它这是在呼唤伴侣。”

  正当记者趴在地上,相机快门咔、咔、咔响个不停时,马成钧弯着腰,蹑手蹑脚地跑过来,压低声音说:“快看那边,有狍子。”

  顺着马成钧手指的方向望去,果不其然,一只像鹿的动物在灌木林中穿梭,跑向山顶,这也是记者第一次见到狍。

无人机巡护。记者 张多钧 杨红霞 才贡加 摄

  接下来的巡护任务,交到了“飞手”苏金元手中,他操控无人机,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护,返回前还拍了素材,这些风景素材将用于宣传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

  “以前巡护是真难啊!有时摩托车坏了,被困在山里,有时摔伤了,只能咬牙坚持。现在方便了,有路的地方,靠双脚巡护,到不了的地方,飞机一上去,分分钟就能完成任务。”望着祖祖辈辈守望的这片山水,马成钧凝视远山,满怀希望。

  当夜幕降临,管护站的灯光依然明亮。从马背巡山到“天眼”巡护,从肉眼观察到红外感知,大拉洞管护站管护员们正用智慧破解生态保护的难题,在这片雪山与密林交织的秘境里,将科技赋能生态守护,为万物生灵筑起了更坚固的生存屏障。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阅读
全省开门教育和社会监督工作座谈会召开
全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召开 吴晓军讲话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全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西宁老口福街焕新啦
西宁“腹舱带货”业务实现运量新突破
24H热点
西宁市“百师千徒 薪火相传”活动启动
祁连“9号公路”的出圈和破局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共和公司塔...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老虎沟里寻“大猫”——...
【身边的感动】以爱为针,绣出生命华章——记助人...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软硬...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灶火上点燃创...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诗...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科技工作者】河湟菜田的“织...
【青海故事·探班三百六十行】从都市白领到乡野“鸡...
热点图片
【身边的感动】以爱为针,绣出生命华章——记助人为乐“青海好人”夏文仙
【身边的感动】以爱...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老虎沟里寻“大猫”——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②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
祁连“9号公路”的出圈和破局
祁连“9号公路”的出...
西宁市“百师千徒 薪火相传”活动启动
西宁市“百师千徒 薪...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软硬”兼施,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青海全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系列报道之二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灶火上点燃创业梦想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共和公司塔拉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青海湟源县探索高原古城振兴新路径
青海湟源县探索高原...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天眼”+铁脚板 守护生态“双保险”
——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③

青海日报
2025-05-18 09:1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天眼”+铁脚板 守护生态“双保险”
——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③

青海日报
2025-05-18 09:1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天眼”+铁脚板 守护生态“双保险”
——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③

  • 2025-05-18 09:17:48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5月14日午后,站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大拉洞管护站的院子里,正对面就是牛心山。牛心山顶的白雪在烈日下泛着银光,与山脚墨绿的祁连圆柏林形成强烈反差。

  “今天下午我们去大拉洞峡巡护,先开车走,没路了再徒步一段。无法达到的区域,就交给我们的‘飞手’。”大拉洞管护站站长德康安排巡护任务,管护员们着手准备巡护装备。

  大拉洞管护站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卡力岗村大拉洞峡口处,负责巡护区域涵盖八宝镇5个行政村,核心区面积达9000多公顷。

  “相对于其他管护站而言,我们管护站最明显的特征是山架较大,巡护难度高,光靠人力很难到达,尤其核心区是无人区,一般控制区边缘仅有8户牧民。”德康告诉记者,大拉洞管护站巡护压力大,从管护站出发,皮卡车拉着摩托车走十几公里,没路后骑摩托车再走个把小时,期间还要徒步,冬季如果要进入核心区巡护,几乎不可能实现。

  大拉洞管护站所负责的巡护区域内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林,也是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生物多样性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有雪豹、猞猁、荒漠猫、豹猫等诸多“明星动物”。

  巡护难度虽大,但野生动物疫病和林木病虫监测不能松懈。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助力下,“天眼”巡护应运而生。

  当天,记者跟随管护队员前往大拉洞峡深处开展巡护任务,车开出没一会儿就停下来了,来自卡力岗村的巡护员马成钧指着路边的河滩自豪地说:“去年7月,我巡护回来后,就是在这里拍到了雪豹‘失足’的画面。雪豹突然跳出来,还吓了我一跳。”

蓝马鸡昂首挺胸。记者 张多钧 杨红霞 才贡加 摄

  说话间,马成钧掏出手机,找出那段至今仍让他兴奋的视频,画面中一只雪豹穿过河滩,跳过河流,跳到悬崖上,没想到雪豹没站稳,脚一滑又掉进河里,甚是滑稽。紧接着,雪豹又纵身一跃,跳上悬崖,抖了抖身上河水,跑进茂密的树林。

  巡护任务还在继续,车到断头路就是开始徒步,山坡并不算陡峭,阳面是高耸的石山,阴面是茂密的灌木林,马成钧说:“如果早来几天,这片灌木林中能见到成群的蓝马鸡。”

  话音未落,一声鸣叫传入耳中,“蓝马鸡,快找!”

  大家屏气凝神,死死地盯着远处的灌木林。等待许久后,一道藏蓝色的身影在灌木林悠闲漫步,头顶两撮白毛朝天,鲜红的眼袋格外鲜艳。

  “没错,就是蓝马鸡。”

  只见蓝马鸡慢悠悠地来到一处凸出的石崖上,昂首挺胸,不时朝天高鸣。

  “这几天的蓝马鸡正在抱窝,都是成双成对的出现,它这是在呼唤伴侣。”

  正当记者趴在地上,相机快门咔、咔、咔响个不停时,马成钧弯着腰,蹑手蹑脚地跑过来,压低声音说:“快看那边,有狍子。”

  顺着马成钧手指的方向望去,果不其然,一只像鹿的动物在灌木林中穿梭,跑向山顶,这也是记者第一次见到狍。

无人机巡护。记者 张多钧 杨红霞 才贡加 摄

  接下来的巡护任务,交到了“飞手”苏金元手中,他操控无人机,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护,返回前还拍了素材,这些风景素材将用于宣传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

  “以前巡护是真难啊!有时摩托车坏了,被困在山里,有时摔伤了,只能咬牙坚持。现在方便了,有路的地方,靠双脚巡护,到不了的地方,飞机一上去,分分钟就能完成任务。”望着祖祖辈辈守望的这片山水,马成钧凝视远山,满怀希望。

  当夜幕降临,管护站的灯光依然明亮。从马背巡山到“天眼”巡护,从肉眼观察到红外感知,大拉洞管护站管护员们正用智慧破解生态保护的难题,在这片雪山与密林交织的秘境里,将科技赋能生态守护,为万物生灵筑起了更坚固的生存屏障。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张多钧 杨红霞 才贡加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