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青海新闻

分享到:

【你笑起来真好看】希望在“那遥远的地方”

来源:青海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18 18:33    编辑:王海莲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樊永涛 报道)“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这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诞生在青海这片草原,也就是本文故事的发生地。

  青海最美的草原——金银滩

  一清早,拥军就忙着将牛奶打包,店铺里奶香四溢。

  铺外排起了队,牛奶收自老乡家,好喝且新鲜,顾客都认可她。昔日为供儿子上学卖光了家里的牛羊,如今生意蒸蒸日上,儿子争气做了中学教师,日子过得很殷实。

  几公里外的草原上,牛羊惬意地吃着嫩草,隔了一条乡道,庄稼则在拔节生长,温暖的阳光下,山风吹拂着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这里是农耕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多民族集聚,青稞、油菜是传统作物,牛羊是优势产业。

  曾经,“守着绿水青山过着穷日子”这一现实困境,像一副千斤重担压在这里。瘠薄的草场和土地磨砺着女人们的生活技艺,男人们为打工奔走四方,无论他们如何坚韧,获得的还是并不稳妥的光景。

  这里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由西宁一路向西,近80公里的祁连余脉中,就可以找到这个名为“海晏”的高原小县城。

  如今,这个名字正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路途中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聚脱贫、重产业、优民生一系列举措不断更始人们对于海晏的认知。

  2015年是海晏的历史拐点。此后,她的命运开始了对贫困的加速逆转。

  3年,马生泉打了一场“翻身仗”

  进入8月,草原最美的季节。

  县城中,马生泉的日子忙碌却幸福。

  

  海晏县是黄河重要支流──湟水河的发源地,北接祁连县、门源县,东邻大通县、湟中县,南接湟源县、共和县,西邻刚察县

  马生泉是海晏县永强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经理,与一支13人的团队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为居民送去干净和整洁。三年前,他们还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临近中午,马生泉接到电话,有顾客要打扫商铺。叫了3名工人,不到两个小时收拾完毕,600元到手,马生泉分了280元。

  “去年营业额50万元,我个人收入就有6万。”见记者前来采访,忙着收拾工具的马生泉有些腼腆地说,“人穷不能穷志,勤劳就能致富。”

  金滩乡新泉村,这是47岁的马生泉生活了大半辈的村子。家中有16亩山地,一年收成也仅够维持日常生活,母亲身体残疾,儿子还在上小学,贫困潦倒的生活让这个中年汉子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昔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马生泉当起了老板,日子忙碌却幸福

  2015年新泉村因国家政策整村搬迁到了县城中,土地被流转,马生泉一年能拿到1300元,但这远远不够维持家庭开支。之后马生泉成立了流动式家政服务工作站,打起了零工。一辆三轮摩托车、一些工具,就是他的全部家当,每天起早贪黑,一年收入不到8000元。

  眼看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也尝到了家政服务“甜头”,马生泉对于靠劳动摘掉贫困帽子充满了期待。不过,刚开始时马生泉很迷茫:有劳力、没本钱,到底怎样才能挣钱脱贫致富? 2017年3月,靠着产业扶持资金和东拼西凑的钱,马生泉成立了家政公司,当起了老板。

  3年下来,马生泉陆陆续续与13名贫困户签订了劳动合同,并为他们购买意外保险。“我是贫困户,我也要带其他贫困户致富。”马生泉说,员工每年收入能到2万元,除此之外在县扶贫局的支持下每年还会进行业务培训。

  今年,马生泉公司的业务范围由家政服务拓展到土建工程、劳务信息传媒等方面,经营范围也从海晏县扩大到周边西海镇和刚察县。

  马生泉的“翻身仗”,讲述的是海晏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通过引导与帮助昔日的贫困户变成今日脱贫模范的典型故事。

  “脱贫不脱贫,老乡说了算。”正如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改变了东达村发展的维度。

  东达村——“钱”景无限

  发源于海晏的湟水河,从金银滩草原淌过。

  日头渐高,寻得一块树荫地,张友龙拿出干粮,大口地吃起来。

  张友龙是东达村的村民,也是护林员。“这里的山、水、林、草、湖都要进行巡护,几天前在地里我还看见了黑颈鹤。”

  担任护林员,张友龙一年可以拿到14400元。“现在党的政策好,机遇也多。”张友龙的父亲当了村子保洁员,每年有7200元收入,两个孩子分别上小学和幼儿园,小学是寄宿制,村办幼儿园也离家不到200米,80岁的奶奶还可以领到高龄补贴,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挺有滋味。

  

  查看蘑菇长势的牛生有

  “以前,750人的村子有20户是贫困户,其中13户因病致贫,3户是无劳力。脱贫要‘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我们村还有第三愁——愁娶媳妇!”村党支部书记牛生有说,2015年前,东达村是海北州最困难的村子之一,“一年娶不来一个媳妇”,当地人都说,东达东达,不是“冻”(霜冻)就是“打”(冰雹),自然条件之恶劣可以想象。

  不能再穷下去了!从2015年起,东达村“激活”本村资源:发展蘑菇特色种植,田地进行集约化管理,成立3万平方米规模的养殖合作社。东达成功“破题”,一跃成为当地一枚象征幸福的标签。

  牛生有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蘑菇种植从2016年形成规模,当年纯收入就有13000元;合作社2019年牛羊出栏达7万头(只),总产值破亿,全村收入1700万元,村集体收入26万,养殖业成为支柱产业;4000亩土地如今10人照看即可,解放了全村471个劳动力;

  现在好了,“三不愁”实现了,嫁到东达村的姑娘也越来越多,村里150户人家,有90户家里都有了小汽车。

  

  “美丽乡村”——东达村。(图片来源:祁连山报社)

  村集体经济壮大的背后,是为周边提供的脱贫致富发展样本。

  离东达村不远的仓开村通过整合耕地,成立种植合作社和流转土地,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9.8万元。这些钱,村里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分了红,并代交全村水费和部分医疗保险。

  以此为带动,东达村所在的金滩乡成立了“能人议事会”,号召“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私营企业积极认领贫困户助力精准扶贫。在东达村合作社中,有9名贫困户就来自于此,每人每月工资1500元。

  向小康生活迈进,源于追求幸福的意志,抱团发展的力量,更有对原乡故土的热爱。正如哈勒景乡遵循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相互供养的朴素法则。

  “种养循环”哈勒景乡“点草成金”

  秋已至,草原和人心都萌动收获的喜悦。

  全部美好,都有理由属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在奔小康的路上,产业发展不能一哄而起,项目单一、同质化的后果就是面临市场风险。”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党和政府投了那么多钱,如果没有让老百姓有归属感、自豪感,甚至优越感,一切都是徒劳。”

  聊着聊着,全生贵有些动情。

  全生贵是哈勒景乡的党委副书记,作为一个牧业乡,1700多人的乡镇人均草场只有360多亩。以前,牲畜多草场少,长期以往导致了环境的压力。在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如何抉择,哈勒景给出了答案——农牧业生态循环经济。

  最近正是农闲时节,但才郎龙知布却没有闲着。除了要整修秋收机械,他还得照看通过无息贷款买来的160多只羊。

  

  永丰村草产业合作社正在开展青贮草料入窖

  42岁的才郎龙知布是乌兰哈达村的村民,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他有两个身份,村里农机服务队的队员和牧民。

  “一村一品牌,主副业兼顾,全乡一盘棋”这是哈勒景乡现在的发展格局。乌兰哈达村劳动力多,在乡上的统一安排下,2018年成立了农机服务队,选出13名队员,利用投资购买的收割机和播种机与永丰村合作,实现饲草春耕秋收全程机械化。

  才郎龙知布每年春耕、秋收时最忙,作为拖拉机驾驶员,这4个月中每月能拿到2800元左右的工资。他说:“成立农机服务队,一方面服务了广大村民,一方面又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

  乌兰哈达村农机服务队缘于一次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讨论。“每逢收割季,都有外地的收割机队到来,说明我们本地就有很大的市场。”全生贵分析说,而多年来牧民都只局限于非种即养的传统发展模式,尚未跳脱出“靠天吃饭”的思维。

  哈勒景乡下辖永丰、哈勒景、乌兰哈达三个行政村。有了农机服务队作为后盾,永丰村成立了以“草业+饲料”加工为主的合作社,保障全乡畜牧业发展根基,哈勒景村则根据自身优势成立合作社发展畜牧业。此外,乡上还建成了有机肥厂,进行牲畜粪污处理,使循环链更加完善。

  “这样一来哈勒景乡产业形成了‘循环’发展——‘农作物—饲料加工—草食家畜—有机肥加工一过腹还田’的模式。” “点草成金”牧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之前全生贵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下了。

  土地对生存的滋养,没有人比百姓更理解。正如村里老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只要多用心,土地不会亏待咱”。

  2015年,海晏通过精准识别,共核定重点贫困村12个。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732户2307人,贫困发生率为11.9%;

  2016年完成3个贫困村退出,260户859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6.3%;

  2017年完成5个贫困村退出,326户1036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9%;

  2018年完成4个贫困村退出,146户412人稳定脱贫,如期完成所有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各项指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清零”,“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实现;

  2019年、2020年,海晏狠抓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落实、政策落实、责任落实,积极对已退出的贫困村、脱贫人口开展脱贫“回头看”、“补针点睛”工作。

  而这背后背后是海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州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写下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实现从“贫穷落后”向“脱贫致富”华丽转身,从“脱贫致富”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持续迈进。

  “摆脱贫困,冀以小康,这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海晏县委、县政府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海晏县民政和扶贫开发局副局长张俊明说,海晏举全县之力,全面吹响打赢脱贫攻坚的进军号,脱贫攻坚责任、政策、投入、监督、考核等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工作重视程度之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2016、2017、2018连续三年获得全省脱贫攻坚考核总体评价“好”的成绩,荣获2017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获得青海省脱贫攻坚年度优秀奖。

  每个数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些不同的故事,都有类似的后缀——“这样的光景,以前想都不敢想。”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