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聚焦青海

分享到:

东西呼应协同发展 瀚海“医网”解除民忧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综合医改工作综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运卓 韩明媚 李雪萌    发布时间:2020-11-17 07:55    编辑:王海莲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柴达木盆地,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5.17%,是我省区域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州,辖格尔木、德令哈、茫崖三市,都兰、乌兰、天峻三县和大柴旦一个行政委员会,常住人口60万,卫生健康工作“面宽、线长、点多”。如何做到州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发展,让患者少跑路享受优质卫生健康服务成为了海西州多年来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

  东西呼应因地制宜建大网

  海西州东西长837公里,从东到西驾车跑一趟几乎要一天,并且地广人稀。这样的环境下做好卫生健康工作并非易事,为此打造了东西两个区域医疗中心。海西州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高海源介绍,东面做强德令哈市的海西州人民医院,西面夯实格尔木市人民医院的服务能力,通过积极探索打造以两家医院为核心的医联体、紧密型医共体等体系,借助“信息化一张网”,使服务半径内卫生健康服务优化。

  近年来,海西州先后投入3690万元建起了州域内“信息化一张网”,建设海西州卫生信息化项目,整合全州12家公立医院、29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数据,为政府掌握并推进医改提供了有力抓手,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业务监管平台、远程会诊平台、双向转诊系统日臻完善,云服务器部署、网络调通、硬件安装、系统开发、部分公卫医疗数据展示等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优质资源切实下沉,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海西州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水芳是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的专家。采访中,他正在使用手机上的“海西州移动健康‘一张网’”APP,查阅呼吸科患者的最新检查报告。陈水芳介绍,目前“一张网”创新项目,已初步实现预想功能,并申请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医护人员经授权后可在手机上实现门诊、住院患者关键信息查询,专家组可以线上会诊,并与相关方实时互动。

  信息化建设给基础建设、医疗设备等硬件设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如何让硬件在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真正发挥作用,人才是关键。

  2019年,海西州制定实施《海西州公立医院院长薪酬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2020年在全州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面考核,兑现医院领导班子绩效年薪制,院长薪酬增幅达5至12万元,领导班子绩效年薪由各级财政全额承担,有效调动了公立医院院长工作积极性。同时,海西州建立完善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医务人员绩效工资向临床一线倾斜,人员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2018年10月前,我的平均绩效是每月1500元左右。医院实现薪酬制度改革后,配合科室二次分配,现在我的绩效每月在3000元至4500元之间。”海西州人民医院外科护士长程海燕说。据程海燕介绍,外科医护人员的绩效平均实现了2至3倍的增长,科室临聘的10名护理人员也于2019年实现了同工同酬。“现在我在工作群里说一声需要加班,大家都会积极回应并来院工作。”程海燕的面庞上浮现出笑容。据了解,该院护理人员辞职率2015年为10%,2020年下降到了1.5%。

  援青锻造内生动力提水平

  医疗援青,让海西州对口帮扶实现了“下单式”专家派出,变被动为主动,找准自身短板,缺什么补什么。浙江、辽宁及省内14家三级医院与海西州9家州县两级公立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7名浙江省专家持续在州人民医院开展“组团式”帮扶。今年以来,共有55名医务人员在州内开展3到6个月的对口帮扶。医院学科建设得到加强,州人民医院先后建成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血液透析中心、中医康复科等学科,不断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在海西州人民医院住院部,记者看到省人民医院介入超声科主任郭建琴的宣传海报。陈水芳院长说:“郭主任每个月都要来州医院坐诊,手把手带教州医院医生,对我们医院介入超声专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海西州人民医院对上以“学科对学科”的帮扶模式与5家省级医院建立7个专科联盟,引进适宜技术,拓展诊疗范围,通过联盟内专家组的帮扶,医院开展了无痛分娩、介入诊疗、牙体种植等诸多贴合百姓需求、适宜推广应用的新业务,各学科诊疗水平得以明显提升。

  “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海西州还柔性引进以省中医院财价科科长李辉业为代表的省级医院财务监管团队,代表政府监管指导全州公立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各地公立医院和医共体财务人员开展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全面提高州域内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再加码

  海西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万太,是“海西州五大中心医疗救治群”的明星成员。“李主任,这个心电图麻烦您看看,患者男性29岁,间断胸闷1天。”有基层医师在相关微信群里请教李万太……微信群里像这样的问诊随时可见。李万太和科里的其他医师,只要看到有基层医师询问就会第一时间指导回复。

  无独有偶,格尔木市搭建远程会诊系统,在创伤、胸痛等急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0月21日,在格尔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远程会诊大屏上,当班医生接到了茫崖市医院医生的信息:“你好,我这边接诊一名32岁男性患者,胸部持续闷痛伴后背部痛2小时……怀疑是急性心梗!”市医院医生通过平台初步判断患者情况,按照指南要求,一步一步指导基层医生进行早期干预,给患者口服“急性心梗急救一包药”(即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后,用救护车将患者运往格尔木市。途中基层医护人员全程通过“海西西部创伤联盟”微信群与市医院医生保持联系,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由于茫崖市至格尔木市路途遥远,另一边,格尔木市人民医院派出救护车准备途中接患者。途中,两辆救护车安全完成患者交接,为后续的治疗赢得宝贵时机。

  6小时车程,患者终于到达格尔木。经格尔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住院,确诊后立即安排手术。急救无缝连接,早期干预起效,转运规范治疗,诊断明确手术成功。10月29日,患者康复出院。

  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元业介绍,该市医疗服务半径400余公里,且点多、线长、面广,于2018年建成“海西西部创伤联盟”,秉承“时间就是生命,细节决定成败”的救治理念,通过衍生院前的创伤控制、规范化转运、急救、手术、围手术期管理及ICU治疗,形成一条连贯的生命保障链条。2019年,通过远程会诊指导治疗531次;今年以来,远程会诊指导治疗419次。同步实现的“医生主动等患者”新型模式,打通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及专科会诊通道,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基层服务能力提升有保障

  “上了他拉(怀头他拉镇),儿子认不得大大(方言:爸爸的意思)。”这是海西州卫生健康委医政科副科长邢亮告诉记者的一句当地俗语,是说早些年怀头他拉镇离海西州州府遥远且路况差,汽车过处尘土飞扬,大风来袭飞沙走石,行人满身尘土,儿子都认不出爸爸的模样。如今的怀头他拉镇,绿树成列,街道整洁,虽然全镇只有2000名常驻人口,也没有被“健康海西”的大网遗漏。

  安生智,毕业于海南州卫校村医班,是怀头他拉镇卫生院的一名医生,他的外公、母亲和舅舅都是村里有名的村医,20多年前,他接过母亲的担子成为了怀图村的一名村医。后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里很多人都去德令哈市或者其他城市定居,可是村里不能没有大夫,安生智选择了留下来。

  2020年的春节,安生智过得有些沉重,因为村民马生花的老伴在大年初三因肝癌去世了。“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我都去了马生花家,她的老伴得病后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常去她家里给她老伴看病。”安生智回忆说。马生花家一双儿女都在外打工,老伴去世后,她独居。10月27日,安生智去她家里进行慢病随访,量血压、询问生活和用药情况,认真做好记录,又仔细叮嘱马生花要健康饮食。

  村医的工资每年有1.2万元(加上养老、社保等收入达到19400元),加上安生智为辖区农牧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每年的工资有41400元。“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细碎繁琐,服务对象都是乡里乡亲,不用心是说不过去的。”安生智憨厚地笑着说。为了提高服务能力,海西州常态化进行基层人员培训,“今年包括公共卫生的培训已经参加了四次。”安生智说。

  在镇卫生院宣传展板上,李万太的名字格外显眼,他是海西州医院心内科主任。作为德令哈市区域医共体专家团队成员,每月都到镇卫生院进行医疗帮扶。“李主任常和我一起去村里看病人,马生花的高血压就是李主任指导用药的,我跟着李主任学到了很多。”安生智说。

  郭勒木德镇中心卫生院的中医执业医师张居勤,是一名完成了三年学习的“订单定向医学生”,2020年10月,在省中医院完成了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省农牧区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乡村医生项目的受益者。

  投资361万元的都兰县“智医助理”辅助诊断系统项目,在该县11家乡镇卫生院全部投入使用。系统提供点选功能,并自动生成电子病历。系统根据点选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可进行“推荐诊断”。海西州卫生健康委规划信息科王俊峰说,“智医助理”辅助诊疗系统可以实时进行诊断质量监控,这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生诊疗服务能力,也规范了基层诊疗行为,下一步,海西州将在8家综合医院、32家乡镇卫生院、328家村卫生室铺开建设。

  民族医药焕发生机显优势

  格尔木第二人民医院也称格尔木市中医院,是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格尔木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潘卫忠介绍,在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进行资源整合,树立“错位”发展理念,坚持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引导第二人民医院向中医院方向发展。

  进入医院住院部,一股药香扑鼻而来。抬头看屋顶,别具一格的五禽戏示意图灯箱不仅显得中医氛围浓厚,而且为住院患者及家属提供了便利的练习条件。医院中医科墙壁上的一面锦旗上这样写道:“三根银针针穴疗经一双妙手手到病除”。特色科室中医科和蒙藏医科开展的牵引、药物熏蒸、药物足浴、针灸、按摩、蒙藏医五疗等外治项目受到患者青睐。

  全州各级中蒙藏医医院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公立中(藏、蒙)医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意见》,对公立中藏蒙医医院临聘人员工资按照70%比例进行财政补助,高于综合医院。依托蒙藏医医疗联盟,开展院内制剂的联合采药、联合生产,不断降低院内制剂成本,提高院内制剂质量,允许符合条件的院内制剂在全州范围内调剂使用,进一步缓解“看病贵”。鼓励医院加强专科建设,突出中蒙藏医特色优势,积极开展新业务、新项目、新疗法,推广中蒙藏医适宜技术,州县级中蒙藏医院现已建成蒙医五疗、蒙医整骨、治未病、药浴、针灸康复等特色专科15个,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升。

  无论是德令哈市新建成的城市医疗健康集团,还是海西西部创伤联盟,亦或是海西州专科联盟建设,这些模式无不是为了强学科、强基层的因地制宜、应势施策之举。如何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幸福感,更好地为民服务,进一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勇涉“深水区”,是海西州医改的不懈追求。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