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人物故事

分享到:

高“颜值”的七台村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马振东 丁玉梅    发布时间:2020-11-16 09:08    编辑:王海莲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老板娘,来三瓶可乐。”

  “好嘞,一共九元。”

  只见顾客从口袋里掏出的并不是人民币,而是印着“七台村可回收垃圾积分券一分”的纸片,数了9张交给老板娘刘金环。

  “慢走,家里缺啥了就过来。”

  自今年9月,村里制定了《垃圾兑换管理制度》和《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制度》,作为全村惟一的“商业中心”,刘金环近来收到了不少这样的积分券。

  “一分券价值一元钱,村里不少人都拿着这样的积分券来我这儿消费。”

  从刘金环口中我们得知,乡亲们拿着家里不用的废旧金属、纸壳、玻璃制品,做好分类后就可以到村委会按称重换取积分券,这些积分券可以在刘金环的店里任意消费,每到月底刘金环又拿着这些券去村委会兑换等额的人民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以“全面开展全域无垃圾县创建工作”为载体,以党建为引领助推生态宜居工程,走出了一条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田园怡静的生态立县之路。

  刘金环所在的铁盖乡七台村作为全县“全域无垃圾”示范村,更是创新举措,既实现了全村生活垃圾减量,又实现了垃圾精准分类,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环保“新风尚”。

  眼下正是寒风吹拂着落叶的时节,也是郑加臣最为忙碌的时候,作为村里的专职环卫工,每天清晨他都会准时骑着电动环卫车,在村里清扫落叶。

  “这不入冬了么,每天树上都有落叶,这几天确实是比较忙。平日里,因为乱扔垃圾的人少了,我的工作就是清理村里的几个果壳箱,工作轻松多了。”今年65岁的郑加臣是土生土长的七台村人,家里的地几年前转租出去后,老两口突然没事做了。儿子在外做生意,家里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老两口完全可在家安安心心颐养天年,可忙碌了一辈子的郑加臣却怎么也坐不住。

  听说村里要招环卫工,郑加臣第一个报了名。起初,村里考虑到郑加臣年龄大了,不打算聘用他。没想到一向以好脾气在村里出了名的郑加臣却急了眼。“老头子我身体好着呢,干了一辈子农活,别看我岁数大了,身体不比小伙子差!”就这样,郑加臣成了村里的四名环卫工之一。每个清晨和傍晚,村民们都能看见郑加臣骑着他那辆崭新的环卫车在村里的巷道穿梭。郑加臣格外爱护他的电动环卫车,虽说是用来装垃圾的,可每天郑加臣都把它擦得干干净净。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可是他现在的宝贝疙瘩!

  别看如今的七台村焕然一新,宛如一幅画卷,作为龙羊峡库区的移民村,30多年前刚搬到这里时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以前村里柴草乱垛、棚圈乱搭、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畜禽乱跑,别说下雨天了,平日里都能溅一身泥。如今,乡亲们环卫意识日益增强,每家每户下水通了,路上也看不见垃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眼看着村庄变得越来越好,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郑加臣说,为了让大家把好日子过得更舒心,他也要发挥余热,带头维护村庄环境卫生,努力和乡亲们一起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村内环境由“脏乱差”变成了“洁净美”,从原先村“两委”投入人力物力抓环境治理的1.0时代,到如今“全民发动、全民宣传、全员参与、全域治理、全时保洁、全民监督、共建共享”的2.0时代,七台村不仅实现了乡村治理模式的跨越,更为全县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

  如今,美丽起来的不仅仅是村庄的“颜值”,更是村民们脸上的笑容。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