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片头条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让更多“心之所向”变为“青”心之旅
——青海全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张慧慧
发布时间:2025-05-18 09:17:53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从“中华水塔”三江源的纯净圣洁,到“高原蓝宝石”青海湖的璀璨夺目,从昆仑山脉的雄浑壮阔,到可可西里野性天堂的生命律动,从璀璨的非遗魅力到多彩的民族文化……多年来,青海以生态为笔、文化为墨,精心绘就一幅壮阔而灵动的文旅画卷,成为众多游客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

  办活动、优供给、强服务、创品牌……青海牢牢把握新时代旅游发展新机遇,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主动适应旅游消费新需求,丰富既有生态体验又有文化感受的文化旅游产品及服务供给,持续增强旅游发展新动力。在着力构建生态旅游“一芯一环多带”发展新格局,高质量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生动实践中,不断彰显“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的生态本底与文化魅力。

茶卡盐湖景区吸引众多游客。茶卡盐湖景区供图

  搭舞台

  让“心有所动”成为常态

  1月1日,当新年的曙光划破苍穹,轻柔地铺洒在江源大地,青海以“第一缕阳光”为使者,开启面向全球邀客的2025年精彩篇章。这场由西北旅游协作区发起,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共同主办的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活动,带来的不仅有视觉震撼,更多的是心灵触动。

  近年来,青海立足顶层设计,加紧编制《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印发《关于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持续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全省各地发挥自身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做好旅游供给,积极开发新产品、新场景,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日渐成为一种精神向往的代名词。

  春赏梨花如雪,夏揽草原无垠,秋探雅丹秘境,冬驰冰雪极境……青海以丰富自然风光、多彩民族风情、厚重民俗文化为切入点,深度挖掘、整合优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文化、体育多产业融合,通过差异化季节主题,延长旅游季节,打造冬春季旅游产品,从而打破高原旅游“冬冷夏热”的传统局限,形成“四季皆可游”的立体文旅格局。

  在发展全域全季全时旅游的基础上,青海持续推出惠民措施、释放市场潜力,依托云闪付、携程网、美团网线上平台,联动文旅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发放文旅消费券,推出涵盖旅游景区、旅游线路、酒店住宿、文旅产品等领域的消费满减、积分奖励兑换、抽奖等活动。

  加大文化惠民力度,丰富民俗、节庆活动内容,打造休闲体验新场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多维度推介青海文旅品牌……青海文旅持续“出大招”拉动消费增长,让青海文旅市场实现稳中有增。从2024年的全年数据到今年“春节”假期、“五一”假期等发布数据来看,青海文旅热力满满,活力涌现。

  当“心有所动”成为常态,青海将不仅被听说,更将被游览;不仅被了解,更将被留恋。

交响乐演出为市民游客带来精神文化体验。记者 陆广涛 摄

  聚人气

  给“行有所至”更多答案

  青海拥有20个旅游资源亚类和48个基本类型,拥有可可西里等世界自然遗产,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5个。行走青海,种类齐全的生态旅游资源无疑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厚实的家底。

  青海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整合全省生态旅游资源,优化推出多条生态文化旅游带,打造高原湖泊、盐湖风光、草原花海等生态旅游打卡地,开发高原康养、生态研学、自然教育等生态旅游线路和产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研学、茶卡盐湖的星空摄影、热贡艺术的文化沉浸、昆仑文化的溯源之旅、青海藏医药的健康养生、青藏线自驾的极致挑战、高原赛事的运动狂欢、河湟美食的味觉盛宴、西宁海湖广场的年轻潮流打卡区……不断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更丰富的体验、更深度的连接。

  西宁市加速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设,发布以“生态高地、中国夏都、雪豹之都、丁香之城、古城西宁”为核心的五大城市IP体系;海东市以“近区位、美生态、金品牌、好口碑”为底色,全力打造“周末放松·去趟海东”文旅促消费品牌活动;海南藏族自治州深挖特色,创新藏绣、石雕、藏香、藏蜜、藏毯等民族特色文旅产品;海北藏族自治州创新构建“雪山体验”服务体系,开发“骑马登峰”特色项目,全面打造复合型红色旅游线路;玉树藏族自治州积极开发高原生态游、非遗体验游、自然研学游、深度自驾游等差异化产品……从单一观光向复合体验转变,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跨越,从季节限定向四季常青演进,全省各地致力于让游客的每一段旅程都舒适顺畅。

  去各类文化场馆赏文化大餐;在“家门口”观精彩的惠民演出;看青海风物如何变为独具一格的山水滋味;感受乡村游构建起的心灵休憩空间;触摸研学游背后的文化肌理;在一步一行中感受市井街巷的夜间“烟火气”……当“行有所至”的答案如此丰富多彩,青海已然从“旅游过境地”转向“深度体验目的地”。

青少年参加非遗研学体验。青海非遗生活馆供图

  塑品牌

  展“游有所值”无限魅力

  5月14日,“山宗水源·大美青海”2025年“湖光引路·山海相依”青甘大环线全域联动文旅推介会在西安举行,活动着力打造“文化+生态”双引擎产品,推动青甘两地资源提质增效。

  事实上,这只是其中一个缩影。近年来,青海以多种渠道赴外推介,开展多领域、多层次交流,不断展现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成果、资源优势,推进本土化文旅IP打造。

  青海戏曲亮相西北戏曲剧萃;青海省“村歌”团队亮相全国“四季村歌”活动;《昆仑问道》《青春铸剑221》《长空烈焰》等一批红色主题文艺作品创排演出;舞剧《河湟》展开新一轮全国巡演;三十集文旅微短剧《绽放在她的归处》在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前夕上映;旅游音乐剧《在那遥远的地方》即将上演……在文旅融合的“场景化”时代,青海转向内容深耕,打造“青海故事库”,音乐节、实景剧、数字虚拟、国潮互动等已逐渐成为加分项,激活文化价值核心引擎。

  签订“四省十二城”合作备忘录,构筑“1+7+N”集散体系;新增直飞香港等12条城市航线;开通青海湖、茶卡盐湖等景区直通车;打造12条城乡公交旅游专线;建成33条美食街区……全省多个生态旅游带通过交通网络串联,以线辐射面,多带互动、带带相通,逐步推动各区域旅游资源的有机衔接。

  今年,茶卡盐湖景区景观再次提质升级,匠心打造“茶卡奇缘”盐雕主题区域,引来游客“打卡热”。“五一”假期,景区接待游客达8万人次。

  为让旅游产品供给更加丰富,青海深入实施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将旅游服务质量视为“生命线”,苦练“内功”,以“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双百攻坚”等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持续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同步健全完善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在确保全省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运行的同时,用细致暖心的服务让更多“头回客”变为“回头客”。

  来青海,邂逅最纯净的山河,感受最炽热的民俗,体验最极致的旅程。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青海正以其独特的文旅资源,日益丰富的产品供给,以及持续上新的创新体验,不断提升“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让游客拥有更多“游有所值”的获得感。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阅读
全省开门教育和社会监督工作座谈会召开
全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召开 吴晓军讲话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全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西宁老口福街焕新啦
西宁“腹舱带货”业务实现运量新突破
24H热点
西宁市“百师千徒 薪火相传”活动启动
祁连“9号公路”的出圈和破局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共和公司塔...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老虎沟里寻“大猫”——...
【身边的感动】以爱为针,绣出生命华章——记助人...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软硬...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灶火上点燃创...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诗...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科技工作者】河湟菜田的“织...
【青海故事·探班三百六十行】从都市白领到乡野“鸡...
热点图片
【身边的感动】以爱为针,绣出生命华章——记助人为乐“青海好人”夏文仙
【身边的感动】以爱...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老虎沟里寻“大猫”——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②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
祁连“9号公路”的出圈和破局
祁连“9号公路”的出...
西宁市“百师千徒 薪火相传”活动启动
西宁市“百师千徒 薪...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软硬”兼施,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青海全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系列报道之二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灶火上点燃创业梦想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共和公司塔拉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青海湟源县探索高原古城振兴新路径
青海湟源县探索高原...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让更多“心之所向”变为“青”心之旅
——青海全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系列报道之三

青海日报
2025-05-18 09:1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让更多“心之所向”变为“青”心之旅
——青海全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系列报道之三

青海日报
2025-05-18 09:1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让更多“心之所向”变为“青”心之旅
——青海全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系列报道之三

  • 2025-05-18 09:17:53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从“中华水塔”三江源的纯净圣洁,到“高原蓝宝石”青海湖的璀璨夺目,从昆仑山脉的雄浑壮阔,到可可西里野性天堂的生命律动,从璀璨的非遗魅力到多彩的民族文化……多年来,青海以生态为笔、文化为墨,精心绘就一幅壮阔而灵动的文旅画卷,成为众多游客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

  办活动、优供给、强服务、创品牌……青海牢牢把握新时代旅游发展新机遇,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主动适应旅游消费新需求,丰富既有生态体验又有文化感受的文化旅游产品及服务供给,持续增强旅游发展新动力。在着力构建生态旅游“一芯一环多带”发展新格局,高质量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生动实践中,不断彰显“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的生态本底与文化魅力。

茶卡盐湖景区吸引众多游客。茶卡盐湖景区供图

  搭舞台

  让“心有所动”成为常态

  1月1日,当新年的曙光划破苍穹,轻柔地铺洒在江源大地,青海以“第一缕阳光”为使者,开启面向全球邀客的2025年精彩篇章。这场由西北旅游协作区发起,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共同主办的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活动,带来的不仅有视觉震撼,更多的是心灵触动。

  近年来,青海立足顶层设计,加紧编制《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印发《关于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持续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全省各地发挥自身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做好旅游供给,积极开发新产品、新场景,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日渐成为一种精神向往的代名词。

  春赏梨花如雪,夏揽草原无垠,秋探雅丹秘境,冬驰冰雪极境……青海以丰富自然风光、多彩民族风情、厚重民俗文化为切入点,深度挖掘、整合优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文化、体育多产业融合,通过差异化季节主题,延长旅游季节,打造冬春季旅游产品,从而打破高原旅游“冬冷夏热”的传统局限,形成“四季皆可游”的立体文旅格局。

  在发展全域全季全时旅游的基础上,青海持续推出惠民措施、释放市场潜力,依托云闪付、携程网、美团网线上平台,联动文旅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发放文旅消费券,推出涵盖旅游景区、旅游线路、酒店住宿、文旅产品等领域的消费满减、积分奖励兑换、抽奖等活动。

  加大文化惠民力度,丰富民俗、节庆活动内容,打造休闲体验新场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多维度推介青海文旅品牌……青海文旅持续“出大招”拉动消费增长,让青海文旅市场实现稳中有增。从2024年的全年数据到今年“春节”假期、“五一”假期等发布数据来看,青海文旅热力满满,活力涌现。

  当“心有所动”成为常态,青海将不仅被听说,更将被游览;不仅被了解,更将被留恋。

交响乐演出为市民游客带来精神文化体验。记者 陆广涛 摄

  聚人气

  给“行有所至”更多答案

  青海拥有20个旅游资源亚类和48个基本类型,拥有可可西里等世界自然遗产,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5个。行走青海,种类齐全的生态旅游资源无疑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厚实的家底。

  青海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整合全省生态旅游资源,优化推出多条生态文化旅游带,打造高原湖泊、盐湖风光、草原花海等生态旅游打卡地,开发高原康养、生态研学、自然教育等生态旅游线路和产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研学、茶卡盐湖的星空摄影、热贡艺术的文化沉浸、昆仑文化的溯源之旅、青海藏医药的健康养生、青藏线自驾的极致挑战、高原赛事的运动狂欢、河湟美食的味觉盛宴、西宁海湖广场的年轻潮流打卡区……不断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更丰富的体验、更深度的连接。

  西宁市加速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设,发布以“生态高地、中国夏都、雪豹之都、丁香之城、古城西宁”为核心的五大城市IP体系;海东市以“近区位、美生态、金品牌、好口碑”为底色,全力打造“周末放松·去趟海东”文旅促消费品牌活动;海南藏族自治州深挖特色,创新藏绣、石雕、藏香、藏蜜、藏毯等民族特色文旅产品;海北藏族自治州创新构建“雪山体验”服务体系,开发“骑马登峰”特色项目,全面打造复合型红色旅游线路;玉树藏族自治州积极开发高原生态游、非遗体验游、自然研学游、深度自驾游等差异化产品……从单一观光向复合体验转变,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跨越,从季节限定向四季常青演进,全省各地致力于让游客的每一段旅程都舒适顺畅。

  去各类文化场馆赏文化大餐;在“家门口”观精彩的惠民演出;看青海风物如何变为独具一格的山水滋味;感受乡村游构建起的心灵休憩空间;触摸研学游背后的文化肌理;在一步一行中感受市井街巷的夜间“烟火气”……当“行有所至”的答案如此丰富多彩,青海已然从“旅游过境地”转向“深度体验目的地”。

青少年参加非遗研学体验。青海非遗生活馆供图

  塑品牌

  展“游有所值”无限魅力

  5月14日,“山宗水源·大美青海”2025年“湖光引路·山海相依”青甘大环线全域联动文旅推介会在西安举行,活动着力打造“文化+生态”双引擎产品,推动青甘两地资源提质增效。

  事实上,这只是其中一个缩影。近年来,青海以多种渠道赴外推介,开展多领域、多层次交流,不断展现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成果、资源优势,推进本土化文旅IP打造。

  青海戏曲亮相西北戏曲剧萃;青海省“村歌”团队亮相全国“四季村歌”活动;《昆仑问道》《青春铸剑221》《长空烈焰》等一批红色主题文艺作品创排演出;舞剧《河湟》展开新一轮全国巡演;三十集文旅微短剧《绽放在她的归处》在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前夕上映;旅游音乐剧《在那遥远的地方》即将上演……在文旅融合的“场景化”时代,青海转向内容深耕,打造“青海故事库”,音乐节、实景剧、数字虚拟、国潮互动等已逐渐成为加分项,激活文化价值核心引擎。

  签订“四省十二城”合作备忘录,构筑“1+7+N”集散体系;新增直飞香港等12条城市航线;开通青海湖、茶卡盐湖等景区直通车;打造12条城乡公交旅游专线;建成33条美食街区……全省多个生态旅游带通过交通网络串联,以线辐射面,多带互动、带带相通,逐步推动各区域旅游资源的有机衔接。

  今年,茶卡盐湖景区景观再次提质升级,匠心打造“茶卡奇缘”盐雕主题区域,引来游客“打卡热”。“五一”假期,景区接待游客达8万人次。

  为让旅游产品供给更加丰富,青海深入实施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将旅游服务质量视为“生命线”,苦练“内功”,以“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双百攻坚”等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持续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同步健全完善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在确保全省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运行的同时,用细致暖心的服务让更多“头回客”变为“回头客”。

  来青海,邂逅最纯净的山河,感受最炽热的民俗,体验最极致的旅程。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青海正以其独特的文旅资源,日益丰富的产品供给,以及持续上新的创新体验,不断提升“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让游客拥有更多“游有所值”的获得感。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张慧慧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