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龙(左)慰问困难群众。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十年间,35岁的杨得龙累计捐款捐物1200万元。如今,他当选了“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青海省乡村道德好青年”“全省农牧区青年致富带头人”“青海省自主就业创业模范个人”。他说“要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谋福利。”
退伍返乡承父业
这几天,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家寨镇黄西村党支部书记杨得龙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自己的重点工作,他希望能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黄西村实际相结合,带领广大村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2007年,经过两年军旅生涯的历练,杨得龙更加成熟,也更加自信。退伍后,他始终保持“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军人本色,将梦想付诸行动。
“外面的世界在不停发展变化,我希望我的家乡也能发展得更好。”带着这样的梦想,杨得龙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黄西村。
2011年,杨得龙接手了父亲的公司——青海海鼎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铝电解槽大修渣、炭渣等各类危险废物的收集、利用,在他接手之前,公司基本没有运转,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开辟出一条发展之路。2016年至今,公司共回收各类危险废物约7万余吨,再生利用3万余吨。
捐款捐物为乡亲
2012年,杨得龙当选为黄西村村委会主任。“年轻人思想活跃,还有很多好点子,大家希望他能带领村民共同谋发展。”村民陈师傅说,大家都看好杨得龙。
担任村委会主任期间,杨得龙自掏腰包,为村民修建活动广场、硬化村内水泥路、绿化美化村庄环境、走访慰问困难户。此外,他每年还为黄西村广大妇女举办“三八妇女节”活动,重阳节为黄西村、平乐村老人送去节日礼物。2012年至今,累计捐款捐物1200万元。
一条条硬化路通向农户家门口,明亮的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10年来,黄西村的变化随处可见。2017年,杨得龙高票当选为黄西村党支部书记,一张张选票的背后,是全村党员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为了让村里的贫困户早日脱贫,杨得龙多方奔走,寻求脱贫致富的方式和方法。最终,通过劳务派遣和自己公司提供就业岗位,为黄西村及周边村子解决剩余劳动力500人次。结合当地实际和贫困户意愿,与黄家寨镇13个村216户913人签订扶贫资金投资协议,对每户给予年度利润分红,分红率达8%,截至目前,已发放红利320余万元。多项帮扶,使村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6000元增长到如今的12000元。
2018年4月,杨得龙成立景鼎物业公司,村庄脏乱差的问题得以治理。为了让黄西村的山更绿,杨得龙还自筹资金购买苗木,为黄西村的山坡植下一片绿。看到杨得龙为村庄做的这些事,村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助力青年成就梦想
“要想办好群众的事,仅凭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杨得龙说,他要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千家万户。
杨得龙与黄家寨镇主要领导沟通,谈想法、提建议,多方筹措资金,在2018年底完成了黄西村办公楼的建设,打造了黄西村党建文化长廊,创新形式学习党的各项政策。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青年创业者,杨得龙始终不忘帮助更多创业青年在广阔天地有所作为,他启动“鼎力助青贷”小额担保贷款项目,解决青年创业项目融资难问题。2017年至今,先后为大通县110名创业青年发放贷款2700余万元。为吸纳众多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就业,2014年9月成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截至目前,累计帮助当地300余名青年就业和38名青年自主创业。
2017年,杨得龙成立“杨得龙基金会”,用于帮助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多年来,杨得龙捐资助学达220余万元。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杨得龙带头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一起为全村发展出谋划策。他说,要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