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聚焦青海

分享到:

【聚焦攻坚战】“三色”班玛的脱贫攻坚路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李兴发 肉旦尖措    发布时间:2020-06-30 08:01    编辑:王海莲

羊肚菌人工栽培新技术获得成功,成为班玛县产业扶贫的一匹黑马。

  如今,班玛县已经形成到户、到村、到县的扶贫产业,酒店、生态畜牧养殖、民族服装加工、农贸市场等五大产业,年产生收益分红资金274.58万元,带动全县32个行政村1450户6205名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894元。

  班玛县还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打造了金色文化扶贫产业园、绿色农林产业园、红色旅游扶贫产业园,辐射带动1796名贫困人口年增收402元,扶贫产业园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引擎。

  各村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思路,发展有机蔬菜、有机青稞、班玛藏雪茶、班玛牦牛等特色产业,每个村至少拥有了一个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个增收项目,8100名贫困群众从产业链上直接受益686.7万余元,人均增收848元。

黑陶成为当地贫困户脱贫的“黑金”

藏雪茶产业让班玛环保、脱贫两不误。

学会木雕的贫困户。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江源大地,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的决战决胜阶段。阿尼玛卿雪山下的班玛县,像其它深度贫困县一样,经过4年的脱贫攻坚,依靠党的扶贫政策,依靠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19年底,贫困村曾占全县40.6%、贫困人口占全县26.9%的班玛县,100%的贫困人口实现清零,摘掉了贫困帽子,退出贫困县的序列。

  2019年全县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88元,超出脱贫线3988元;贫困发生率只有0.15%,远低于3%的标准线。

  班玛县拥有我省最大的原始森林,有了绿色标签;是红军长征唯一经过青海的地方,拥有了红色标示;班玛被视为果洛藏族群众的“老家”,民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了金字招牌,“三色”班玛因此得名。这既是班玛县特有的发展优势,也是实现脱贫的资源。

  发展林下经济,蹚出一条绿色脱贫路

  “班玛县地处三江源核心地区,有32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6138平方公里,草场面积总面积的62.07%,林业面积达14.7多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23%,80%以上地域在生态红线范围内,生态保护极为重要。再除去耕地面积,可用于发展的土地面积极少,走轻工业、制造业、大规模设施农牧业等脱贫路线行不通。”班玛县县委办主任王永寿说,面对产业发展空间狭窄,只有发展林下经济,走“绿色”脱贫路,才最符合当地的实际。

  从2016年以后,该县引导农牧民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形成了有机蔬菜、有机青稞、班玛藏雪茶、班玛牦牛等特色产业,实现了“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格局。

  曾因家人因残、因病致贫的索的,2019年初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被优先吸纳进了合作社。6000多元的到户产业资金投进合作社后,索的在自家5分地里种的蔓菁,被合作社高于市场价收购。同索的一样,全村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

  蔓菁因根茎易保存便于携带而且能果腹,成为当地黑青稞之外的另一种农作物。蔓菁药材有明目利湿、开胃消食、减肥等功效,被合作社纳入了林下经济发展产品。蔓菁经过分类加工,从根到叶都被充分开发利用,附加值实现成倍增长。2019年,索的一家5口人均从中获利1000多元,成为继公益性岗位收入、扶贫产业分红之后,又一项家庭主要收入。

  挖掘优势资源发展林下经济,贫困的班玛县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在250多万元建设资金地支持下,该县拥有了要什道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可培村手工藏雪茶加工包装厂等林下经济产业,形成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仅在2019年,灯塔乡通过有机黑青稞种植、藏雪茶种植加工、菌类种植加工等特色林下产业创收216万元,户均创收2643.8元。

  如今,班玛县按照县域不同的区域功能,将马可河流域、多柯河流域、开柯河流域分别定格为种植区、养殖区、旅游区,已经形成了林下经济“三足鼎立”的局势。

  玛可河流域形成了百亩蔬菜、千亩青稞、万亩藏茶;多柯河流域形成了牦牛养殖产业和有机畜产品深加工;开柯河流域依托“红军长征在青海唯一走过的地方”这一特殊的红色文化基因,除了打造红色旅游外,成为了林下经济产品主要的销售区域。三大产业板块不仅盘活了全县优势资源,而且每年产生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户均增收1万元左右。

  挖掘传统文化“金山”,让贫困户收益

  班玛,在藏语中的语意为莲花盛开的地方。班玛也是果洛藏文化、格萨尔文化的发祥地,果洛藏文化手工艺传承基地,同时也是果洛百年藏家碉楼的存在地。

  如今的班玛县,依旧保护和传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格萨尔文化、藏家碉楼建筑、民间手工艺等民族文化遗产,也延续着民间藏戏团、原生态歌舞等典型民族艺术。在文化的“金山”中植入脱贫元素后,该县建立了唐卡、藏香、黑陶、藏毯、木雕和银器加工等民族产业11大类,大力发展民族用品、手工艺品,解决就业岗位110个。

  “我们已经建成了‘三色班玛’金色藏文化产业园,目前已入驻了3家公司、2家民族特色手工艺加工点,一批特色新产业孕育而生。”班玛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李秀泉喜悦的话语,并非来自产业园,而是产业园产生的效应。

  才仁尕措因为缺乏资金和技能,一家4口人的生活一直处在贫困线以下,2016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7月,他进入产业园学习黑陶手工制作工艺,工资从学徒工的1000多元,已经涨到了3000多元,这还不算自己作品出售后的分成。他早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已经铆足了劲儿奔着小康奋进。

  “今年从2月中旬开始到现在,已经销售了20多万元,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出自贫困户学员之手。”谢格太是目前班玛县为数不多的藏黑陶制作艺人之一,他们公司的手工藏黑陶制品,如今已经销往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2019年销售额达到了52万多元。

  俗话说“一技握在手、天下任我走。”根据产业园企业用工需求,班玛县政府点对点、订单式组织农牧民开展各类培训达4100余人次,促进就业1200余人,激发了贫困群众造血潜能,使贫困群众转为产业工人,走上了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主脱贫之路。

  依靠红色旅游资源,贫困户们过上了红火的日子

  班玛是青海文化资源和长征红色资源的胜地。今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随着“青海人游青海”“果洛人游果洛”活动的展开,班玛县红色旅游随之持续升温,这也让从事旅游业的贫困户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6月21日,在班玛县“红军沟”入口处,35岁的索南一早就打开了自己的帐篷超市。索南因为没有文化和技能,以及缺乏资金,一直以来都没有稳定的收入,一家5口人就靠挖虫草和贝母度日。他从去年开始在“红军沟”搭起了帐篷超市,除销售饮料和零食外,还有手串、藏式服装等特色商品,一个月下来能赚到3000多元。

  随着红色教育中心、教育基地、纪念馆、广场、纪念碑、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一大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成,就业岗位的增加,搭上红色旅游顺风车的人不止索南。据了解,如今的班玛县已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零就业家庭和困难家庭70余人,在与旅游相关的岗位上就业,每人每月能拿到3500元的工资。

  因红色旅游而发展起来的餐饮住宿,更是为贫困人口就业提供了稳定的岗位。2018年格萨尔大酒店开业,当时面向全县贫困户公开招聘了1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上岗就业,每月3000多元的工作,让贫困户每年可增加36000元的收入。

  “红色旅游带动贫困户增收不止这一点!”班玛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李秀泉说,随着红色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景区周边群众的思想也从保守中解脱。离“红军沟”只有几公里的班前村,借着旅游的东风在藏家碉楼驿站,搞起了纯正的藏乡旅游,16家藏式家庭旅馆实现了户均增收4000多元,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