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闻网 / 青海新闻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西宁社会治安面貌实现历史性改观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何耀军 张丹凤    发布时间:2022-09-30 07:54    编辑:童洋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宁公安广大民警辅警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训词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党委政府、省公安厅党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奋力开创西宁公安工作新局面,在打造省会平安建设典范之城,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新征程中奋勇争先。

民警辅警开展执勤工作。摄影:孙耀

  1

  多类案件发案数量大幅下降

  十年间,西宁公安部署开展近百项各类打击整治专项行动,破获刑事案件3.3万起,查处治安案件11.8万起,“两抢一盗”和“黄赌毒”案件均创十年来新低,盗车、街面抢夺案件分别仅为十年前的1/32和1/60,社会治安面貌实现历史性改观。

  西宁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26.5%,破案数提升18个百分点;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下降74.6%,仅占刑事案件的2.7%;盗窃案件下降79%,治安案件下降16%;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达95.02分,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西宁公安打造快速反应机制、“交巡一体化”快速反应勤务改革、社会治安分级评价、邻里牵手、商户联防等基层治理新样板,200余所平安校园、平安医院让群众就学就医更安心,智慧交通建设让全市80万辆汽车、84.6万名驾驶人畅通和谐,社会治理效果大幅跃升,助力西宁成功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交警雨中指挥车辆通行。摄影:石永强

  2

  建成16个“枫桥式派出所”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西宁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紧盯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深化户政、出入境、交管、治安、行政审批等“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努力实现“群众跑腿”向“信息跑路”“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在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多达74项,位居全市前列。

  给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创新推出西宁市社会治安行政地图,按照绿色良好、蓝色安全、黄色关注、红色警告、黑色严重5个等级分级评估、预警防范,全面升级社会治安评价机制。认真组织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活动、“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公安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专项工作、社区戒毒康复工程等。积极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将现代社区警务理念与区情、社情有机结合,深耕细作“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一村一警”包村联系、“一企一警”对接服务、红色党建联盟、农村地区大联防等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警务工作阵地前移,努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着力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目前,西宁全市公安机关已建成16个“枫桥式派出所”,推动124名社区民警进入社区“两委”班子,91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一村一警”,累计建成44个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打造全省唯一的毒品警示教育基地,毒品治理成效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  

城西区户政服务中心民警为居民办理户政业务。摄影:肖文君

  3

  “梯次增援、分级处置”大特警改革成为全省样板

  牢牢守好法制生命线。认真落实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意见》,完善执法标准、细化类案指引、科学建章立制,推进受案立案制度改革、健全完善法制审核制度、强化执法责任体系建设,狠抓执法办案场所和涉案财物管理场所规范化建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法制保障、“阳光警务”平台信息化建设以及“智慧警务室”和执法实践联系点等工作,持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刑事案件批捕率、起诉率“双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满意度达92.31分。

  深化警务机制改革。大力推进110接处警巡防改革新实践,开展全警情录入、接处警全流程监督和非警务警情分流;积极探索调整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勤务机制。扎实推进以“大特警”改革为主的应急处突体系建设,实施“交巡一体化”快速反应勤务改革,全面构建完善“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梯次增援、分级处置”的新格局成为全省样板。打破机构壁垒、整合警务资源,在城中公安分局北大街派出所率先试点,打造全省公安机关“两队一室”本土化样板,即服务群众的“社区警务队”、打击犯罪的“执法办案队”、最强大脑的“综合指挥室”,最大程度把社区民警的时间、精力放在社区,把办案民警的专业技能发挥在执法办案、把研判分析的资源运用在基层一线,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基层警务新模式。  

宣传活动现场,特警向男孩介绍排爆头盔。摄影:何耀军

  4

  “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

  推动新时代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最完满的契合点是“科技兴警”。西宁公安先后建成1个物信融合联合实验室、10个大数据应用中心、53个“智慧小区”以及西北一流的“智慧监所”和全省唯一的交警物证鉴定中心,获得4项智慧警务应用国家专利。

  坚持固本强基,推行指尖警务App,为全警配发新一代5G移动警务终端,实现警情信息实时推送、警种系统权限最大下放、重要预警信息秒级响应,有效提升一线实战处置水平,实现“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的成功转变。

  加快实施智慧交通建设,上线运行新一代智慧接处警系统,大力推广实施驾驶证电子化便利措施,为84.6万名驾驶员提供在线“亮灯”“亮码”服务,为道路运行车辆提供“预判+引导”的人性化服务,先后完成全市428个路口交通信号灯配时优化,实现了机动车高峰延误指数和停车次数“双下降”,平峰时段行程时间平均缩短23%,智慧交通让拥有近80万辆汽车的城市交通井然有序。

交警开展夜查行动。摄影:石永强

  5

  不断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

  西宁公安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把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贯穿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不断增强纪律约束力和制度执行力,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格落实各项铁规禁令,切实履行管党治警主体责任,不断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

  2018年1月起,一场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响。3年间,西宁公安累计打掉黑恶犯罪团伙42个,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3.07亿元,受理核查涉黑涉恶线索889条,缉捕14名黑恶目标逃犯,整治了一批治安突出问题,部门联动得到有效加强,社会治理的深度和广度得到空前延展深化。

  西宁公安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弘扬英模精神,通过常态学习“打牢底子”、政治督查“揭开盖子”、案件评查“撕开口子”、智慧法治“管住案子”、为民服务“结出果子”、建章立制“扎紧笼子”等措施,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贯彻党中央深化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主动接受派驻机构监督。抓住“关键少数”,紧盯重点领域和高风险岗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持续推动纪律作风大转变。强化重大安保活动、重大专项行动、重点改革任务督查,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相关新闻↓
[ 打印 ]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